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借衣
【往期回读】
借 衣
大桥镇 卞阿根
那时,亲戚朋友家有人生日满月,父母带着孩子去贺喜,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觉得很寒酸,就到邻里去借件好些的新衣服穿,装个门面。所借的上衣穿上身,不是长就是短,长了穿在身上太框,短了又嫌紧。所借的裤子裤管长了,卷上几道,裤腰大了,叠上几个坎,短了穿起来又吊着,裤管离开脚面二三寸,也只能胡龙凑合着穿。
“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纳纳把老三。”这是一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广泛传诵于民间的老童谣。这首童谣说明了当时百姓们少布缺衣的现状。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历史年代里,买粮、买油、买煤、买煤油(那时候叫洋油)、买布,哪怕就是买缝衣纳鞋的线都是凭票的,没有票是买不到的。改革开放后,有些票证逐步被取消,到了九十年初期,经济物质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革故了计划经济,全面实行了市场经济,购物凭票被封存于历史。
要说穿衣,回想在解放初期的当儿,由于经济落后,百姓们穿衣缺布,有的家庭因为无布给小男孩做过冬的棉裤穿,只能做齐到大腿丫的棉套裤(也就是两条裤管),光着的屁股露在外面。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孩子挨着冻,大人们也只能调侃地说:“孩子的屁股上有三把火,不怕冻。”其实内里很是心痛,因为缺布啊。
那时候,每人每年所发的布票是不能满足百姓们穿衣需求的,有钱无票也买不到做衣的布。每个家庭给孩子做衣服,总是先给老大做,穿旧了给老二,时间穿长了衣服磨破了,就用一些小破布片补一补,有的甚至是补丁摞补丁给老三穿。故而,“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纳纳把老三”也就成了常态。
日常,亲戚朋友家有人生日满月,父母带着孩子去贺喜,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觉得很寒酸,就到邻里去借件好些的新衣服穿,装个“门面”。大人们借的衣服,穿在身上还算适合。给孩子借衣服穿,就不那么顺当如意了,因为孩子的年龄不同和个子高矮的原因,所借的上衣穿上身,不是长就是短,长了穿在身上太框,成了“大褂老”,那是“老鼠拱在荷叶里”;短了又嫌紧,衣扣一扭活像个“宝宝人儿”。所借的裤子裤管长了,卷上几道;裤腰大了,叠上几个坎;短了穿起来又吊着,裤管离开脚面二三寸,也只能胡龙凑合着穿,这总比穿补丁的和旧衣服“体面”些。
我清晰地记得,那年邻居婶婶要出门走亲戚拜生日,她长我两岁的儿子小林,个头比我高一头,没有好些的上衣,就同我母亲借了件我的新上衣给他穿。小林穿在身上长度显得短了些不说,衣扣一钮勒得紧紧的,也只能胡龙着穿上了,还衣时还绷掉了一颗钮扣。
借衣,如今虽说早已成了陈年旧事,留给老一辈人的却是挥之不去的昔日记忆。回往过去,看看现在,今天的幸福日子谁感恩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
在农村城市化的今天,很多居民住宅小区,都设有旧衣回收柜(箱),日常有专门的回收部门,定期将居民们放进去的旧衣帽鞋收回,消毒、清洗、整理、打包捐赠给贫困地区需要的人,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了物资的浪费,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然而,在这些回收的旧衣帽鞋中,有的仅仅穿着过一两次,有的还八成新,就被所属者认为赶不上潮流了,抛弃于回收柜里。虽说有专门回收的部门,回收后再捐赠给需要的人,但回过头来想想,这些旧衣物的回收成本也不低。由专人从回收柜中收回,再消毒清洗,整理打包托运,从经济上讲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买衣人在购衣时,从长时间穿用的角度出发,对所买的衣服也不会随手弃之,若把自己反复买衣服的钱节省下来,直接把钱捐赠给贫困地区缺衣的人,让他们自己买新的衣服,穿起来心情就会更愉快,这样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