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发痒

气虚则陷伏。血虚则痒塌。痘初出而遍身作痒者。此邪欲出。因风寒闭其腠理。其火游移往来故痒。宜疏散而泻肝木。邪气得泄。痘出而痒自止。痘收敛而作痒者。脓成毒解。火气渐微。本无毒蕴也。芍药汤。若大便秘结。犀角消毒饮。痘养浆时。淡白平塌。少食便溏。浆清而痒。爬搔不宁者。此脾胃虚弱。气血俱虚虚。火扰攘所致。参 内托散。甚则陈氏木香散佐之。药不应者凶。痘色红紫干滞。二便秘。口渴烦躁。浆充而痒。抓破血流者。此气盛血热也。四物汤加连翘、赤芍、白芷、蝉蜕。甚则四顺饮下之。如作痒人事清爽。自知其误抓破。或言其痒。欲人拊之吉。如痒而闷乱烦躁。语禁不止。摇头手足舞乱。破损无血。眼札目开凶也。若他处破损虽多。脓血稠粘。正面不破者。其脏府精华不散。正气未亏。尽可收功。有面痘虽痒甚。擦破即痂。能食神清者。可治。昏乱者死。若破无脓血。不结靥。如无肤之状。寒颤切牙。便泄哕呛者。不治。

(0)

相关推荐

  • 酸浆

    ‌我们把它叫姑鸟,它是孩子们最爱吃的水果,吃多了会腹泻!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

  • 张氏医通。麻木。两脚麻木。十指麻木。痹(附麻木、痒、鹤膝风)

    麻木 麻木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q ...

  • 张氏医通益仁堂第六届冬病夏治文化节

    张氏医通简介 张氏医通益仁堂三百多年来的祖训:"行大医者,行天下" 张氏医通益仁堂始于1715年,是清代大医学家张璐第三子张以柔创办的 文革时期遭到迫害 2016年张氏医通的第十六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

  • 张氏医通益仁堂中医馆发展史

    <张氏医通>清·张璐,刊于1695年 简介 <张氏医通>十六卷,内容包括内.妇.儿.外及五官各科.此书所引的医学文献,上自<灵><素>下迄清初,达一百三 ...

  • 三伏贴起源于325年前,由清代医家张璐创制,记载于《张氏医通》

    三伏贴起源于325年前,由清代医家张璐创制,记载于《张氏医通》

  • 书名:张氏医通,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作者:张璐

    ​<张氏医通> 书名:张氏医通 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 作者:张璐 时间:公元1695年 [卷二 诸伤门] 湿(湿热)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阳受风气.阴受 ...

  • 张氏医通16卷.清.张璐撰.清康熙48年宝翰楼刊本

    4册 约3.6g 3000+页<张氏医通>,清·张璐撰,十六卷,刊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系一部以杂病为主的综合性医著,初名<医归>,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体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