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宋三朝有过怎样的边贸摩擦
■赵文斌
我国对外贸易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就出现边境交易,战国时期货物从东海经马六甲海峡输至印度,秦代中日之间已有人员和货物往来。有贸易就会产生摩擦,商贾之间的摩擦多因利益而起,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往往不仅在于经济利益,还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严禁钢铁贸易,防止技术外泄
汉初,高祖自平城之围后,与单于结为兄弟,边界贸易逐渐活跃起来。
张骞通西域后,汉代先后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规模明显扩大。特别是,丝绸源源不断外输,羊毛、象牙、珊瑚、宝石等持续进口。
大致来看,汉朝对外贸商品基本采取放任措施,却严禁钢铁贸易,这是为何?原来,钢铁是当时的“核心技术”。
人类最早使用天空中落下来的陨铁锻造成铁器。中国人到春秋中晚期,正式学会钢铁冶铸。西汉时,“百炼钢”技术兴起,工匠们增多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使夹杂物减少、细化和均匀化,显著提高了钢的强度和质量。
西汉末期,还发明出炒钢技术,钢铁技术实现革命性飞跃。由此,钢铁逐渐取代青铜器,在工业、农业和军事中的作用愈显重要。
当时,匈奴冶铁技术远远落后于汉朝,铁制兵器严重短缺,大多使用青铜兵器。这是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多次大胜匈奴的重要基础。晁错在《言兵事疏》中分析汉朝与匈奴作战的军事形势,认为武器精良是汉朝士兵克敌制胜的有利条件之一。
元狩二年,霍去病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进击河西匈奴。战后,匈奴浑邪王率四万之众牵着牛羊到长安向汉朝投降。汉朝商人闻讯,纷纷用兵器、铁器与匈奴人交换牲畜。汉武帝听后大发雷霆,判处500多人死罪。
除了铁之外,兵器同样是严禁出口的物品。当汉朝大规模使用杀伤力强的弩之时,少数民族还在使用弓箭,甚至箭镞都是用骨头制成的。为此,汉朝法律明确规定:“弩十石以上,不得出关。”
古代作战和运输离不开马,马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汉人普遍认为,马者,甲兵之本也,国之大用。汉朝一开始规定,“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到了汉武帝时,因连年征战,马用量大增,进一步将禁止出关的马的身高从五尺九寸降至五尺六寸。
东汉时期,朝廷同样禁止铁器出关。史书记载,一支鲜卑雇佣队伍完成了在甘肃的军役以后,要求用朝廷付给他们的工钱来购买铁器。边境官员以法律禁止为由予以拒绝,鲜卑人威胁放火烧掉当地的丝绸仓库,汉朝官员最后不得不屈服。
熹平六年,汉灵帝派兵出塞2000余里,分三路进攻鲜卑,结果被鲜卑人打败,战士死者十之七八。有分析认为,汉朝军队战败是因为边关把关不严,让鲜卑人获得了精良的铜铁,再加上人才流失,“汉人逋逃,为之谋主”,使得鲜卑“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
唐朝对外贸易更加繁荣,长安街各国商贾络绎不绝,来自亚洲、非洲的商人行销珠宝、玉石、香料以及稀有珍奇动物、药材、马匹、土特产品,又运走中国的丝绸、瓷器。其中,回纥(回鹘)是与唐朝关系最为密切的少数民族。
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实力不足,向外借兵平叛。回纥三次派大军助唐平叛,收复长安、洛阳、河北等地。于是,朝廷大加赏赐,并开启了长期的绢马贸易——唐朝以40匹绢换回纥一匹马,而当时突厥一匹马的价格不到30匹绢。
史料记载,回纥向唐朝倾销300万匹马,换回了2000万匹丝绸。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对战马需求减少,加上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绢交易。
对此,《旧唐书》这样记载:“回纥恃功,自乾元之后,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其使候遣继留于鸿胪寺者非一,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
大历八年,回纥又带了10000匹马前来交易。唐代宗最初只愿意购买1000匹,在郭子仪等人请求下,允许交易6000匹。不能持续共赢的贸易难免走向失信,不守诚信的贸易显然很难走得更远。自此,唐朝和回纥的贸易纠纷不断、摩擦频繁,以至边疆生烟。
到唐德宗之时,双方重修于好。回纥请求唐朝将回纥改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义,并重新开始绢马贸易。但回鹘人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因享有特权而不时胡作非为,还放火烧了东京圣善寺、白马寺,造成百姓死伤上万人。
皇帝想杀一杀回鹘人的威风,便命令回鹘使者董突带着手下回去。随后,唐朝将领张光晟故意激怒董突,随之杀死董突等人。
建中三年,唐德宗派人出使回鹘。回鹘并未要求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是“所欠吾马直绢一百八十万疋,当速归之”。在回鹘看来,维持贸易可能来得更加重要。后来,唐朝给了帛10万匹、金银10万两,抵偿20年所欠马价。
贞元三年,合骨咄禄可汗致信唐德宗,请求和亲。最初,唐德宗坚决反对,经宰相李泌力劝才同意。翰林学士陆贽起草《与回鹘可汗书》,答应将咸安公主嫁为回纥王后。回纥亦表示减少马匹出口,且双方均答应严格控制马和绢的质量。
不过,远嫁回纥的咸安公主后来为外贸商品质量问题,而多次给唐朝写来奏论。当时,阴山是唐朝和回纥的跨境交易集市。白居易写了一首《阴山道》,生动描述了贸易情景:一方面,“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另一方面,“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余,回纥诉称无用处”。
这里指出了唐朝绢的两个问题:一是疏织,像藕丝蛛网一样;二是短截,唐朝规定丝织品标准为阔一尺八寸、长四丈,而给回鹘的仅长三丈余。后人对此标注:“乐天此篇诚足为后世言国交者之鉴戒也。”
元和二年,唐宪宗下令整治以次充好的问题。双方互派使节,重新约定规则,各自规范质量,逐步建立起一套可以互相申诉的制度,绢马贸易才得以延续下去。
铜钱不断外流,影响国家安全
宋代国内外贸易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宋高宗曾经对大臣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贯计,岂不胜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宽民力。”
经济和外贸快速增长,造成铜钱需求量大为增加。史料记载,宋代铸钱数量比唐代提高了许多倍,以至于铜不够用。秦汉至隋唐的铜钱,铜含量一般在80%以上;宋代由于铜材缺乏,铜含量降低为60%至70%。即便如此,依然缺乏原材料,影响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于是,宋朝开始尝试用铁铸钱。
特别是,由于蜀地铜贵,政府财力不足,只得允许铁钱流通开来,后来还导致纸币“交子”的萌芽。直到宋朝灭亡,四川始终是全国重要的铁钱流通地区。《宋史》记载,在四川买一匹骡,要付130斤重铁钱。
宋朝铁钱并未仅仅局限于四川,对外贸易交往中亦使用铁钱。辽宋关系融洽时,双方一直开展香药、犀、象牙、茶等交易。景德初年,增加了“缯帛、漆器、粳糯,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马”。
辽国统治地区的铜矿、铁矿非常丰富。比如,今辽宁省鞍山市首山、河北省平泉市罗杖子等地都发现大型冶铁遗址。不缺铜铁的辽国不仅禁止铜钱出境,而且有意识地通过铸铁钱来换取宋朝铜钱。庆历八年,泽州知州李昭遴进奏:“北虏亦能铸铁钱,以易并边铜钱而去,所害尤大。”
铜钱源源不断流往辽地,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稳定乃至经济安全。元祐四年,苏澈出使辽国,感叹“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本朝每岁铸钱以百万计,而所在常患钱少,盖散入四夷,势当尔矣”!
于是,为防止铜钱进一步外流,宋朝在边境路州等地强制推行铁钱,甚至在部分地区禁止使用铜钱,试图通过创建铜钱、铁钱交换的隔离带,来缓解内部的铜荒。
宋朝和西夏的贸易中,同样使用铁钱。但宋朝很快发现,西夏对铁钱来者不拒。原来,西夏不善于开采铜铁冶炼,锻造水平却不低,从两国商业贸易所得的铁钱会重新回炉熔化,制造出的兵器韧性好又锋利。
有鉴于此,大臣进奏:以铁钱和西夏交易,无异于在以铁资敌而为虎添翼。因此,不妨在铸造铁钱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锡或其他金属而使之变脆,令西夏得不到好铁,制造不出利器。
朝廷予以准奏。很快,在宋朝和西夏接壤的西北地带,一种似铁非铁的钱在市面上悄然流行。西夏人以同样的工序流程和技艺熔化铁钱,就再也不能锻造出利器了。
从古至今,对外贸易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商品交易,其背后是技术、质量乃至金融和国力的较量,直接影响国防、外交和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以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