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品读02:五帝中最有“心机”的是哪位?逆袭之路,是给后来者的参照!

上一篇章中,我曾经梳理了一遍上古五帝的关系,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五帝中的所谓的禅让,其实不过是宗族内部的子弟传承罢了。
但是,其中某一位大佬上位的过程是相当艰辛。他虽然也是黄帝之后,却和上一代大帝的血缘关系很远。只是,他凭借着接连不断的神操作,硬是从草根皇亲逆袭成一代大帝。
他,就是五帝中的第四位,虞舜;也是那位在野史中,把帝尧囚禁在山上八年的那位大哥。不过,这种野史的真假更难判断。只是从《史记》的笔墨中,我从所谓的厚黑学角度去剖析他上位的过程,确实值得后来者适当学习。
一、打造完美人设
我经常给小伙伴培训时说到一句话:一定要打造人设!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打造人设呢?如果有这个疑问,去看看《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综艺,可能会有所体会。
人设的目的是什么?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当然,主要是好的印象。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要展现出这样的一面。
那这不是虚伪吗?算是,但又不全是。
娱乐圈有时候会发生明星塌房事件,人设崩塌。其原因就是他打造的人设过于完美,就会显得虚假;同时,自己又无法从心里去真正秉承。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句话,那帮帅哥美女,应该不是很理解。
不过,那些成大事者,他们的人设基本上能够保持,保持到你甚至认为是虚伪的地步。只是,这时候去讨论他是否虚伪,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他能够一直做到,那就是真!比如,最为人所议论的刘备之仁德。
而虞舜的人设是什么呢?就两个字:孝悌。
对华夏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会明白,从华夏文明产生以来,孝的地位是摆在最高的地步,后面才是添加了所谓的“忠”。古代甚至有儿子出首举报父亲犯罪,儿子要受惩罚的规定。
所以,对华夏民族而言,一个人有孝心,那么这个人的品德肯定也坏不到哪去。如果他还能对兄弟姊妹很好,对朋友讲义气,不用说,这个人绝对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普通人赡养父母,和兄弟不吵架,也算是有孝心了。虞舜就不是这样,他的开局算是困难模式。
虞舜的父亲瞽叟,取了个小老婆,另外生了一个儿子“象”。说到这里,很多人容易浮现各类伦理剧情中的经典场景:后妈和弟弟看虞舜不顺眼,连带自己的老爸也讨厌虞舜。
讨厌到哪种地步,动不动就挖陷阱,想要坑死自己!
还好,每次虞舜都大难不死,化险为夷。哪怕他知道这些事的始作俑者是自己父亲、后妈和弟弟,他也没有什么狠话,而是更加恭敬地对待他们。
哪怕经常被训斥,也是更加谦卑的样子。父亲和后妈有什么困难,他马上第一时间出现。毕竟,他老爸又不能直接拿刀砍死他(老头子是个盲人)。
这样一来,街坊邻居一看,哟呵,这小子可以啊!家人想要搞死他,他还活蹦乱跳的,并且对待家人依旧那么好脾气。嗯,一定有出息,我们跟着他混吧。
一来二去,虞舜的“孝悌”之名开始传播出去,直到进入帝尧耳朵。
客观来说,虞舜对于这种糟心事恼火吗?我不知道。从普通人的角度而言,碰到这种事,尤其是家人对待自己,可能已经火冒三丈。
不说其他的暴力行为,至少已经拿刀和这个弟弟拼个你死我活。再不济,打点行李,远走他乡。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如果能够忍受这种事,并且把心里可能出现的负能量隐藏起来,做出以德报怨的模样,会不会让想害自己的人回心转意呢?不知道。
只是有一点,一旦这种操作泄露出去,自己的形象定是光辉的。有了这层光环,就已经立于道德层面的不败之地。
二、不要日记,要宣传!
这句话是我在看历史和人物传记时的一个体会。因为看这类典籍时,我总会带着怀疑的心思。我相信它的描写,因为我一无所知;但我又不全信,因为其中的某些内容,确实存在歧义。
尤其,是以对各类人物的评价和行为描写。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是不可能一个人旁边始终跟着一位记录的人。哪怕那些所谓的大佬,他们的言行有人记录,也并不是时时刻刻。那么,有些话语和行为,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
人言而已。
上篇我说司马迁写《史记》,除了翻阅资料外,就是到各地找人聊天,然后进行整理,汇编成《史记》中的某部分内容。
但是,不同地方不同的人,对于某件事和某个人的表述都有不同,而且听起来都很有道理,那怎么办?都记录上,读者自己去剖析。
虞舜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任何想要成事的人,应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从虞舜开始打造孝悌的人设开始,他的名声就已经在向四处传播。这时,可以探讨一个问题:是谁,“暴露”了这样的一位圣人呢?
他的父母和弟弟是绝不会做的,哪怕等他后来功成名就的时候,依旧还是想要弄死他;街坊邻居又不是天天待在他家里,十二时辰看他家里的伦理剧。
那就只剩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全程参与者:虞舜。
并不是说他到处和人聊:你看,我多乖,父亲和后妈,弟弟想要弄死我,我不但不怪他们,还对他们更好。快夸我!快夸我!
这样就显得很油腻,很低端!
应该和别人交际的时候,“不经意”漏出几句,自己的家庭现状如何,遭遇了怎样的劫难。等到有人安慰或者义愤填膺的时候,虞舜再说:还是不要这样了,他们毕竟是我的亲人,我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赡养他们。
这样的反差,才会让周边的人记忆更加深刻,才会让周围的人惭愧:呀,我身边有这样的一位仁德之人,和他比,我就是个垃圾啊!我要告诉其他人,这个人棒棒哒。
而这个过程,是否还可能有专门的宣传渠道,不得而知。只是虞舜二十岁以孝悌出名的时候,三十岁就已经被帝尧所知而征辟。
在那古老闭塞的年代,一介平民,能够上达天听,没有机遇,没有策略,说实话,那就真可谓天选之子了。
当然,这个过程中,虞舜的名声传播路径,司马迁记录不完整,我也很难猜测。
帝尧最开始问自己身边的那帮高管,有没有什么人才时。身边的那帮高管告诉他,有这样一个人,孝悌满分,您要不要考虑下?关键是,他和您也是亲戚哟。
从街坊邻居开始传播名声,再到让周边的地区知道,延伸到那些诸侯、氏族大佬听到他的名字,以致最后被帝尧选中,虞舜花费了十年。
这十年,虞舜肯定不是无所事事。除了经营名声外,他也在学习经验,提升自己,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三、个人本身能力和格局
前面两个方面可能有点偏“虚”。能够走上高位,这些终究只是小道,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就我从书上看到,虞舜至少有三个方面是极为突出的:
1. 社会沟通能力满分。书上记载了虞舜并不是一直待在家里,而是长大后经常在外奔波。历山耕过田,雷泽打过鱼,黄河边上做陶器。也就是说,虞舜是那时候极少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这个过程,他开始接触到各种人。学会了不同的技艺,了解各类人的特点,掌握与不同人交流的技巧。日积月累之下,他的社会沟通能力直接向王者级别迈进。
历山耕田的时候,大家都懂得谦让;雷泽打鱼时,那里的人也退让捕鱼的好位置;黄河边做陶器时,那里就没有出过次品,铸造完美口碑。
这其实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住的地方,能够吸引人:一年时间成为村子,两年成为城镇,三年成为都市。这就非常可怕了,对应时代背景,就能够想象他的独特魅力。
2. 春风化雨。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他的各类操作,我觉得很合适。碰到各类棘手的事情,他基本上都不是选择硬刚,而是采用柔和迂回的方式。
不管是面对当时想要害他的家人,还是上位时那些闹事的人,皆是如此。
要做到这点,首先就得有极强的心理抗压能力。
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尤其是侵犯自己利益的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不热血上头。同时,胸中沟壑万千,选择最利于自己但是动静又较小的办法行动。
 
这样一来,事情得到了处理,自己也落得了好名声。
虞舜上位时,天下有四凶:混沌、穷奇、梼杌、饕餮。这四凶肯定闹事还是挺久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虞舜得权之后,不知道是如何操作,把四凶搞定之后,没有处死,而是选择了流放。
然后又对手下的高管提出,制定刑罚。刑罚却不是以枪毙砍脑壳为主,而是立好不同等级的规矩。更多的时候,还是根据犯罪等级不同,进行流放。
这样一来,既不让罪犯感觉死路一条,又让天下人称赞虞舜。
3. 谨慎之心。春风化雨那里说到虞舜的心理强大,这里要说下他的谨慎之心。这个谨慎之心,不仅是是小心翼翼的样子,而是一切求稳,完善自身,不留漏洞。
首先说到一件事,虞舜代替帝尧,行天子权时,他带上天子的一切行头,去看望自己的父亲。怎么做的?依旧恭谨如之前,并且封自己的弟弟象为诸侯。
这一波操作,对比后来的苏秦,就显得更加高级了。
苏秦挂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时,原先看不起他的嫂子,趴在地上不敢说话。他损了人家一顿,然后觉得没什么趣味了。
本来嘛,装逼打脸也没什么,不过这样一来,对比他当时的地位,就显得很小家子气。反观虞舜,这种操作格局就大很多。
见父亲、后妈和弟弟时的排场,就是在宣告自己如今的地位,这三人现在还敢加害他嘛?不敢,这已经是炫耀了。
然后,再来一波父慈子孝,兄恭弟谦的操作,跟他来的那帮人怎么想?这位老大讲究啊!之前对他这么坏的人,他都能饶恕,那我跟着他就不担心了。
是不是凝聚人心了?是不是宣传名声了?
另外一件事,就是帝尧晚年身体跟不上,让虞舜代行天子事,其实就相当于传位了。虞舜的操作是什么?先做了上面那波操作,继续站在道义制高点。然后时时向帝尧请教,团结一帮高管,踏实做好该做的事情,也不急着把帝尧搞死。等着顺利过渡。
虞舜代行天子之事八年后,帝尧才逝世。对比之后的各类太上皇待遇,虞舜算是很地道了。但是,这哥们在帝尧逝世后,再来了一波更秀的操作,这波操作,消除了他上位的最后隐患!
四、以退为进谋帝位
我说过,不管其他地方,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讲究礼法的。虽然,礼法更多时候,是被当权者用作一个工具,但是包括当权者在内,也得适当遵守,不然就会垮掉。
虞舜之前的孝悌人设,就是礼法的一种。帝尧逝世后,他要开始面临礼法中的另外一个考验了:帝位继承的正统性。
虞舜的这波操作中,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之前的五帝传承,绝不是所谓高级的禅让制,而是宗族间的友好传承。而虞舜,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特例。
前面的三位大佬帝颛顼、帝喾、帝尧,其实算是黄帝的直系后代,而且血缘关系较近。反观虞舜,勉强算得上黄帝后裔而已,又是从最底层拼搏上来的。
帝尧让他代行天子事,肯定也有一帮人不服气,但是虞舜确实有能力,那就只好让他先当这个CEO了。等帝尧逝世,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就不是那么好争的。
职场中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被当了白手套,还真的以为是上级看重自己,实际上从来就没有逃脱后面大佬的黑手,一切都在大佬掌握中。
想要干掉你的时候,随时可以炒掉你;只是,在某个时间,需要你去做一些不方便的事情罢了。
虞舜肯定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可以选择直接上位,毕竟有之前的名义在。以他的手腕,我相信也能坐稳位置。
只是,那样一来,相当于把一个隐藏炸弹放在那里没有管,就很危险。以他的性格,肯定不会选这条路。
所以,他选择了一条最秀的路:真正的禅位,让帝尧的儿子商均即位。
这条路,我估计帝尧临死前都不一定会想到。通篇的介绍中,都可以看出,帝尧在培养虞舜,因为他知道这哥们的能力,更清楚自己那傻儿子是什么货色。
为什么前面的几位大佬不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就是他们明白,自家傻儿子没能力,哪怕上位了迟早也会被别人干掉,那还不如让有能力的侄子上位,好好照顾自己的后代。
要是傻儿子争气,生了一个乖孙,说不定帝位还能回来呢。
虞舜把帝位给商均,就是杀人诛心啊!
帝尧根本没怎么想过培养这个傻儿子。虞舜执政的八年,国度上下的重要管理层都是虞舜带出来的人,商均怎么使唤?
虞舜还隐居?隐居个啥,没两天就被“热心群众”发现了。
果然,商均即位,听起来是正统嘛。结果呢,啥事也不做了,啥事也做不好。最后就躲在宫里夜夜笙歌。
好嘛,那些本来还对他有希望的人一看,算了算了,这丫就是一扶不起的阿斗,等会,阿斗是谁?不管了,去让虞舜那个坏坯回来吧。
然后就是非常感人的一幕:国民纷纷离开商均那个名义上的大帝,转而来到虞舜“隐居”的地方,请求让他回去继承帝位。
虞舜心软啊,推辞了很多次,又看到商均“不争气”,只好忍痛回去继承帝位。
这样一来,国民开心了,大佬们开心了,虞舜开心了!同时,商均也开心了。因为他被封为诸侯,可以继续祭拜自己的祖先,做个土皇帝,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
至此,虞舜的逆袭之路,完美地划上了句号。
不过,他可能没有想到,他的继承者帝禹,也玩了一波他这样的操作。等虞舜逝世后,帝禹让位给虞舜的儿子,然后重复了当年的场景。
果然,历史就是在不停地轮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