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守好身上的一门一户,福报自然就会来临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这是鬼谷子中关于心与口的一段话,意思非常浅显易懂:口是心灵的窗户,心是精神的主宰,所有的意志、欲望、思虑和智谋都要从心和口出入。所以心与口是捭阖术的关键,只有守住心和口,才能真正做到无往而不利。

要想理解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就要先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

捭阖

捭阖是鬼谷子的核心思想,

所谓的捭,就是打开,阖就是关闭

,也就是开合之道。

开合包括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口,第二是心。换句话说,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明白什么时候该敞开心扉,表达心意,什么时候该隐藏自己。

展开剩余77%

打个比方:唐高祖李渊在起兵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正是夺权的好时机,可是,不管别人怎么劝,李渊都不听,坚决表示自己不会造反,甚至还要把谋逆的儿子李世民送官。

这是李渊的真实想法吗?

当然不是,如果李渊真有这么实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唐朝了,至于后来他被李世民裹挟造反的事,也有很多疑点。李渊之所以不造反,是因为他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天下虽然乱军四起,但隋朝当时完全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山东的王薄、吴郡的刘元进、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已经用鲜血验证了这一点。

当然,李渊绝不是胆小怕事,而是广结天下豪杰,招兵买马,暗中积蓄实力,为起兵做准备,正是因为他的“

高筑墙,广积粮

”方针,李家最后才能拥有天下。这就叫“阖”,也叫阴谋,表面上忠于隋朝,实则在暗中韬光养晦,只等一击必杀的机会,这才叫真豪杰,真人物。

那么,什么叫“捭”呢?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率领三万大军誓师,提出“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口号,并发布檄文斥责隋炀帝,一呼百应,迅速取得了其他起义政权的响应,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年时间,隋朝便土崩瓦解,杨广被杀,唐朝建立,这一切都是李渊高瞻远瞩的结果。

李渊为什么发布檄文,又为什么喊出这样的口号呢?

有三点原因:

第一,宣布起义的正当性

:俺们起义是为了“匡复隋室”,如此一来,起兵就名正言顺了;

第二,明确立场

:杨广不义,人人得而诛之,俺们起兵是为了杀昏君,和天下人的目的是一样的,大家快来帮忙;

第三,宣布自己的军队是唯一合法政权

:俺李渊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都想当皇帝,我可不想。

隋炀帝

这就叫阳谋,也就是鬼谷子所说的“捭”,明确自己的目的,以取得帮助。

好了,我们说回开头所说的问题,生活中应该怎样运用捭阖之道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管好自己的嘴,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话的时候就要学会闭嘴。大家的身边肯定有这种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他们总是最活跃的,不管你在说什么问题,他总要插上一嘴,表现出自己的见多识广,大家是否喜欢这种人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并不会觉得他见多识广,相反,还会觉得他说话很不负责任,十分聒噪。

所以,想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先要学会闭嘴,进一步来讲,少说话也能防止祸从口出。

另外,一味地闭嘴当然不是生存之道,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免遭受损失。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仔细想一想,一本书凝结着作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也包含着他一生所总结的智慧。我们国家有句老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更不用说鬼谷子这样的先贤了,他的捭阖术经历了数千年的考验,培养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等搅动风云的人物,一直到现在还非常实用。本文所说的道理在《鬼谷子》中都有,只需要少吃一顿烧烤就能买到,与其满足口腹之欲,何不选择帮助自己成长呢?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