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独处,越懂人心”:喜欢独处的人,有三处异于常人,很珍贵
独处是一种十分难得的心境和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曾说:"离群索居者,这不是哲人便是'野兽'"。讲的就是喜欢独处的人,往往都是与普通人有些不同的。
时光静默如水,灯火摇曳如莲,窗外喧闹的纷扰都在独处的氛围中被消解,在一个人独自居住的时光中,慢慢便懂得了人心。
喜欢独处的人,自然与喜欢热闹和陪伴的普通人不一样,他们身上往往会有这三处异于常人,让他们更懂得人心,是十分珍贵的。
第一处:敏锐的洞察力
《雨宅漫谈》中有云:"独居者必有礼,必自重,必有识人之能,明察秋毫,晓为人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般独处的人都是懂得自重十分有礼的,而且具有识人的能力,能够拥有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去了解人心。
一个人如果能照顾好自己,那心思必然是细腻的,能够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能够把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心思细腻必然代表着能够注意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因此,喜欢独处的人往往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这是常人所不具备的。
心理学表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虽然不会从言语中说出,但是却可以从小动作和眼神中读出答案。而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使得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无法逃脱,从而能让这种喜欢独处的人更加能够洞悉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情绪变化,也就更能够懂得人心,这也是常人难以具备的,十分珍贵。
第二处:理性精准的判断能力
喜欢独处的人不光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事物的判断同样是十分精确和理性的,这也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纪晓岚曾经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简而独居,能避案牍扰耳,能做为学之计,能断事益精。"
因为独处的时候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同时也可以避免受到外界和身边别人的干扰,能够最大程度的理性分析一件事情的利与弊,好与坏。独处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沉思的过程,在这个沉思的过程中,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都能理得通透,自然也就拥有更加理性和精准的判断能力。
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对事情都不能丧失最基本的看法,但是能够判断理性而又精准的人却少之又少,这种喜欢独处的人则正好具备这种能力,无论是人的心思还是事物,他都能有一个十分精准的判断,自然对人心的理解也就更上一层楼,能够把人心看得更加明白。
第三处: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
喜欢独处的人不仅仅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能力,同时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是他们懂得人心的重要因素。在乾隆皇帝撰写的《百臣谏录》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解众生顿者,必先解己之顿,识人先识己,能有得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想要了解别人之前,要先清楚自己的情况,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思考更切身体会别人的心情。
独处的人会留给自己很多的时间,让他们去远离喧闹与繁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自身思考,能更多的去了解自己,以致于对自己有一个十分清晰明了的认知。
当一个人对自己能够清晰明了的认识,自然对自己的一些困顿和欲求能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而感同身受别人类似的遭遇也就更容易抓住别人的心理,从而能够对人心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想法。因此,越是经常独处的人,就越是能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从而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懂得人心。
总结
独处的生活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翻读着过往无言的记忆,日子清简如水,窗外风云交替,独自生活的自己慢慢也能对很多事情有所顿悟。一个独处的人,拥有更多沉思的时间,更多自省的机会,更多洒脱的行为,因此也就更能懂得尘世的温暖,更能懂得人心的温度。
越是独处的人便越能懂得人心,他们身上往往会有以上异于常人的三处优势,不但十分珍贵,而能帮助他们了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