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大相岭之《冰雪九折坂》
大相岭、又叫相公岭,古称邛山,崃山,又称邛崃山,是荥经与汉源的交界山。是著名“南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相传诸葛丞相南征时曾驻军于此岭,故人们称为“相公”岭、“大相”岭,岭上曾建有武候祠。载入史书的西汉王阳回车,王尊叱驭险过九折坂的故事,就发生在大相岭。此地旧时以“二十四盘三倒拐”险境著称,又有“大关”、“小关”关隘要塞之说。
由于大相岭山高险峻,人烟稀少,常常冰封积雪,远眺相岭积雪,茫茫一派银装素裹,恍若当年诸葛丞相留下的干戈铠甲,阳光披照,更显银光锐气,与此起彼伏险峻山峰连成一体,又如整装待发一介银甲卧龙。相岭积雪景堪与峨嵋积雪媲美。
以上介绍在汉书、雅州府志、清溪县志均有记载。
史书记载:自沈黎到严道,经相岭,上下六十余里,中经二十四盘,牛磨旋转,时作方折,其阳有九折坂,史载王阳回车,王尊叱驭,就是指的这段路径,说明行路之难。这条路旧属四川五路驿道干线的建昌道,虽行旅艰难,但为贩运丝茶必由之路,自汉唐以来,省内丝绸由省经此道抵清溪,再向南经九襄、富林、甘洛通西昌、出云南,达缅甸,故称‘丝绸之路’,或称‘丝路’。同时,荣雅一带边茶,亦取此道经清溪,向西经宜东、飞越岭,通往康藏,故又称‘茶路’。” 另据史学界考证,凿于秦汉的清嘉道,起自清溪,经九襄、皇木入峨边、峨眉达乐山,乐山的食盐由此道运到清溪,再入西藏,因以运盐为主,所以汉源的古道又有“盐道”之称。悠悠岁月中,这三道合一的史实,加大了大相岭古驿道的文化历史份量。
王阳回车,王尊叱驭的故事就发生在“盘脚下”至草鞋坪垭口段。
另据史书记载,大相岭(邛崃山)位于今荥经县(严道)与汉源县(清溪)之间,包括历代绘制的地图也是这样。
史学家称大相岭为“零高坂”,沿草鞋坪垭口北坡而下,其相岭河至雅安清衣江段为“邛水”,故有“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之说。
九折坂具体位置,除前述“其阳有九折坂”外,《水经注疏》载“《元和志》,山在荣经县西五十里,山岩峭峻,在今荣经县西南。)《蜀志·李严传》,越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救。即此。)南山有九折坂,(朱作山南,赵同。戴乙。)夏则凝冰,冬则素养寒,王阳按辔处也。《续汉志》注引《华阳国志》,节崃山岩阻峻。回曲九折,乃至山上。凝冰夏结,冬则剧寒,王阳行部至此退。”,都点明了九折坂位置。还有很多记载不一一列举。
史书中也称九折坂为“九折阪”。“阪”为陡坡的意思,“九”言数之多,如“九天”、“九洲”等。翻译成今天的语言,九折坂是“转弯很多的陡坡”的意思。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剌史一人。剌史每年八月巡视所在区域,体察民情、断治冤狱等等。今云、贵、川三省划为益州剌史部。汉代初期剌史为游官无固定驻地,后来将洛城(今广汉)设为剌史驻地。故益州剌史外出巡视时,均由北向南进发(云贵方向)
西汉时王阳为益州剌史,巡视到九折坂时因路险而回车,拉稀摆带,辞官不干,为大相岭写下了一段历史典故。
遐想千年事,怀古九折坂。当年王阳自北坡上垭口,下山时刚到九折坂就被吓懵了,可见其道路确险峻。
2009年,四川雅安市以“汉代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的名称,将大相岭九折坂路段申报第七批文物国保单位,申报全文如下:
汉代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
位于汉源县清溪镇新黎村4组。西南3500米为清溪文庙。
二十四道拐为旄牛古道(今作牦)史称“邛笮古道”、“建昌道”中最险要的一段。史载:汉益州刺史王阳至九折坂而回车;王尊至二十四盘而叱驭,即言此道之险峻难行。
道路多由乱石和石板铺成,在侧面有排水沟,整个古道保存较好,对于研究古代中国西南交通变迁,文化交流,边疆发展,经济互通等史记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次为重要实物证据。
2012年大年初四,《驴行汉源网》网友一行十七人重游古道、再温历史。众驴友踏积雪冒寒风,登上大相岭草鞋坪垭口,感受本土文化的厚重,和时事变迁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