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汤感审美的基本问题(四)
今天是一个大话题——汤感审美的意识形态。
汤感审美,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意识形态,不明觉厉的概念大词。我们的节奏就是:动词,大词,动动大词,动大动大动动大词~~
所谓意识形态,“是系统自觉反映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解释太官方,不必徘徊于此。记住两点:有思想自觉性(甚至是不自觉的),产生于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表现于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基本等同于观念,而也会牵扯到立场,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价值观。
虽为大词,但要就观念、立场论,就变成了一个个现实中具体的选择问题、站边问题。比如你认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豆浆加糖还是加盐?斑马是黑底白纹还是白底黑纹?你是站在集体大众一边还是独立个体一边?你更倾向于计划经济模还是市场模式?是否支持婚前同居?
换句话说,意识形态就是你之所以这么想那个背后的逻辑。往往会反映出某种文化、某个时代、某个群体的思想特征。
比如一部电影、一部小说,它背后的意识形态就很能反映作者及作者所从属的那个时代、文化、群体的思想意识。而之于茶,唐尚繁缛,宋尚简,于明又罢团为散,这背后都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影响。
于当代,茶何以再度风行,又何以被炒作金融属性,茶学茶艺理论的建立,包括开汤理念的出现,都可以深究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更甚之,一个品牌的产品定位及其广告宣传,都能拿出来聊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抖搂抖搂它的观念、立场。
为什么要关注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就是最后那块儿遮羞布拼命要挡住的东西。前几天有位博主发表关于松茸的观点,说这松茸是个什么味道呢?——煤油味儿。说这话时表明他并非一名美食人士,所以我姑且一听,姑且一乐。但他接着说,所以日本人吃松茸只是为了标榜些什么,沿袭些什么,我们也只是在有样学样,而松茸的实际价值并不高。
此一番话很像没怎么喝过茶的人对茶的见解:认为班章的就是个苦,人们之所以追捧更多只是为了标榜什么。我有幸吃过松茸,——鸡汤松茸。待鸡汤熬好,关火,撒新鲜现撕的松茸丝入锅,顿时蓬荜鲜香!那味道就更是不屑多说了。而所谓的煤油味儿,其实是松茸所富含的某些矿物质所呈现出来的味道,——做好了那味道很极致、很独特,做不好也就真成煤油味儿了。
还是那句话,这位——没吃对。
反映出该博主怎样的意识形态呢?首先是见识,讨论食材前对美食没有过正确了解;其次是认知,没有对的见识就很难有正确认知,所以导致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的偏差。
还有松露。有人说松露是精液的味道,——我也是无语了……
多说一句,精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蛋白质,——松露是蛋白质的味道。
那这表述反映了背后怎样的意识形态呢?
· 只熟悉精液的味道,而不熟悉蛋白质的味道;
· 从未领略过那独特味道所带给你那样一种与大自然的独特联结;
· 吃松露的目的也不是品尝美味,而是“吃啥补啥”……
这就是这句话所表露出的意识形态。不解释了,还是先把那块儿布盖上吧,盖上之后奉劝一句——
别他妈胡说八道!
关于意识形态也不知说明白没有,而我们要讲的重点是汤感审美的意识形态。用上面的逻辑就是我们为何要在汤感中寻求审美享受?在汤感中能获得怎样的审美享受?或者,汤感审美践行着怎样的观念与立场?奉行着怎样的价值观?
远山之目,千里之足。要说明白这些问题,是要站远些的……
人类的认识世界有两种倾向——理性与感性。工业革命伊始,理性被更多适用于科学领域,而感性则被定向于艺术的创作与欣赏。
虽然两者并非二元对立关系,但还是沿着各自被标定的方向走了下去,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理性的科学思考占据了主导,甚至连审美这类感性的主观判断都要给出些科学理性的依据和解释。而美是体验,并非阐述,于是在阐释的过程中,美的感受也逐渐丧失,美者也就不见其美了。
当人们习惯了去用理性解析美,阐释美,也就慢慢失去了直觉美、感受美的能力,而只会套用既有范式。如此,艺术也就死了,美也就不存在了,人也变得麻木。
这并非夸张。西方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受理性思潮的影响也最久、最深远。虽然科学技术在进步,社会经济在发展,但总掩饰不住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感。发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电子、原子构成,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光速得以被测量,但又发现光速在各种情况下不变,推崇市场经济而无法规避经济危机,主张民主却无法违背民主去强行民主,探索获得的已知带来了更多的未知,施政所获得的确定性远不及那导致的不确定性,可控往往要以更多的不可控为代价,索取往往是以更大的付出为代价……
诸如此类,这就是理性思考下科学探索的真实模样,它总让那些探索者感受到失控与绝望,而整个科学大厦的框架恰恰是这些人搭建起来的。于是这座大厦便有了一种清冷、灰暗的背景底色,你可以说那是星空,也可以说那寓言着人类未来……
你不能说这是科学的错,也不能埋怨现实,——那就是它们的本来面目。怪只能怪那个——理性。
理性是功利的,也极具目的性的,每一次理性思考都指向一个具体的问题,解决之后获得短暂满足感,同时也指向了下一个问题。而功利性、目的性就使得理性无法去体验纯粹的美,这我们之前说过。
这便是所谓的理性之失。那又如何去平衡“理性之失”呢?
回看东方,却有那么一个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潮起潮落却依然生机勃勃从未间断,这就是悠久的中华文明。虽然我们认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她的科技水平远不及西方,但其生命力却从未消减,从未有过绝望的时刻,并且历史上那些企图将其征服的文明到最后也都被其同化。
她的那种乐观与魅力又源自何处呢?——我们发现,在中华文化中弥漫着一种感性之美。感性之美往往是一些切实而具体的感受,有高低之别,但绝不抽象、渺远,不可触碰。与西方不同,感性是中华文化的底色基调。虽然也有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但落到现实还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蟹脚尖尖上那一丝至味”,牵肠挂肚的还是那一碗茴香豆,床底下的那一壶茵陈酒,县城戏班花旦的那一嗓儿高腔,家传真迹上那笔动人的捺脚脚……
生活的美好本来就如此感性,如此琐碎,灿若珍珠满地。中国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并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也不愿拔)。外族来朝,但凡浅尝一试者也都脚下一滑,深陷其中。
正因中国人对美好的定义如此“着地”,才使得经历过的人大都会为其魅力所折服,所倾倒,也更愿意生活在这美好之中,满满的向往与希望,绝望与失控感早已消解在这处处皆有美好可寻的氛围之中了。
理性让我们不得不面对那冰冷残酷的现实,而感性则是在帮我们捡拾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理性关注未来,关注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感性关注当下,体验当下的美好。
所以说,感性是平衡“理性之失”的一剂良药,而这药在中国。如果说审美是感性认知的高级诉求,那么汤感审美就是那“药引子”。
相对于书法,饮食的审美门坎儿其实蛮低的,——一张嘴而已。但入口之后可是没有上限的,即能只满足本能,分辨可否进食,也能上不封顶去享受味觉审美高度。
那么汤感审美的意识形态就可以借观念、立场总结如下:
· 如果理性是人类与世界建立的一种功利关系,那么感性则是人类与世界建立的一种情感关系,——汤感审美属于后者;
· 作为一种内向性活动,汤感审美培养人感知世界,发现美好的能力,从而使人向美、向善,最终通达觉悟,——所以人们对汤感审美会不断有更高的追求;
· 汤感审美是站在品饮者的立场上,针对汤感体验的审美活动,——偏离于此者皆非也;
· 汤感审美是中华文化中感性那部分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最性感的部分;
· 世界需要感性的中华文化来平衡“理性之殇”,——汤感审美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至此,“汤感审美的基本问题”暂告一段落。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