阿里的商业本质是割韭菜模式 反垄断将给阿里致命一击

↑《商业哲学派》:阿里的商业本质是割韭菜模式 反垄断将给阿里致命一击

总策划 | 邱思睿
商业评论员 | 王强
导演 | 吴新安 摄影师 | 许维康
监制 | 王炜
出品 | 经济学家圈

阿里受到反垄断调查,冤吗?

阿里控制电商的流量是由来已久的一个事实。

这既是由它的商业模式决定的,也是由它后来的垄断地位所支撑的。那么所谓的二选一也就说要求一个销售量比较大的商户,只能在它这开店,不能到别的平台。说直白一点,就是不能到京东去开店。

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严重的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这个做法实际上是已经有了可能超过10年的历史,那么10年里面事实上都没人管他,那么现在终于反垄断的大棒砸下来了。

对阿里来说,这一次的反垄断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为什么呢?不是说是会把它拆了或者说怎么样。最近已经有新的政策出来要求蚂蚁回归支付的本源,而且要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对应的明确的一个规则。另外不允许它再做那么多的监管套利了。

所以对阿里母体来说,反垄断的直接调整不会像蚂蚁那么巨大。但是整个阿里的体系,阿里的市值、阿里的股价、阿里的管理体系,阿里的商业模型都是建立在超额收益的基础之上的。

反垄断不允许二选一以后,这个超额收益就没有了。如果没有了超额收益,那么阿里很可能整个公司懵了。因为他就好比一个擅长刷题的人,哪一天突然人家不让刷题了,那么他就会觉得我都不知道整个学习该怎么学下去了。对于阿里来讲,也就是从骨子里边把它的原来的所有的优势给搞没了。

阿里的商业模型有什么特点?

那么阿里为什么会这么依赖于它的垄断地位,依赖于二选以一?原因就是在于它的商业模型。

它是一个极为轻资产的一个商业模型。

一、不需要做仓储;

二、不需要聘用大量的员工,京东有超过20万的员工,然后美团的几百万的配送人员,得发工资。

三、不需要做大量的其他的技术或者基础性的投入。

所以这种超极轻的这种轻资产模式是阿里之前的整个商业模型的本质,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那么现在如果说把它这种超额收益给打破了的话,它就没有护城河,它的护城河就是它的垄断的利润。

像亚马逊和沃尔玛一样的模型,是要去跟上游的厂商去做各种各样的商品层面的谈判,那么由此会影响厂商,然后使得整个产业链更高效的运行,从而把商品的价格降下来。这个是最基本的零售的原理。

如果不需要做这样的投入,就不能够真正的理解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效率。如果不是去改变产业链的效率,去不断的去跟产业链融合,就没办法开发出先进的技术。

我们对比一下,京东它就有配送,现在应该在全国大部分的地级市,它都建立了仓储的网络;对比美团,甚至到县城它都有它的配送的网络。那么所以阿里事实上是没有任何重资产的支撑。

长期以来,整个中国的流通和零售业受到了阿里套利的高收益的轻资产模型的巨大的影响、阿里就像一个大的地主大一样,把大大小小的这些商家,这些知名品牌也好,个人也好,全都搞到上面去开店,收广告费等等。它想让大家买流量,而不是去想办法去真正的所谓的创造用户价值。

商家的精力都费到说花费到促销上面来了,那么就不会再去改进商品,不会再去通过它渠道它这个平台来来就是说提高整个产品的品质和降低它的价格。这么大的体量使得整个中国的流通和零售业的大家,就是被迫参与它这个游戏,里边最大的获益者当然就是它自己。

阿里它是以服务商户作为起家的,所以它最早的口号到现在大家也耳熟能详,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它的口号里边你都可以清楚的看出来,也就是说阿里的商业模型是没有给消费者留任何的空间的,它整个的模型就是一个帮助商户来卖货的一个模型,那么说得不客气点,就是帮助商家来割消费者韭菜的一个模型。

双11表面上是帮消费者来砍价的,其实最后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是说事实上是一个假促销,然后制造这种购物节的这种狂欢的气氛,让消费者更没有戒心地,然后参与付款,然后拉高平台的销量,帮助商家清库存,帮助商家来更好地来割韭菜而已。

电商垄断拖垮了整个中国内需的启动

那么这样的话我们整个的消费事实上是一直是在这种高价,甚至是商品价格越来越高的这样的一个状态里面运行,而消费事实上是整个经济的这样的火车头。

从经济学上来讲,价格它是会抑制需求的。价格不仅一直高水平,而且越来越贵的话,那么消费者的销量它就上不来,所以我们现在要的内循环就是一定要让大家买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你价格不下来,你怎么让大家买东西。

而且,它不仅影响了就是说其他的类似京东早年的京东,现在的京东也没什么斗志了,他已经被阿里带到了这样的一个快速赚钱,尽可能的卖高价商品来割消费者韭菜的这样的一个模型里面来,一个路子上面来。那么它不仅影响了这些平台的成长,而且它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内需的启动,他挤垮了线下的商家,挤垮了其他的线上的平台,但是他没把整个的消费火车头,把商品的价格降下来。

价格降下来不能靠促销,促销都是假降价,价格降下来一定要靠产业链的优化,一定要靠基础设施的投入。

阿里在战略上是否有错误的心态?

阿里的这种轻资产和超额收益的一种模型,其实也把他自己带到了坑里边,带到死胡同里边,也就是说他在业务扩展的时候,他事实上做的都是一些无用功,

那么它的淘宝其实是没有完全做透,然后他就贸然去做天猫。做天猫可能是对的,但事实上淘宝是它整个商业模型金字塔的最底部,最后为什么出现拼多多从底部去攻击它,就是因为它淡化了淘宝,把淘宝商户的就扔到一边,中心都到天猫上面,因为那里的跟大商家合作利润更高。

然后它把菜鸟网络这种四不像的东西做出来,不去真正投入基础建设,不去做仓储,而去做一个就是所谓的快递物流的整合者,去做一个所谓的赋能者。

再者就是说去做盒马鲜生、收购大润发,其实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行为。那么贸然去做盒马鲜生,这个模型都没有跑通,所以你可以看得到他走到死胡同以后,他在创新上、业务突破上是很有压力的,很可能就变成一个玩笑。

但最大的玩笑就是把支付宝从阿里的体系里剥出来成立蚂蚁,想把蚂蚁做成一个巨无霸。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它自我的业务突破走到了死胡同以后的荒诞行为,那么这些行为迟早会受到清算。

反垄断当头一棒,阿里会怎样?

对于阿里,比如说它上面那些很优势的商家肯定就会去挖角,那么这样的话会对阿里形成非常大的一个分流。如果说那些优势的品牌商户,天猫上优衣库等等的那些品牌商户都到别的平台去了,对阿里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一击,就把它对流量、对利润的控制就彻底打破掉了,而阿里其它的这些公司还是背着巨大的盈利的压力。

另外,像京东、美团这些公司,原来有仓储或者配送的这些基础资源、重资产的支撑,所以这些公司再去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就有了更大的机会。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