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喜欢京剧就由他们不喜欢好了
原题: 《中国京剧》——品味京剧的美和博大精深
——《中国京剧》副主编王晓峰访谈录
什么是京剧?京剧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龙源期刊网: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但很多人们对它还很不了解,请您介绍一下京剧好吗?
王晓峰:京剧的起源有几个说法,其中汉剧和徽调是其中两个很重要的起源,以它们为基础结合其它戏种的优长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京剧。它虽然叫京剧,但它的语言不是北京的,它主要是安徽和湖北两地方言的综合(其中湖北的更多)。南方的京剧受徽调的影响比较大,而北京的京剧受汉剧的影响比较大。京剧是上海人叫的,而不是北京人叫的,北京人原先叫“皮黄”(指的是它的两个主要唱腔,一个叫西皮,一个叫二黄)。“京剧”这种叫法从上海传播开来,被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了。实际上它并不是北京自己的剧种,它是外面的剧种。
京剧的历史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从徽班进京算起,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另一种认为徽班进京只是一个契机或雏形,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京剧。真正的京剧要从徽班进京50年之后的道光年算起,京剧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剧种才成形了,应为150多年的历史。
在三、四十年代京剧繁盛时期有很多京剧报刊杂志,可以说当时的京剧就类似于今天的流行艺术。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从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到十几、二十岁的这些小孩,都是京剧的戏迷。
什么是京剧?京剧的知识太多了,最基本的是“唱、念、做、打”。当时齐如山把京剧概括为“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我觉得非常精辟。实际上“唱”、“念”、“做”、“打”四个字也可以用“歌”和“舞”来概括(“唱”和“念”即“歌”,做”和“打”即“舞”)。其中“念”即念白,是一种无伴奏歌唱,非常有音乐感,每一个字讲究字头、字腹、字尾(即每一个字怎么念都是有讲究的)。“做”不仅仅是表演,“打”也不是武术,而是“舞蹈”,是通过身体的表演(包括表情)传达出美的意韵。一些演出能把意思传达给观众就行了,而这对京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对京剧艺术而言,大家都在讲四个字:“博大精深”,诚哉斯言!此外,京剧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美。美是京剧最高的境界,这种美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龙源期刊网:京剧被称之为“圆”的艺术,如何理解这个“圆”?作为一门艺术,京剧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王晓峰:这个“圆”实际上是中国哲学的一种观点。中国哲学的价值观念反对方刚的东西(当然也会尊重它),而追求圆的东西。中国京剧里的圆和哲学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它的唱腔不会很硬,讲究圆润,它的舞蹈也是圆的。
简单的一句话来说,这个圆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圆满、圆美、圆润。“方刚”的事物易折、易损,你看河里的石头,没有方的,都是圆的,为什么呢?因为圆是一种自然。如果留意的话你就会发现,自然的东西几乎都是圆的,方的东西几乎都是人做的。中国人追求的一种观念是自然而然,自然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说,圆和自然是相吻合的。
京剧的美学特征我认为是一种韵味,这是中国美学一脉相承的东西。京剧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这种韵味必须经过长期的特殊训练和一种感悟才会有)在里面,这种韵味就是京剧最美的所在。中国最早的传统艺术——诗词,它讲究的全是韵味。那种很直白、肤浅、仅靠感官刺激的东西,很难有回味。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为什么不知肉味?因为韶乐的味把肉味给遮蔽住了。
龙源期刊网:京剧更注重的是故事还是歌舞?
王晓峰: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
国学大师王国维,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文化。他给中国的戏曲下了一个定义: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即戏曲是用歌舞来演故事)。从他下了这个定义后,大家都在沿用,没人提出异议。前几年,有一位学者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来考证这个定义,他认为王国维的定义不准确,他的定义是:戏曲者,以故事演歌舞也(即戏曲是用故事来演歌舞)。显然,前一个定义的中心词是故事,后一个定义的中心词是歌舞。有人响应后一个定义,在我们杂志发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一些思考。
这两种观点到底谁是正确的,这也是我没有想透彻的一个问题,我倾向于后一个观点,即戏曲是以故事演歌舞。中国的戏曲对故事不是很重视,它主要不是想给大家讲故事。比如说传统的一些老戏,故事情节观众简直是熟透了,甚至连演员每唱一个字他都知道。同一出戏,每一个人演都不一样,要看的就是他们的不一样(即歌舞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这种观点可能更有道理。而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王国维更重视戏曲故事性的观点,导致戏曲的歌舞水平急剧下降,甚至有时候认为歌舞的表现阻碍了故事,一些新编的戏曲里,歌舞的成分大大的减少。
龙源期刊网:京剧和其它剧种之间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不同剧种间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王晓峰:剧种间的不同最明显的特征是唱腔的不同,其次是它们来源的不同。
京剧和其它剧种最大的区别是,念白中的每一个字,不仅仅是传达给人一种思想内涵,传达这个字的字义;更多的是让你感受这个字的美在里面,每一个细节都想传达给你美和意味无穷的享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京剧如痴如醉呢?我觉得就在这里,这不是每一门艺术都能做到的。
不同剧种间共同的东西是反应了中国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比如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忠孝节义类型的故事,这些是相通的。再深入讲,与中国的哲学和文化是相通的。
龙源期刊网:京剧里唱的每一字是不是都有时间的规定?比如说这个字唱一分钟、那个字唱三分钟?
王晓峰:正相反,京剧更发挥演员的主动性和即兴性,演唱氛围对演员的演唱影响很大。比如说今天观众懂戏,演员的情绪非常高,嗓子又特别舒服,乐队也特别好,各方面的条件都俱备了,他今天发挥得就会特别好,这一段平时只唱三拍,他今天就可能唱五拍甚至六拍。这个特点是京剧的长处,也是中国许多艺术的特点和长处,但现在这个特点和长处越来越被忽视,甚至被认为是落后的表现。
龙源期刊网:京剧对演员的挑选很苛刻,什么样的人可以学京剧?
王晓峰:1、嗓子要非常好(嗓子有天生也有后天的)。嗓子好不一定唱得好,但嗓子好更容易成功。
2、形象虽不要求很漂亮,但至少要过得去。如果你长得不好看,你扮相怎么也好不了。
3、脑子要聪明。如果你脑子不聪明,学京剧根本就学不会。京剧需要感悟的东西特别多。
4、功夫要好。
京剧对演员的综合性要求得非常强,有一点你不能出类拔萃,你就成不了大艺术家,而只能成为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一个演员。它的成才率非常低,它的要求太高了,你某方面有一个弱项都不行。所以说,能成为京剧的大艺术家,真的是非常伟大的一个人。
龙源期刊网:是不是说嗓子不好就没有成为京剧大师的可能?
王晓峰:也有这种可能。程砚秋和周信芳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程砚秋小时候嗓子很好,过去都是男性演女性(四大名旦全是男性)。男性到青春期时会有一个变声期(行话叫“倒仓”),这时候如果变不好,他这个好嗓子就没了。程砚秋就属于这种情形,他再唱时所发出的声音,被称之为鬼音。这时候怎么办?他找了王瑶卿——非常伟大的京剧教育家(我认为迄今为止没人能超过他,四大名旦全出于他的门下),王瑶卿根据他嗓音的特点,专门为他设计了一种唱腔,就是现在风靡京剧界的“程腔”。
周信芳的嗓子沙哑,这种嗓子正常情况下根本就不能唱,但他把这种劣势转化成为自己的优势,创立了“麒派”,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这两个人全是京剧的大师。京剧的博大精深也在这里,它的路非常宽,这也与中国的哲学和文化相关,即祸福相倚,祸不见得是坏事,福不见得是好事。天生好嗓子的京剧演员有的是,但他成不了京剧大师,也许他正因为这个不用功了。中国京剧真是太奇妙了,有些东西真的是匪夷所思。
龙源期刊网:京剧的乐队可以说是幕后英雄,请您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京剧演员是不是都有自己固定的乐队?
王晓峰:京剧乐队最主要的是鼓和京胡,还有月琴、京二胡、铙钹、小锣等。
鼓师根据演员的情况来控制整个乐队节奏,基本上起到乐队指挥的作用。京剧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在交响乐中,指挥排练完后基本就不动了,不会因为乐队里哪一个队员今天高兴多发挥就乱套了。而在京剧中鼓师是要跟着演员走,而不是演员跟着鼓师走,一切为演员服务。
和演员更密切的是琴师。在台上,有时候琴师看不见演员的嘴,完全看他身体的变化,就能判断出他唱到哪里了,今天会发挥得怎么样,他们之间的默契就到这种程度。
好的演员,我们称之为角,他们都应该有自己长期合作的乐队。
京剧本身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而我们杂志没有得到这种偏爱,十几年能维持到今天,完全是读者的功劳
龙源期刊网:《中国京剧》的定位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王晓峰:我们主要的定位是普通读者。其次是对京剧理论的一种反映。京剧理论一直都很薄弱,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倡导对它的一种担扰。如果一项事业没有一种理论指导,它就会很盲目。我们很重视这点。
希望全国人民都喜欢看《中国京剧》,通过《中国京剧》能有更多的人喜欢上京剧,这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龙源期刊网:《中国京剧》作为世界唯一一本以京剧为内容的大型刊物,没有同类期刊竞争的危机,办刊是否相对轻松一些?您是否希望能打破《中国京剧》在京剧期刊里一枝独秀、独撑大局的场面?
王晓峰:京剧本身得到偏爱,从中央到各个地方的领导,从物质到精神上都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和支持。但对于我们杂志,到目前还没有得到这种偏爱,我们现在还完全靠自己、靠读者来维持这本刊物。我并没有感到轻松,相反,我感到生存的压力很大,如果我们出现什么危机的话,这本刊物就脆弱了。
我真的希望能有竞争。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原因:一、竞争能更加激励我们;二、中国要是有三本京剧杂志,就说明京剧很兴旺了,这是一件幸事。
龙源期刊网:培养京剧人才是《中国京剧》的使命之一,对此《中国京剧》是如何去做的?
王晓峰:在培养京剧人才上,戏曲学院、剧团、政府部门承担得更多。我们作为一个媒体,更多的是发现、推荐和宣传,把更多的新人介绍给观众;年轻演员身上一些不好的东西,我们要及时提出来,帮他找出一条正确的路。我们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中国京剧》热心为票友服务,请您介绍一下京剧票友这一群体的特征。《中国京剧》的读者里戏迷的比例多一些还是票友的比例多一些?在与读者互动方面,《中国京剧》是如何做的?
王晓峰:所谓票友,就是业余的戏迷自己搭台唱戏,属于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票友有很多种,比如有的专门唱,有的专门拉琴。有些票友水平相当高,可以说不亚于专业演员,甚至有很多专业演员要向票友学习。京剧的票友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做官的、经商的,有学者、教授,也有一字不识的普通人。
读者中票友的比例多一些。为了演出,票友要研究戏(戏在唱之前必须研究,否则就唱不出那个味来),我们的杂志对他们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我们创立了一个中国京剧票友节,现在已举办了五届,分别是1994、1995、1997年、2002年、2004年。全国各地的票友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切磋,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也和我们杂志社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这对于增加彼此间的互相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请介绍一下《中国京剧》的稿件来源。读者来稿的采用率高不高?
王晓峰:我们主要是向专家及京剧专业演员约稿。对于读者的稿件,我们采用率也非常高,很多业余研究者的水平很高。
创刊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得到的支持并不多,但我们得到了读者很大的支持。我们十几年能维持(我觉得用“维持”这个词真的是非常贴切)到今天,主要是我们读者的功劳。
龙源期刊网:《中国京剧》明年将扩版,此次扩版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扩版外杂志还会有哪些变化?扩版后价格会变吗?
王晓峰:《中国京剧》最早为64页的双月刊,后来增加到80页,2001年改为月刊。从明年开始我们计划从目前的3个印张增加到4个印张,恢复至创刊时期的64页。
改版的原因有:1、有很多好的稿件,不能及时地上,很遗憾。2、京剧的活动越来越多,我们要做这方面的宣传,原有的版面不够。3、读者反应我们目前的杂志太薄了,看了不解渴。4、新人辈出,介绍他们也需要增加版面。
除了扩版外的变化是,和读者的关系更密切了。比如说明年我们将改进“曲谱”的栏目,把鼓、京胡、月琴等的演奏都标注出来,类似总谱,以方便普通的票友找谱(他们找谱非常难,得需专业的指导),更贴近他们实际的需要。这是一个创举,在此之前是没有的,目前我们还在实验中。
我们杂志的生存完全是依靠发行。因为成本上升了,价格会涨一些,我们会尽量便宜。
龙源期刊网:目前盈利的期刊多靠广告的收入,《中国京剧》有没有想过在广告上下功夫,以扭转目前单靠发行维持生存的局面?
王晓峰:由于广告商对京剧的一些偏见,目前我们还没打开广告的局面。
我们的读者主要是中老年读者,从广告上说,保健、医药这方面的广告非常适合我们的杂志,这会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京剧今天可以说是到了危机的时候,继承比创新更重要
龙源期刊网:《中国京剧》提倡说真话,敢于批评,那么是否会因此招来负面的声音?对此《中国京剧》是如何面对的?
王晓峰:京剧今天可以说是到了危机的时候,现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我们对京剧认识不清、方法错误,很可能会导致京剧的灭亡。这不是危言耸听,目前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和京剧背道而驰,这是很可怕的。我们为什么提倡说真话呢?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只有说真话、敢于面对现实,才能寻找到一条京剧的振兴之路,否则就会加速它的灭亡,违背我们办杂志的初衷。
出于京剧大的方面的考虑,即使承受一些大家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认为这是应该的。社会越来越开明,大家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大,说明社会是进步的,这是好事情。有不同的观点,大家都可以在我们这里说,我希望《中国京剧》不是一言堂,而是百家坛。大家心平气和地进行一些探讨和争论,我认为这对京剧是一件好事情。
龙源期刊网:前不久《中国京剧》杂志社和中国戏曲学院共同举办的“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取得什么样的进展?请您谈谈京剧的现状和未来。
王晓峰:这次会议没有一个结论性的成果,更多的是一个象征和起步。几十年来一直在呼吁的一件事情是,建立京剧学,把京剧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件事大家一直都在努力做,但是很分散。这次开会大家形成共识,认为京剧学非常重要,而且在逐步地做这件事情。这个起步我觉得很重要。
京剧目前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未来还有些模糊,看不太清。我认为将来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京剧的价值,会比现在的人更懂京剧,但前提是,我们能否把京剧很好地传承下去。
龙源期刊网:京剧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需要继承是无疑的,但是否需要创新?如果需要的话,您认为继承和创新哪一个更重要?
王晓峰:就目前而言,当然是继承更重要。我觉得创新什么时候都可以,比如说我们再过50年、再过100年都可以创新。当下如果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继承上,我们的京剧就会灭亡。过去的京剧艺术家普遍可以演一、二百出戏(周信芳能演五百出戏),而现在的京剧艺术家演50出戏都算多的。再往下的人,10出、20出,照这种数字推算下去,你说可怕不可怕?
龙源期刊网:对于戏剧期刊市场普遍萧条的现状,您是如何展望它的未来?您认为戏剧期刊要赢得市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王晓峰:据我所知,戏剧期刊生存都比较艰难,和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以前包括今天,有很多戏迷是不看我们杂志的,他们就听唱、就看演出、看VCD,这些人为数不少。这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 ,过去的教育没有被普及。现在大学的教育逐渐开始普及,戏迷大都是有文化的,戏剧期刊比较受欢迎(喜欢戏、有文化的人会研究,希望得到更深层的理解)。
要赢得市场,从我们来说,第一是应该更加瞄准读者,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调查。第二是改善京剧的生存环境。喜欢京剧的人多了,自然我们杂志的读者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和京剧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年轻人不喜欢京剧就由他们不喜欢好了,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让他们多接触京剧,让他们中对京剧感兴趣的人都能喜欢京剧
龙源期刊网:社会上有这样的一种观点:京剧唱腔慢,不适应快节奏的年轻人,对此您是如何看待?
王晓峰:京剧好比是茶,流行艺术好比是可乐。年轻人喜欢喝茶的远远比不上喝可乐的多。茶是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的,它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比可乐要长久得多、深刻得多、内涵要丰富得多;而可乐是刺激性的东西,刺激只是在喝的过程和喝完的一段时间,它是没有回味的。
我相信,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流行艺术就会慢慢地疏远。可以说人过了三十岁以后,对流行艺术就开始疏远了,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会。
龙源期刊网:京剧如何才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
王晓峰:现在大家都在说,如果某一个东西没有年轻人喜欢,就没有生命力,就会灭亡。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每种艺术不可能全体观众都会喜欢。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和时尚艺术,而我们京剧就是中年人喜欢,就是老年人喜欢,这有什么不好啊?我们马上要进入老龄化社会。什么叫老龄化社会?就是说老人在这个社会占很大的比重。
年轻人有他们的心理特点,如果他们都来学京剧,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他们不喜欢就由他们不喜欢好了,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让他们多接触京剧,让他们中对京剧感兴趣的人都能喜欢京剧。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京剧的种子,希望在某一天开始发芽,生长。
我们应该在中年人和老年人身上多下功夫。年轻人血气方刚、心浮气躁,这种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京剧的理解不会很深,并且不能很快投入;而有过一定社会阅历的中老年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多了后,京剧对他们而言,更容易被接受。这样就事半功倍,而对年轻人没准就事倍功半。
年轻人现在不喜欢京剧不是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以后真想看京剧时没有京剧可看了。
龙源期刊网:有人提出京剧现代化,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
王晓峰:京剧现代化的价值在哪里?京剧现代化的时候到底还是不是京剧?这两个问题大家都在争议。
有的人认为要适应现在的社会形式、适应年轻人来修改京剧,这是一种观点。为了适应年轻人不断地修改京剧,把京剧差不多改得面目全非了,我是非常反对这种做法的,我认为京剧没有必要针对年轻人。我接触很多年轻的戏迷,如大学生戏迷、中学生戏迷,他们喜欢的,不是针对他们而改编的京剧,而恰恰是老戏。可以说90%的戏迷都是喜欢老戏的。京剧修改后,不仅年轻人不喜欢,中老年人也不喜欢,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有的人认为应该保护、保存、遗传,这是另一种观点。我倾向于这种观点,我是一直把京剧作为一种古典艺术来看待,觉得京剧的价值更多是在于体现它的古典性。现代价值的体现可以由很多艺术来承担,为什么一定要京剧来体现呢?
龙源期刊网:有很多外国人喜欢中国京剧,而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却把它丢在一边。外国人比我们中国人还能欣赏到中国京剧的美,您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吗?
王晓峰:这不是悲哀的事情。我觉得这件事一点都不能怨年轻人,而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事京剧或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给年轻人提供了多少学习京剧的机会?可以说是非常不够。
日本的歌舞伎等传统文化,国民从小学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他们有固定的欣赏时间,而我们文化上一些措施没有达到。让人痛心的是一些商业文化的入侵,例如现在火爆的超女活动,我觉得这是非常恶俗的一种文化,对年轻人的误导非常强。一夜成名,现在年轻人所追逐的就是这些东西,和传统文化(例如京剧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年轻人要都有这种想法的话,有谁还会学京剧、还会演京剧呢?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会失落得很快的。
像超女这样的商业文化,有商业利益在里面,把一些人给买通了,没有一个负责任的学者或文化的研究家出来正面的说一句话。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我觉得应该站出来说话。
你对京剧接触得越多,你就会感觉自己越不懂京剧
龙源期刊网: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京剧?
王晓峰:我接触京剧是在工作以后。之前我对对传统京剧没有什么概念。只接触过样板戏,我是听样板戏长大的。
龙源期刊网:您如何理解京剧?
王晓峰:从事这份工作以来我对京剧“博大精深”这四个字体会越来越深。当一个人说他知道京剧的时候,其实他是非常不了解京剧的。你对京剧接触得越多,你就会感觉自己越不懂京剧。我敢说任何一位大艺术家都不敢说他懂京剧,因为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京剧的博大精深和美,我迄今一直都没能研究透,我问过很多人,他们也无法说得清。
京剧能使人上瘾,就像抽烟,甚至像吸毒,它就令人痴迷到这种程度。我接触过很多演员、戏迷和票友,对于这种感受他们都深有体会(他们说,我每天都要唱,不唱我这一天就没有精神),尤其是很多演员都称自己得了戏癌。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我觉得京剧这种艺术已超过了一般艺术给人的作用,我不知道自己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我常想,是不是该用科学的方法做一个测试:戏迷如果长期不唱戏,生理会不会发生变化?我觉得应该会。
龙源期刊网:除了京剧,您还喜欢哪些艺术?
王晓峰:喜欢文学、诗歌、绘画等,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我都喜欢,也有各种比较。艺术有好坏之分,但是对于艺术品种你不能说谁好谁坏。
龙源期刊网:作为主编,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王晓峰:我最深的感触是真正理解京剧、读得懂京剧的人不多。很多人喜欢京剧,他们只是喜欢,而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我希望他们能更多地让自己知道为什么喜欢,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京剧。
这份工作对于我还是乐趣多。你的快乐和痛苦和你的投入往往连为一体,你投入的越多,你的快乐就会越多,当然痛苦也就会越多。
期刊数字化是一件好事,它绝对是一个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中国京剧》有没有创办自己网站的想法?
王晓峰:很早我们与别人合作过,可以说做京剧的网站,我们是第一家。我们的观念超前,但因各种条件所限,达不到我们理想的状态,我觉得这是特别遗憾的事情。后来因对方发生人事变动而停止了网站的运作。
龙源期刊网:那有没有想过把停止的网站再续下去?
王晓峰:当然希望,但需要各种条件。目前有很多不错的、网友比较认同的京剧网站。如果他们做得好的话,我觉得我们也没必要亲自经营,而是帮助他们,和他们一起做。
龙源期刊网:您如何看待数字化期刊的发展?
王晓峰:数字化是一件好事,它绝对是一个发展方向。一位教授在做京剧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我就给他提议,能否给它数字化,他受到启发,准备做一个数字库。
以后我们会做一些数字的东西,比如说光盘。因为京剧是立体的东西,光看文字是不够的。
龙源期刊网:在与龙源的合作中,您都有哪些想法和愿望?
王晓峰:与龙源的合作非常愉快。
索引功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比如说研究梅兰芳,打一个索引词“梅兰芳”,他所有的文章就罗列出来,这对京剧的研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龙源网这项功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因为真正上网的戏迷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得到的反馈不是很多。随着龙源知名度越来越高,我相信《中国京剧》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