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不起的发小竟成了顶头上司,王羲之一气之下辞官归隐、终身不仕

名传千古的王羲之在东晋时期不仅是一位书法名家,更是一位高官显贵。关于他最终辞官不做,是有一个痛心疾首的缘由的。

王羲之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他出生于显赫的琅琊王氏。元帝过江建立东晋,他的父亲王旷第一个倡议,有佐命之功。

他的伯父王导、王敦,一个在内做丞相主导朝政,一个在外掌握兵权,故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而王羲之呢,又是王导和王敦最为看重的后辈。

王羲之小时候内向,开始并不知名,却左右逢源。

他13岁的时候,声望卓著的大臣周顗(yǐ)请客,王羲之也跟着大人一起赴宴。

当时名流宴会流行吃烤牛心,周顗把第一块烤肉分给了王羲之。

这属于很高的礼遇,王羲之由此为众人所知。

太尉郗鉴让管家去王导家挑女婿,王导家的儿子们都紧张兮兮的,表现得很矜持。

正好王羲之在伯父王导家的东厢休息,他躺在床上摊开肚子翘着二郎腿,没当回事。

管家回去报告后,郗太尉一锤定音:这孩子洒脱,正好做我的佳婿!

这便是“东床快婿”的由来。

成年后,王羲之担任征西将军庾亮的参谋,很快做到长史

庾亮临终前,还特地上疏盛赞王羲之,希望朝廷予以重用。

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将要入土之前还把推荐王羲之上位作为遗愿,可见他多么受宠任。

很快,朝廷连番征招王羲之担任建康朝廷的侍中、吏部尚书,一下子让他担任组织部长,等于是准备让他做宰相接班人了。

结果呢,王羲之偏偏表示不愿做官,统统拒绝。

这时的宰相殷浩更是看重他,特地写信劝他出任朝廷官职,甚至很夸张地说:“你不来出仕做官,朝廷怎么能有美好的政治呢?”(卿不时起,复可以求美政不?)

这简直有点像后来吹捧谢安的话“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

似乎朝廷和天下人都伸着头颈眼巴巴地期盼他们来出仕:快来救救我们啊!

经过殷浩放下身段的诚意邀请,王羲之才答应出来做官。

但是,王羲之是信奉五斗米道的,喜欢过隐逸的生活,不爱待在喧嚣的京城,请求安排外任。

朝廷只好安排他做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这就是“王右军”的 由来。

王羲之初渡浙江,见到满目的如画美景,便有终老此地的心愿。他在会稽一带纵情山水,悠游岁月,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抄经换鹅”、“题扇付姥”等趣事都是这个时期发生的,还写下了《兰亭集序》等千古名作。

不过呢,随着时光的流逝、生活的变迁,也有让他很不爽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王羲之有个本家发小名叫王述。此人小时木讷,被认为是傻子,称为“阿呆”。

作为从小天资过人、万千受宠的王羲之,自然是很瞧不起这个“阿呆”的。

只有他们的长辈、宰相王导说过:“阿呆这个人我看并不是真的呆”。

后来,在一次宴会上,王导照例发表了讲话,宾客们按照惯例纷纷拍手称好,大赞丞相英明。

唯独“阿呆”王述翻着白眼说:“丞相又不是尧舜,哪能什么都是英明的呢?”

王导听了他这句话,感到啧啧称奇,对他高看一眼。

王述家道中落,起点很低,30岁还没啥名气,朝廷安排他做了宛陵令,到了这个小地方,他好像是穷怕了一样,对于别人的送礼来者不拒,接受了大量馈赠。

丞相王导劝诫他说:“你出身名门,不用担心没钱,收受那么多礼物就太LOW啦!”

没曾想王述倒是直言不讳:“我满足了自然会罢休”。

一副贪得无厌的嘴脸,当时的名士们听说了都直摇头。

后来,王述被提拔做了州郡长官,其清廉程度竟然没有人比得上,得到的朝廷赏赐都分送给了亲戚朋友,他还善于扶贫助困,由此声望卓著。原来不理解他的人,也对他重新发出了肯定的评价。

王述不仅是会做人,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他出任临海太守、建威将军、会稽内史期间,“理政严肃公正,终日清静无事”,民风淳厚,四境安宁,百姓交口称赞,朝廷也看在眼里,王述的仕途自然青云直上。

对了,王羲之不就是会稽内史吗?他们职务怎么重合了呢?

原来,王羲之原本是要去朝廷担任吏部尚书的,职务在王述之上,但由于王羲之拒绝赴任,恰好王述的母亲去世了,要回去“丁母忧”回家服孝一段时间,故朝廷把王羲之任命为会稽内史。

王述的家就安在了会稽郡,按照当时礼节和发小情谊,王羲之理应去参拜祭奠一下,对于丧母的王述表示慰问。

但王羲之只是到了王述的家门口,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连大门都没进。这属于严重的失礼了。

当时的王述其声望已经接近王羲之。服丧期间王述不能离家,每天听到清晨的角声,就起来洒扫庭除,等待王羲之来找他叙话。

结果,在这几年里王羲之一次也没来,可见完全没把他放在眼里。

从此也让王述对王羲之有了看法,“情好不协”了。

王羲之却还依然沉浸在对王述的藐视中,他公开声称:“凭王述那点才能,也许可以当个尚书,退休的时候再安排当个仆射(虚职)。”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朝廷心目中,王述的综合实力已经在他之上。当王述结束服孝,朝廷竟然直接任命他为扬州刺史

也许读者会疑惑,扬州刺史官位难道很大吗?有那么了不起?

扬州刺史这个官在东晋确实太大了,从权力、财赋、版图和地理位置来说,都是所有刺史里最大的一个,一般都是宰相级别的人物担任的。比如王敦、比如刘裕。

后来的刘裕在篡位之前,在刘穆之的建议下拼死也要夺下扬州刺史这个职位,就是这个缘故。

更要命的是,王羲之作为会稽郡的官员,还是扬州刺史的下属官员。

当年籍籍无名的“阿呆”,通过多年的厚积薄发,竟然爬到名满天下的王羲之头上去了!

这就是现实版的“龟兔赛跑”,王述多年沉稳干练的施政风格,已经超过了惯于游山玩水、平时专注于搞艺术写写毛笔字的王羲之。

这让王羲之感到了莫大的羞辱!

他甚至把无名火发到了孩子们身上,说“你们这几个不肖子啊,比不上王述家的王坦之那么优秀(后来和谢安齐名),我这个老爹地位也跟着下降了呀!”

王羲之还想挣扎一下,立即上书朝廷,请求把自己所在会稽郡从扬州刺史部划出去,并入越州,天真地以为这样可以不用位居王述人下了。

这种无理的要求自然得不到朝廷允可,“大为时贤所笑”

王羲之碰了一鼻子灰。

这个时候顶头上司王述又来找麻烦了,他派出一波又一波的巡视组、检查组、督导组,专门来挑王羲之施政的各种毛病,把王羲之经常搞得穷于应对、灰头土脸的。

王羲之这下给彻底搞崩溃了。

经过沉痛而慎重的考虑,王羲之有了辞官的决定,“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以生病为名义告老还乡了,其实他才四十多岁,相当年轻的。

不仅如此,王羲之还在父母坟前发了个毒誓,说自己早年虽然受到了长辈们的良好教育和深厚期盼,但做官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此次辞官以后,不会再出仕,“止足之分,定之于今”。如果自己心痒痒还要去当什么官,那么“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

这誓词可够毒的,把天地和名教都拿来作证自己不愿做官了,完全没考虑名教的孔子是鼓励读书人出仕的。

不仅如此,王羲之还把这篇“坟前自誓”公之于天下。

这下好了,朝廷看他誓词太苦,也不会再去麻烦他当官了,“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就这样,王羲之过上了彻底放飞自我的生活。

他和东土人士每天游山玩水,吟诗作乐,交流书法,弋钓为娱;跟道士们炼丹采药,寻找神仙,穷诸名山,泛舟沧海,晚年游遍了东南诸郡的大好河山。

当他爬上荒无人迹的山巅,见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瑰丽雄奇的风景,人世的争斗和烦恼顿时烟消云散,不禁感叹道:“我是要快乐至死的!”(我卒当以乐死)

可以说,王羲之最后的十来年过得非常舒心和随性,他毅然决然的辞官归隐,显示出了人生的一种智慧和超脱。

也许,他本来就是个艺术家,不是当官的料。那点做官的虚荣被发小王述碾压之后,王羲之能够及时迷途知返,远离官场的斗争和俗世的攀比,寻找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最终收获了一个精彩而洒脱的晚年,其书法艺术也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他的人生境界、明智选择值得后人反复思考借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