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滋味长17

(一)余在京时,闻诸士友多称此疏为本朝奏议第一

《三习一弊疏》

孙嘉淦

臣一介庸愚,学识浅陋,荷蒙风纪重任,日夜惊惶。思竭愚夫之千虑,仰赞高深于万一。而数月以来,捧读上谕,仁心仁政,悄切周详,凡臣民之心所欲,而口不敢言者,皇上之心而已。皇上之心,仁孝诚敬,加以明恕,岂复尚有可议。而臣犹欲有言者,正于心无不纯,政无不善之中,而有所虑焉,故过计而预防之也。今夫治乱之循环,如阴阳之运行。坤阴极盛而阳生,乾阳极盛而阴始。事当极盛之际,必有阴伏之机。其机藏于至微,人不能觉。而及其既著,遂积重而不可退。此其间有三习焉,不可不慎戒也。主德清则臣心服而颂,仁政多则民身受而感。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沤歌。在臣民原非献谀,然而人君之耳,则熟于此矣。耳与誉化,匪誉则逆,故始而匡拂者拒,继而木讷者厌,久而颂扬之不工者亦绌矣。是谓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上愈智则下愈愚,上愈能则下愈畏。趋跄谄胁,顾盼而皆然。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在臣工以为尽礼,然而人君之目,则熟于此矣。目与媚化,匪媚则触。故始而倨野者斥,继而严惮者疏,久而便辟之不巧者亦忤矣。是谓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敬求天下之士,见之多而以为无奇也,则高己而卑人。慎办天下之务,阅之久而以为无难也,则雄才而易事。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于是乎意之所欲,信以为不逾,令之所发,概期于必行矣。是谓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今夫进君子而退小人,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主,临政愿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乃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保事考劳,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小人挟其所长以善投,人君溺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入耳,谛观之而其貌悦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夫至于小人合而君子离,其患岂可胜言哉!而揆厥所由,皆三习为之蔽焉。治乱之机,千古一辙,可考而知也。我皇上圣明首出,无微不照,登庸耆硕,贤才汇升,岂惟并无此弊,亦并未有此习。然臣正及其未习也而言之;设其习既成,则有知之而不敢言,抑可言之而不见听者矣!今欲预除三习,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故臣愿言皇上之心也。语曰:“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此浅言也,夫圣人岂无过哉?惟圣人而后能知过,惟圣人而后能改过。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大过且有,小过可知也。圣人在下,过在一身;圣人在上,过在一世。书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是也,文王之民无冻馁,而犹视以为如伤,惟文王知其伤也。文王之易贯天人,而犹望道而未见,惟文王知其未见也。贤人之过,贤人知之,庸人不知。圣人之过,圣人知之,贤人不知。欲望人之绳愆纠谬,而及于所不知,难已!故望皇上之圣心肾凛之也。危微之辨精,而后知执中难允。怀保之愿宏,而后知民隐难周。谨几存诚,退之己而真知其不足。老安少怀,验之世而实见其未能。夫而后囗然不敢以自是,不敢自是之意,流贯于用人行政之间,夫而后知谏净切磋者,爱我良深,而谀悦为容者,愚己而陷之阱也。耳目之习除,而便辟善柔便佞之态,一见而若浼。取舍之极定,而嗜好宴安功利之说,无缘以相投,夫而后治臻于郅隆,化成于久道也。不然,而自是之根不拔,则虽敛心为慎,慎之久而觉其无过,则谓可以少宽。励志为勤,勤之久而觉其有功,则谓可以稍慰,夫贤良辅弼,海宇升平,人君之心稍慰,而欲少自宽,似亦无害于天下。而不知此念一转,则嗜好宴安功利之说,渐入耳而不烦。而便辟善柔便佞者,亦熟视而不见其可惜。久而习焉,忽不自知,而为其所中,则黑白可以转色,而东西可以易位。所谓机伏于至微,而势成于不可返者,此之谓也。是岂可不慎戒而预防之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又曰:“德日新,万邦为怀;志自满,九族乃离。”大学言,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贤而不能退。至于好恶拂人之性,而推所由失,皆因于骄泰。满于骄泰者,自是之谓也。由此观之,治乱之机,转于君子小人之进退。进退之机,握于人君一心之敬肆,能如非,则心不期敬而自敬,不见过,则心不期肆而自肆。敬者君子之招,而治之本。肆者小人之媒,而乱之阶也。然则沿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存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举不外于此矣。语曰:“狂夫之言,而圣人择焉。”臣幸生圣世,昌言不讳,敢故竭其狂瞽,伏惟皇上包容而垂察焉,则天下幸甚!

(二)乡党 第十

10.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这段讲说话分场合。

乡党:宗族、父老乡亲

恂恂:温敬恭顺,谦卑的样子

便便:辩别、辩论

孔子在宗族及父老乡亲面前表现的温敬恭顺,谦卑的好像不会说话。但在宗庙朝廷会议上则据礼力辩,谨慎注重言辞逻辑。

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这段还是讲说话分场合。

侃侃:侃侃而谈,和悦、合群的样子

訚訚:恭敬严肃的样子

踧踖:敬畏君主威仪的样子

朝会上,和同事之间要畅所欲言,与领导谈话要恭敬严肃,君主在场要敬畏威仪举止从容。

10.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这段讲替君主招待宾客之道。

色勃:面色由松弛状态变为矜持庄重。

足躩:脚步由悠闲状态变为脚步轻快。

君主让孔子招待宾客。孔子远远见到宾客时的面色变化以及小跑向前的动作会让客人觉得重视他们这些宾客。见到客人后,孔子会注重自身的衣着礼节,并对每一个宾客打招呼寒暄。客人在前面走,孔子像羽翼一样侍奉在一旁。客人离开后,孔子肯定会回去汇报:“客人已经安排妥当了,请你放心。”

10.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这段讲朝会之道。

鞠躬:鞠敛躬身,表示谨慎尊敬

如不容:谨言慎行

立不中门:讲中间位置让给主人,不抢C位

行不履阈:过门槛时,不要脚踩门槛

过位:君主召见时

色勃:面色由松弛状态变为矜持庄重。

足躩:脚步由悠闲状态变为脚步轻快。

其言似不足者:少说多听

摄齐升堂:召见完毕、开会时

进入公门时,要鞠敛身形、谨言慎行。不要抢占C位,不要踩踏门槛。领导召唤时要严肃认真、脚步轻快,少说多听。开大会时要鞠敛身形,屏气凝神。开会结束后让领导和平级的同事先离场。与众人依次告别。下了台阶,要小跑几步紧跟着团队,像羽翼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后,要保持应有的礼仪姿态。

10.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宿宿,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这段讲颁奖、送礼、献圭、献礼、私人会见等场合时的行为态度。

拿着礼品走向对方时,肢体要表现的谨慎之至的姿态,仿佛礼品很重搬运的并不轻松。给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送礼、颁奖时的动作应仿照作揖状。给地位比自己低的人送礼、颁奖的动作应仿照授予状。面色要严肃端庄。腿脚稍微弯曲以凸显颁奖者的位置。颁奖的时候,面色要开心、高兴。颁奖仪式结束后,要以私人的关系面见并表达由衷祝贺。

10.6、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这段讲衣着颜色选择。用不同颜色的衣饰区分地位身份。也就是老话说的“先敬衣衫后敬人”

绀:是蓝色系中的一种颜色,带有紫色的深蓝色,是蓝色系中最深的颜色。绀布也叫阴丹士林布。

緅:落日余辉的颜色再黑上三分,就是緅布的颜色。

君子日常穿衣不要穿地位低下及暮气沉沉颜色的衣服。尊贵颜色的衣服也不要当做内衣来穿。天热的时候,穿麻制的单衫,不要光膀子出门。黑衣配羊皮袄,白衣配鹿皮袄,黄衣配狐皮袄。日常所穿的内衣要长一些,右袖子要短一些方便做事,一定有睡衣及被子的长度要与1.5倍的个人身高相符。坐垫的厚度在狐皮和貉皮之间。注意那些不可以佩戴去参加丧礼的饰物。上朝或祭祀时穿的礼服一定要裁剪合身。不穿喜庆的衣服吊丧。要穿着正式的朝服上朝。

10.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这段讲沐浴及斋戒。

沐浴斋戒时,要准备干净的衣服及素布。斋戒时要改变饮食结构,不宜久坐要多活动。

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饩。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段讲饮食之道。

没人会嫌饭菜做的色香味俱全。食物发臭变味,鱼肉变质腐败,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饪失败,不吃;没做熟,不吃;肉没切好,不吃;不合口味,不吃。肉虽多,不超过荤素搭配的养生之道。饮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醉。市场买的酒和饭菜,不吃。菜里有姜,不多吃。

10.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这段讲及时分配,注意食物的保鲜期。

国君主持祭祀完毕后,要及时分配祭肉不能过夜分配。因为祭肉不能存放超过三天,超过三天肉的质量就变差,就不能吃了。

10.10、食不语,寝不言。

这段讲吃饭睡觉的礼节。

嘴里嚼着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准备入睡的时候也不要再继续想事情了。

10.11、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这段讲怀念祖先。

家里再穷,也要怀念祖先的养育之恩,要像斋戒一样内心虔诚。

10.12、席不正,不坐。

这段讲不做越出本分的事情。

座位摆放不符合自身身份的定位,不要坐在那里。

10.1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这段讲敬老。

和父老乡亲一起喝酒,老人举着拐杖离席后,自己要陪着出去照看。

10.1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这段讲尊重乡俗。

傩: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乡俗节日时,要穿着朝服前去捧场(不参与进去,但不给乡人一种看戏的感觉)

10.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这段讲交往之道,求人时的拜与送。

求他人帮忙时,要一谢再谢。

10.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这段讲交往之道,受人恩惠时的拜与受。

收到大人物的赠品,要先感谢再收下。给足对方面子。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讲以人为本。人第一,物第二。

马厩着火了,孔子退朝回来之道这个消息后,先问是否有人员伤亡,而不是先问财产损失。

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这段讲接受赏赐的礼节。

君主赏赐食物,要端正位置,品尝并赞美。君主赏赐生肉,要烹饪熟后,向大家推荐这个肉质量好。君主赏赐活物时,要圈养起来留作纪念。陪君主吃饭时,君主祭祀祖先,要先吃饭,感激君主祖先给我们带来的食物(肉是大自然的功劳。五谷饭是君子祖先的功劳)。

10.19、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这段讲君子来探望病情的礼节。

生病了,君主来探望时,要头向东躺着,身上盖着朝服,拖着大带。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这段讲君子召见的礼节。

君主派人来召见时,要赶紧出发,不要等着马车、护驾等布置就绪在出门。

10.21、入太庙,每事问。

这段讲做事的礼节

在太庙里做事,不自作主张,每件事情都与身边人协商。

10.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这段讲朋友之义。

朋友过世,如果没有家人,孔子会为他料理后事;朋友馈赠礼物,超过了礼节及朋友之义的尺度,即使贵重如车马,孔子也不收。

10.23、寝不尸,居不容。

这段讲坐卧之姿

不仰面朝天睡觉。平日在家坐姿可以随便一些。

10.24、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这段讲路遇的礼仪。

看到穿丧服的人,虽然平日见面要开玩笑,这时也要严肃。

看到官员和盲人,虽然平时很熟悉,也要恭敬。

看到出征士兵要俯身行礼,向为国家尽义务的人表达敬意。

10.2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这段讲参加重大宴会的礼仪。

参加重大宴会,要谨言慎行。

10.26、迅雷风烈必变。

这段讲应急响应。

大风吹起,雷声响起时要提前做好防灾方难准备,以防变故。

10.28、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这段讲乘车礼仪。

上车的时候,一定站直了,抓紧扶手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要关注车外,不呵斥司机,不对司机指指点点。

10.29、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段讲不竭泽而渔。

一群五彩斑斓的野鸡腾空而起,盘旋几圈之后落了下来。说:“这是山里的野鸡训练小野鸡如何觅食啊,时机不适合打猎啊,时机不适合打猎啊。”子路弯下腰驱赶鸡群,鸡群飞走了。

(0)

相关推荐

  •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5

    八佾第三 五 子曰:"夷狄之有君(1),不如诸夏之亡也(2)." [注释] (1)夷狄之有君:夷狄,古时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夷,指住在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指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1

    (一)前言 世间书籍皆是桥梁, 人间众生身处井中. 桥梁有长有短指引人生方向,井口有宽有窄开拓眼界大小. 放眼望,生猛的年代永远是以前而不是现在,因为时间的沉淀让我们有了机会对过往进行生猛的包装解读.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2

    (一)井论 十年前,看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讲述了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当你展望未来时,你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过去时将他们串在一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3

    (一)观物观 以眼观物可取风,以心观物可识雅,以理观物可知变. (二)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段为为政者画一个愿景讲--如何受人爱戴.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4

    (一)论心与论迹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二)为政第二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5

    (一)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字面翻译: 有子说,礼的作用啊,最重要的是让人心境安顺,处事自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6

    (一)圈定切割大小君 论语中谈论事情圈定在一起,无非天时的事.地利的事.人和的事. 把论语的事切割碎了品味下,只有大人的事.小人的事.君子的事. "大""小"&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7

    (一)论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开放的题目,开放的答案.管理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因所处位置的不同,着重点的不同,管理只有好与不好,适合不适合. (二)八佾第三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8

    (一)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二)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与乡里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周礼·地官·遗人>:&qu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9

    (一)观观不对观观对 观观不对:任何人的三观都不会完全一致的. 观观对:每个人的三观都是值得尊重的,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别人的三观. 世上没有真正的共情和感同身受.哪怕共同经历,人类的悲喜也并不完全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