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文本教学解读  

《月光曲》是一个传说,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文章直接引题:《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文章的前半部分(2-7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贝多芬创作世界名曲《月光曲》的经过。一开始,交代了故事的环境,“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茅草屋”,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听到自己的曲子从一间茅草屋里传出来,怎能不引起贝多芬的好奇与触动呢?接下来的故事就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了。接下来的故事读来容易,部分原因是因为文章以对话形式叙写,但对话中三个角色(贝多芬、皮鞋匠、盲姑娘)的心情并未叙明值得挖掘,三个人物的特点也在对话中凸显,同时一次次的对话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拨开云雾见明月,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月光曲》创作的灵感来源。

文中出现了三次对话,第一次是皮鞋匠兄妹俩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的手足情深,哥哥因为“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达成所愿而不安,妹妹反过来安慰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盲姑娘既热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品格。第一次对话后,我们还注意到有关于茅屋内场景的描写,“微弱的烛光”,“旧钢琴”,“眼睛失明的姑娘”,这些场景让我们也让贝多芬真切感受到兄妹俩的贫困,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开始贝多芬听到的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听到兄妹俩的对话,看到他们拮据的生活,怎能不打动贝多芬的心。第二次是皮鞋匠和贝多芬的对话。贝多芬因听到兄妹二人的对话而深受感动,于是他走进屋去,表明自己的来意,弹起了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我们不禁又想起贝多芬的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第三次是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盲女孩的心性很细腻很值得探讨。“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哇”---赞叹贝多芬弹奏技巧的高深,“感情多深哪” ---赞叹贝多芬弹奏中情感表现的充分。而两个“您”字,也是各有不同,第一个“您”表示猜想,第二个“您”作出判断和肯定,因为贝多芬正在附近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简短的一句话却充分表现了盲姑娘热爱音乐的程度。

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已经打通了两个人的心,“我”懂音乐,她懂音乐,贝多芬如遇知音。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找到一个知音,这个知音又是那么特殊,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呀!贝多芬此时的心情万分激动,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文章倒数第三段虽然短,但是却是将读者从事件引入场景、心境、联想的重要过渡。“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驱走了茅屋里昏暗陈旧的景象。“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突出了月光的明亮。“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周围的环境是那么静,那么美;穷兄妹俩又是多么纯朴,多么可爱。贝多芬触景生情,激发了创作的激情。“借着清幽的月光”,贝多芬“按起琴键”,创作了《月光曲》。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借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出来的。声音不像绘画或动作表演,它是肉眼不可见的。对声音,例如音乐的解读,主观性很强,学生对这个转换也比较陌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文字与声音之间的转换,一定要借助“画面”这一桥梁。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海面上的景象发生了变化。“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浪涛汹涌的大海”,音乐的节奏也随着画面的变化而不断变换着,由柔和,到有力,再到最后的高昂激越。借助皮鞋匠所描绘的画面,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 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文字,学生才可以发挥想象,感受到音乐传递出来的美,否则就成了凭空想象。

贝多芬离开茅屋,他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一首世界名曲就此谱成。

学习目标定位:

有了上面的解读,对接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充分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特点,再考虑学生的实际,本文的学习目标可以定位为——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掌握8个生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在一步步了解分析贝多芬和兄妹俩相识的过程中,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4.借助文中皮鞋匠对《月光曲》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旋律,通过声音与画面之间的转换,体会乐曲之美。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借助文中皮鞋匠对《月光曲》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旋律,通过声音与画面之间的转换,体会乐曲之美。
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资料。
2.奏鸣曲《月光曲》。
3.ppt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首尾切入,自主阅读,感知整体内容
一、谈话导入,了解贝多芬,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贝多芬吗?(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简要发言)
在分享过程中完成对第一段的学习。
二、出示最后一段,了解《月光曲》是即兴创作,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还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要想办法弄明白。读完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三、带着阅读期待,自读课文,同时自学字词,将文章读通读顺。
四、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1.字音:茵、恬、券、霎
注意yīn不要读成yīng,霎shà不要读成chà
2.字形:谱、盲、键、茵、缕
这几个要注意书写时的正确、规范。
3.词语:传说、谱写、钢琴、琴键、幽静、纯熟、陶醉、清幽、茅屋、烛光、失明、景象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断断续续
重点区分理解:幽静、清幽
幽静:形容环境的寂静。
清幽:指风景秀丽而幽静,本文用来形容清亮柔美的月光。
五、交流阅读收获,表达文章的信息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梳理课文内容和层次结构。
板块二:分析过程,感受人物,探究创作灵感
一、问题引领,细读课文,自主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来源,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性格特点。
问题:《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1.学生默读或朗读课文,自主探究,寻找信息。
2.自由分享,教师引领。
二、品读第2自然段,了解创作过程一:听到琴声,一点触动。
1.贝多芬心情愉快地在散步,发生了什么事?,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
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心情:高兴,有一点惊讶,好奇,一点触动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识的第一个过程:听到琴声,一点触动
3.朗读练习,通过朗读再次体会。
三、品读第3、4自然段,了解创作过程二:听到对话,见到兄妹,十分感动,分析人物特点。
1.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预设学生反馈:
(1)“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流露出盲姑娘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听出了那份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热爱。
指导朗读: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来,把这位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读出来。
(2)画出的句子是'......太贵了,......又太穷',从这句话里看出了哥哥的伤心和内疚。
指导朗读: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实现妹妹的心愿而内疚、伤心,把哥哥这份伤心和内疚读出来。
(3)画出的句子是“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看出来盲姑娘的善良、体贴、善解人意。
抓住“随便说说”,感受兄妹俩在贫穷的生活环境中互相关爱互相体贴。
2.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很感动,想要为他们弹奏一曲
3.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现在,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的?
学生体会到兄妹俩生活的贫困,教师再次引入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理解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
(贝多芬被这位热爱音乐却贫穷的姑娘所打动,主动为她演奏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识的第二个过程:听到对话,见到兄妹,十分感动)
四、品读第5、6、7自然段,了解创作过程三:遇到知音,万分激动
1.重点分析盲姑娘的话。
一曲终了,盲姑娘有什么反应?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哇”---赞叹弹奏技巧的高深,
“感情多深哪” ---赞叹情感表现的充分。
理解两个“您”,第一个“您”表示猜想,第二个“您”作出判断和肯定,因为贝多芬正在附近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
对话表现了盲姑娘热爱音乐的程度:不仅听出了弹奏的纯熟和作品的感情,还猜出了弹奏者是谁。
2.指导学生朗读
两个 “您”,第一个“您”语调稍长,第二个要读得很肯定,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的激动心情。
3.引导学生关注盲姑娘这个“知音”的特殊性,理解此时贝多芬的内心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识的第三个过程:遇到知音,万分激动)
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为姑娘再弹奏一曲。
生齐读:“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至此,解决课后题第一题。
板块三:品读语言,体会画面,感受美妙乐曲
一、自读第8自然段,借助“清幽”一词理解创作前的情景。
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清幽”去理解:第一个“清幽”指清亮的月光下,茅屋里的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安静;第二个“清幽”,指这月光的柔美,这清幽的一切显得那么诗情画意,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深深打动了贝多芬。
二、重点分析第9自然段,借助联想,体会画面。
1.反复朗读,通过语言体会画面和乐曲的美妙
2.借助皮鞋匠的联想,从三幅画面入手,体会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