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向和方式产生正确的观念,纠正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模式。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霍姆(L. E. Home)于20世纪初提出。其理论基础可追溯到德国现代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E. G. A. Husserl)的现象学心理学(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或对周围世界所持的看法,是个体采取或表现行为的依据。到了20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认知治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认知治疗学家艾利斯(A.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美国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家贝克(A. T. Beck)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贝克认知治疗和美国认知行为治疗学家梅钦鲍姆(D. H. Meichenbaum)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自我指导训练法,使认知治疗获得了迅速发展。

认知治疗的分类

1.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美国认知治疗学家艾利斯在1953年1月对精神分析产生怀疑并与之分道扬镳后,自称理性临床医生,于1955年在ABC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理性情绪疗法。最初艾利斯将该疗法称为“理性疗法”(rational therapy,简称RT),1961年又将其改名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T),后又认为“理性情绪疗法”这个名称会误导人们,以为该疗法不重视行为技术,艾利斯在初创该疗法时就强调过认知、情绪、行为三者的关联性,在治疗过程中也兼用认知、行为、情绪三方面的技术,因而于1993年艾利斯将其改名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REBT),但在业内通常沿用“理性情绪疗法”这个名称。

所谓ABC理论,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起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后果C的直接原因是因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起,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激发事件的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就是非理性信念,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帮助来访者改变认知,减少和消除由非理性信念带来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技术要点为:让来访者觉察和领悟自己的非理性思维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非理性信念,觉察和领悟产生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激发事件,而在于自己的思维与信念同现实环境不协调;通过诘难、辩论、驳斥、分析、归谬和幽默等手段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思维和动摇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使来访者认识到放弃非理性思维与非理性信念对解决当前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的重要性;让来访者记录日后生活中出现的激发事件以及当时的情绪与行为反应,并与其一起讨论A,B,C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调整B来改变C的可能,从而逐渐使来访者确立理性思维与理性信念,以尽可能防止日后因非理性思维与非理性信念产生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2.贝克认知治疗(Beck's cognitive therapy)

贝克认知治疗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家贝克提出的,其基本原理是: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主要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而不是外部刺激性事件的直接结果,适应不良性认知即曲解认知,若适应不良性认知得以识别和修正,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将随之改善。

贝克认为存在于来访者潜意识中的认知结构因不为意识所审查,更易出现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功能失调性图式,这种假设或图式一旦被某种生活事件等刺激激活,就会产生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而负性自动想法就是适应不良性认知的表现,包括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或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等。

贝克认知治疗起源于对抑郁症的处理。贝克在治疗抑郁症时认为患抑郁症的来访者的负性自动想法可归结为“抑郁三联征”:第一联,对自己的消极评价;第二联,对以往经验的消极解释;第三联,对未来的消极预期。对于患抑郁症的来访者的负性自动想法,贝克更注重从逻辑的角度看待这种适应不良性认知的根源,并强调让来访者自己寻找证据来瓦解这种适应不良性认知的基础。因此,与理性情绪疗法的指导、说理、诘难与辩论不同的是,贝克认知治疗更重视对话式的合作气氛,采用协同检验治疗策略,通过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协作,把来访者的负性自动想法视为有待检验的假设或预测,让来访者自己意识到这些负性自动想法是自己违背逻辑规则,加以解释和评估的结果。同时融入行为治疗技术,设计一种严格的行为实验,使来访者认识到,这种假设或预测不符合来访者的实际状态,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想法和信念。

贝克认知治疗的实施程序为:

第一,建立亲和关系。建立真诚、亲和、无条件接纳的咨访关系,激发和调动来访者积极、主动参与治疗过程的每个阶段。

第二,发现认知错误。让来访者陈述负性自动想法并寻找与这种适应不良性认知不符和对抗的证据,让来访者逐渐发现负性自动想法的过激、过偏之处和逻辑错误。

第三,理性心象演练。让来访者想象生活中发生某种应激性事件及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再想象用另一种更恰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来替代原来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从而在理性心象取代非理性心象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用适应良好性认知取代适应不良性认知。

第四,实践练习评估。让来访者已逐渐形成的适应良好性认知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得到证实和巩固,并通过评估进一步强化这种理性认知,从而最终矫正心理问题。

贝克认知治疗调整认知的方法主要有:识别和应对来访者的负性自动想法,可采用负性自动想法问卷、盘问、三栏作业、行为实验等方法;纠正和改变来访者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功能失调性图式),以减低其复发的可能性,可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主题分析、逻辑错误类型的识别、盘问等方法。

3.自我指导训练法(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

自我指导训练法也称自我指导疗法(self-instructional therapy),由美国认知行为治疗学家梅钦鲍姆提出,包括认知训练和解决人际关系训练。治疗的重点在于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内心对话,并改变自我告知(self-verbalization)。通过这样的训练使来访者明了,正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对话总是以负面的自我告知为特征,才导致了适应不良的情绪与行为,并通过学习新的内心对话方式引发适应良好的情绪与行为。具体操作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使来访者处于一个引起焦虑的情境之中,心理治疗师引导来访者觉察引起焦虑的内心对话及其与焦虑的关系,并指导来访者尝试换一个想法,即学习新的内心对话,随后让来访者重新评估进行新的内心对话后的焦虑水平,以使来访者意识到,是自己的想法决定了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如能改变内心对话,就能调整自己的适应不良的情绪与行为。当然,在此期间心理治疗师也要对来访者进行问题解决的指导、示范和行为矫正。

学习新的内心对话的基本方法是:通常先由心理治疗师大声说出自我表达词句,引导来访者按此词句大声说一遍,再让来访者逐渐降低声音,反复地重复词句,最后默念词句。这些自我表达词句为:确定问题的词句——“我需要做什么”;接近问题的词句——“假如由我来设计这个模型”;注意关键点的词句——“我首先估算一下,框出大小,然后一步步设计”;说明和修正错误的词句——“我有一部分做错了,我可以修改,我重新做可以做得更加细心”;自我强化的词句——“我做好了,我做了件非常满意的工作”,等等。

认知治疗的操作步骤

首先,向来访者说明适应不良性认知会导致适应不良的情绪与行为。

认知是人对己、对人、对事的认识与看法。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常因适应不良性认知而产生,而适应不良性认知主要是指能影响来访者保持内心平衡与适应环境的思维方式、观念与信念。如果改善或矫正其适应不良认知,即曲解的认知,就可减轻和消除情绪和行为问题。

其次,识别与分析来访者与主诉问题有密切关系的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指出其不合理性。

适应不良性认知主要有非逻辑性思考、非合适性思考和非合理性思考。非逻辑性思考是缺乏必然逻辑联系的错误思考,表达极为武断,例如“假如我考不上大学,我的前途就完了”。非合适性思考是自贬性思考,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符合逻辑,但明显带有自我否定倾向,例如“我从来没有演讲过,要我当众发表长篇意见,我可不行”。非合理性思考是违背客观实际的思考,有的似乎顺理成章,却隐含着谬误,例如以前犯过错误,就认为以后一定也会犯错误;别人对自己提了一些意见,就认为自己以前肯定得罪过此人;夏天从空调房出来后中了暑,就从此不敢再进空调房,等等。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只要与主诉问题相关,就要敏锐地识别,并分析其与现实的差距,指出其非功能性和病态性,即错误性。

最后,帮助来访者改变适应不良性认知,建立正确的观念,以产生良好情绪与适应性行为。

改变适应不良性认知要找出根源或起始原因,然后在现实中加以检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观念。在改变适应不良性认知和建立正确观念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针对性强的干预手段:将一些与来访者适应不良性认知矛盾或相反的证据放到面前,使其对适应不良性认知产生怀疑,开始动摇;向来访者提供有利于重建正确观念的认知方向和方法;让来访者顿悟正确观念的形成过程。

傅安球

心理学科普平台
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