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搜索不成文,搜索依赖已成新型精神成瘾行为

“今天,唯分数论的教育,正在解构年轻人的远大抱负与独立思考能力。而信息的泛滥加剧了这一趋势,让许多人成为一台知识检索机器。”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表达了对网络时代“ 检索式知识分子”的担忧。“ 答案是现成的,思考能力被削弱,学习和研究就像在吃思想的‘麦当劳’。”

六年前的一部网剧《不可思议的夏天》,讲述了一个关于搜索依赖症的故事。剧中的女大学生李子涵,痴迷于利用搜索让生活更加高效。一日,她意外获得了一副神奇的搜索眼镜,从此她的衣食住行都由搜索眼镜指导,还成功地发表了论文、通过了公司考核。在生活越来越顺利的时候,她却因完全依赖电子搜索,被搜索眼镜吞噬思想,变成了一具失去生命的人偶。这个故事充满了奇幻的元素,但其透射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95亿, 较2018年底增长1338万,占网民整体的81.3%;手机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62亿,较2018年底增长806万, 占手机网民的78.2%。由此说明大多数人都有网络搜索的行为习惯。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各类搜索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我们不否定信息搜索,但我们需要警惕搜索依赖这种精神成瘾行为,警惕速得的“知识美餐”让越来越多的人变成纯粹的知识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知识生产、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搜索引擎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有力工具,随之出现的各式各样搜索工具在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更为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使不少人患上了“搜索引擎依赖症”,“不搜索不出门,不搜索不成文”成为许多人的常态。作为信息时代原住民的90后、00后,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是离不开网络搜索。

然而伴随着搜索引擎的全方位渗透,学生群体的学习习惯、思考能力、道德意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懒于记忆、怠于思考、惰于创新、盲目抄袭等,思维能力逐渐走向衰退,进而导致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能力下降。搜索依赖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精神成瘾行为。其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何弊端、应如何应对,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搜索依赖的成因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搜索依赖实质上是一种行为依赖,主要表现为:一遇到问题就习惯性打开搜索引擎进行答案搜索,即使该问题通过努力追忆或认真思索可以自己解决也要用搜索引擎,一旦离开了搜索引擎,就不会思考任何问题,不会记忆任何材料,不会撰写任何文案。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快捷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娱乐方面,都可以让我们无需思考或求助于他人就快速坐享现成答案,解决问题,这使得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在享受现成成果的同时也在慢慢上瘾,愈发离不开“网络搜索”,一旦哪天无法上网搜索就感觉与世隔绝、焦躁不安。而青少年一旦形成了搜索依赖的行为习惯,就会对其认知、情感、意志等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无法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搜索依赖者会养成惰于思考的不良习惯,逐渐丧失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让网络媒介替代自己去思考,依赖于网络上他人的解答,失去了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

具体表现在: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不加批判和分析地一概接收,丧失批判性分析的思维能力;碎片化的信息搜索让依赖者逐渐丧失语言的连贯性,而且对搜索到的信息不求甚解,思维趋于简单化;不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逐渐丧失创新思维的精神和能力。而上述提及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深刻性正是有助于工作和学习的良好思维品质。

思索问题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费时费脑的心理活动,而个体天性就有避害趋利的适应性本能,与容易造成精神负担和压力的自我思索相比,通过搜索就能得到所需信息的结果让个体节省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因此更愿意用搜索替代自己的思考,而这种被快速满足需要的经验又会被深刻记录在大脑记忆系统中,一旦遇到类似问题情境,人们就会条件反射地运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搜索。

记忆力日趋下降

在记忆上,搜索依赖者会逐渐丧失主动记忆的能力,记忆力日趋下降。由于知识的获得变得如此容易和轻松,搜索依赖者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在信息不断更新和增长的数字时代,知识和信息无需积累和储存。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记忆系统中,如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造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中的。通过临时搜索获得的信息即时即用,并没有经过编码、组合和改造的过程,因此,这些信息只能储存于短时记忆系统中,事后不能被提取出来。所以,搜索引擎依赖者会产生记忆力下降的感觉。

情绪上易焦躁,情感上不深刻

搜索依赖者不愿浪费思考的时间,希望速战速决的功利心恰恰反映了其焦躁的情绪,长期依赖搜索会让人逐渐丧失耐心,造成情绪上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急躁的结果。

据调查,搜索依赖群体大多为搜索引擎的用户群体,多为90后、0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该群体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孤独、习惯独自承担、浮躁、自信又自卑的矛盾情绪。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求助搜索引擎而非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这种不与现实接触、不与人沟通的逃避行为加剧了他们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情感也将逐渐变得淡漠。

自控力减弱

搜索依赖对意志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自控力的减弱。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个体社会化形成的重要前提,缺乏自我控制的个体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出现违反社会规则的冲动行为。对于所有的“依赖”行为而言,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自控力,不能戒除和摆脱依赖对象。搜索依赖者表现为对问题的网络搜索行为不能戒断,一旦戒断,即出现焦虑、恐惧、头脑空白等症状。

搜索依赖的预防与矫正

对于深陷网络搜索依赖的青少年群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矫正和预防——

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个体一旦遇到困境,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当我们竭尽所能也无法解决时,就需要主动求助于“他人”。这里的“他人”指的是现实中的社会支持系统,一个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人,其人际交往是较为顺畅的。长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的人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即人际沟通较为困难,因此他们只能在网络世界寻求安慰和安全感。网络搜索依赖者很有可能是因为缺乏良性的人际沟通,怯于求助他人,所以才会更依赖网络搜索。因此,帮助搜索依赖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成为一项较好的预防机制。

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帮助其澄清认识,让其明白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也需要去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在遇到困境时,个体并非无所不能,网络也并非能解决所有问题,求助于现实中身边的人并非丢脸或显示自己能力低,而别人在帮助了自己后也会收获快乐和成就感。比如,要去往某一陌生的目的地,假设网络信号差或手机没电,尝试着不依赖网络搜索,组织恰当的语言向沿途居民问路。

其次,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并尝试把这些技巧运用于实践中。一旦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无论是面对亲朋、同学,还是同事、合作伙伴,乃至陌生的服务机构,都可以向他们进行适时的求助,帮助自己答疑解惑,在获得实际解决问题的经验后,就会逐渐摆脱对网络搜索的依赖。

增强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们对完成某个特定行为或完成产生某种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信念。自我效能是影响行为的最核心概念,自我效能能够通过动机、认知、选择历程、情感等促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当个体自我效能水平较高时,对完成某个行为的信心越足,就越具有行动的信心,越容易改变现有的行为模式。自我效能低的个体更倾向于回避求助,虽然十分需要别人的帮助,却不主动求助或只问答案不问过程,希望别人代替自己解决问题。

在我们进行的课题研究中也发现,搜索依赖与学习效能存在显著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学习效能可以预防搜索依赖行为,学习效能感较高的学生搜索依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来预防和矫正搜索依赖行为。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一是设置适应其个性特征和能力基础的任务或问题情境,帮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二是创设一种宽松的回答问题的氛围,不随意批判,鼓励创新,对其表现出的独特想法和观点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

改变评价答案模式,鼓励创新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对学生在问题回答上提出统一性和唯一性的要求,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习惯性地搜索标准答案,这无疑助长了搜索依赖的形成,教师应改变原有的评价答案模式,鼓励创新。

如何评判学生的答案是否创新,而非网上现成的答案,则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对学生的答案简单敷衍性的批阅,花更多的时间去查看网络上关于这类问题的回答,将其与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对网络上没有的、具有个人独特观点的答案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可将其列为群体榜样,成为其他成员的替代强化,以影响其他成员的学习行为。久而久之,个体会将关注点由原来的搜索答案以应付问题转变为积极努力地思考以产生具有创造性的答案。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杂志2020年9月刊第2期

作者 | 万春 韩玄哲(作者单位 | 六盘水师范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