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最终还是停止了 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为何难成主流?
近日,外媒引用消息人士称,谷歌已经彻底放弃研究了三年的模块化手机项目 Project Ara 。而在三个月前,谷歌还在今年的 I/O 大会上发布了该项目最新的原型机,该机计划于年底向开发者提供,并预计明年开售。
然而最新的消息显示,正如之前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一样,谷歌已经计划将这个项目出售或授权给第三方合作伙伴,以为其续命。尽管已经研究了这么久,但是这个项目的原型产品却始终难产,无法进行量产上市,这也让谷歌自己对这个项目丧失了信心。
今天,雷科技(微信 ID:leitech)就来聊聊,谷歌定义的模块化手机为什么无法进入主流手机市场。
(图片来源于:google)
◆ ◆ ◆ ◆ ◆
什么是模块化手机?
模块化手机,又称模组化手机,其概念最初源自谷歌先进科技与计划部门(即 ATAP,原隶属摩托罗拉移动)于 2013 年开始启动的智能手机项目 Project Ara,主要指的是可以由用户对手机中的任意元件进行自由更换的手机。除了 Project Ara 外,ATAP 也持有谷歌著名的 AR 手机项目 Project Tango 。
这里说到的元件,不仅仅包括传统可拆的手机电池,甚至还包括处理器、摄像头、存储器,甚至屏幕。其概念整体上与 PC 业界中提到的“组装机”相似,也就是说是以 DIY 为导向的一种手机项目。而这样做的目的,则是能够延长手机的生命周期,因为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更换掉过时的零部件,实现手机永不淘汰。
(图片来源于:newdealdesign)
◆ ◆ ◆ ◆ ◆
模块化手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支持自定义
说到模块化手机最大的优点,肯定就是自定义了。
试想,如果你的手机能够实现像组装电脑那样,随心所欲地更换你的硬件,确实挺炫酷的。例如,将骁龙 820 处理器换成三星 Exynos 8890,索尼摄像头换成三星摄像头,2900mAh 电池不够用,还能换成 4000mAh ……如果处理器慢了、摄像头磨花了、电池坏了,拆下来扔掉再换个新的就是了。
如果这类产品成真,将会把智能手机的实用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来源于:thenextweb)
缺点:颜值不讨喜、容易损坏
首先,由于谷歌模块化原型机的高度定制性,导致其机身结构一体化欠缺,因此容易出现不兼容或者是损坏的情况出现。想想我们小时候经常堆的积木和方块,虽然能够拼凑在一起,但同时也非常脆弱,往往一推就倒。
其次,由于需要实时拆装模块,因此模块化手机机身不可能做的很薄。就算原本机身厚度可以接受,加上模块后可能还是会变得很厚。另外这类设计和所谓的超窄边框应该也是无缘的,这主要是因为上面说到的一体化结构欠缺。再加上手机堆满模块可能会引起密集恐惧症患者的不满。所以显然,其和高颜值应该也是无关的。
(图片来源于:cnet)
◆ ◆ ◆ ◆ ◆
市面上最接近模块化概念的手机有哪些?
事实上,由于谷歌模块化原型机自定义程度太高,如果要实现完全的模块化,在量产方面的难度也很大。这也是为什么谷歌自己研究了几年,都仍然没有正式上市。而市面上存在的模块化手机,例如 LG G5 和 Moto Z,也几乎是经过第三方厂商自己的“改造”后实现半模块化,并没有完全实现谷歌 Project Ara 的终极目标。
(图片来源于:techradar)
LG G5 / G5 SE
LG G5 是全球首款量产的模块化手机,获得了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的最佳智能手机新品大奖,是一款非常接近谷歌模块化定义的旗舰手机,与此同时也是 LG 旗下首款金属手机。之后,LG 又在国内推出骁龙 652 版本的 G5 SE,定价也更加便宜。
(图:LG G5 凭借创新设计斩获今年MWC多项大奖)
LG G5 的模块化主要集中在机身的“下巴”处,能够通过更换不同的“下巴”实现 Hi-Fi、拍照等多项扩展功能,并且还有 VR 、360° 摄像头、颈环式蓝牙耳机等配件可供用户选择。
笔者始终认为,LG G5 是目前市面上最接近谷歌本身概念的模块化手机。这是因为,G5 在更换模块的前提,是对电池进行拆卸的操作。而谷歌模块化原型机也支持电池、摄像头等元件的更换。因此,G5 采用了金属机身的同时,也保留了谷歌模块化手机“机身硬件分离”的特性。
尽管如此,也必须承认 G5 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下巴连接处的缝隙细看时会比较明显,而其屏幕边框较之 G4 和 V10 要宽上不少。另外模块化配件在使用的时候,耗电速度会更快,同时下巴处发热也很明显。但总体而言,G5 作为模块化手机的先行者,能在产能上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Moto Z / Z Force / Z Play
6 月 9 日,联想在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了旗舰新机 Moto Z 和 Z Force,近日又发布了中端新机 Moto Z Play,算是把 Moto Z 的大家族凑齐了。Moto Z 系列主打的模块化主要是借助了机身背部的电磁系统,以及一套名为 Moto Mods 的配件组。
Moto Z 系列和 LG G5 不同的是,手机本身是采用了超薄金属一体化机身设计,也就是说手机本身的主板、处理器、内存、电池都是焊死的,没有实现“机身硬件分离”。而且,各种模块也并非作为手机机身的一部分,而是化作“手机壳”的形式,在其背部以套上和取下的方式进行模块更换的操作。
(图片来源于:moto)
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不安装任何模块,手机本身也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金属机并无二致,屏幕边框超窄,一体化的机身也能带来更好的手感。缺点也很明显,这种设计恰恰背离了模块化项目的初衷,G5 至少实现了电池可拆,而 Moto Z 与其说是手机元件的更换,倒不如说更像是给一个平淡无奇的产品开多种功能的“外挂”。
(图片来源于:gizmodo)
◆ ◆ ◆ ◆ ◆
模块化手机为何无法突破市场?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LG 起初以为 G5 能够大卖,制定了 1200 万的年度销量目标,但是最终却被迫一再修改销量目标,LG 股票也由此大跌。要知道 LG 在韩国本国和欧美地区的粉丝还是不少的,G3、G4 在这些市场表现都不错,但是如今连粉丝都不买账了,说明这款产品真的在市面上很难突破。
虽然模块化手机的概念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在媒体之间也都形成了不错的口碑,但是这类产品却总是很难成为主流。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模块化配件太贵,实用性并不是很强
绝大部分的模块化手机的配件主要包括音乐、拍照两个功能,虽然对于部分垂直受众还是可玩性挺高的,但对大部分人而言价格却不菲,单个价格就达到了几百元甚至千元不等。同时,这些模块也并没有实现谷歌 Project Ara 的理想概念,无法更换处理器、摄像头,甚至也不太可能支持下代产品使用。
模块更换操作累赘,携带不便
LG G5 的下巴更换不支持热插拔,即消费者每次更换模块时需要先关机,更换后,再开机,操作非常不便。无论是 LG G5 还是 Moto Z,更何况多带一堆模块在身上,装逼有余,便利不足。与现在手机行业在 ID 上的大趋势“化繁为简”背道而驰,因此消费者无法接受这类设计。
外观不讨喜,工艺不够成熟
模块化手机如果要做到像 G5 这样的“硬件分离”,就势必对设计制造工艺要求很高,而目前的工艺水平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产品在外观上也难以给人好印象。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很难为其主动买单。而如果像 Moto Z 这样保留一体化机身设计,或许市场前景会好点,但也不会好太多。
事实上,就 LG 而言,其即将于明日推出的旗舰新机 V20,根据最新的曝光图其已经彻底抛弃了模块化设计,转而似乎采用了全新的可拆卸下巴的方式,以保留电池可更换的设计。而该产品的真正卖点则在双屏、双摄、系统以及 Hi-Fi 上。因此笔者认为,模块化手机很有可能将在未来彻底消失。
·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这位“英国乔布斯”长得像库克,却将家电做到了全球最极致
同一系列两张脸的华为Nova,能撼动OV的年轻市场代表地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