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秘奥》脉法卷上
《医家秘奥》脉法卷上
(一)凡脉左手血中之气,右手气中之血。
人之左手三脉寸关尺,以胞络、胆、膀胱、小肠为府;心、肝、肾为藏。心主血,肝藏血,肾为精血之原,是三部皆属血矣。殊不知血无气则不流,故心为君火,神明之官,火即气也。《内经》云:“少火生气。”肝胆之位,相火寄焉;且木逢阴即不生,必得阳春之气始生,至夏方盛,是肝必藉阳气而生矣。肾为藏精之所,其中有真气存焉;若无此气则为寒精死水,焉能生育哉。故知血部之脉必得气而后调也。
至于右手三脉寸关尺,以胸中、胃、大肠、三焦为府;以肺、脾、命门为藏(或云两尺俱属肾,命门在两肾中央,此说亦通。而慎斋先生俱以命门配右尺。余尝以左尺作水,右尺作火,屡试屡合,固知慎斋之学有本也)。肺主气,脾为生气之原,命门与丹田合为气海,是三部皆属气矣。殊不知金能生水,水即血也,金被火克,火克则肺金燥,而不能生血矣。脾胃腐熟水谷而亦生血,又脾能摄血。命门虽属火,然无血以养之,此火必腾焰燔燎而无制矣。此火上升,则为痰为热,为喘为咳,为面红耳赤等症。故虚损、劳瘵等症,皆由肾经水少致命门火焰上升。故知气部之脉,必得血而后成也。
然更有说焉,人身血气原自周流,本无界限,若据左主血、右主气之说而言,岂血皆聚于左而不及于右,气皆聚于右而不及于左哉,此不通之论也。故慎斋先生首发明此条,见部位虽呆列,而气血则未尝不相通。左脉虽属血分,而气实统之,故左脉为血中之气。右脉虽为气分,而血实生之,故右脉为气中之血。此论实发前人所未发也。
医书云:“左属血,右属气。”又云:“左主外,右主内。”心窃疑之。以为既属血则当主内,何以反主外?既属气则当主外,何以反主内?今读此论而知,左藏血而气实煦之,故可主外;右藏气,血从之而生,故可主内也。《内经》云:“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中焦脾胃之脉升于肺而生血,故右有血;下焦肾脉气行布于心肝,故左有气。此一条独提出诸脉之大纲,后七十余条皆有此条之意在内。
江重庆曰:予友何陋斋出其脉法一编示予曰,此吾绎慎斋先生之旨而发明其微蕴者也。予阅其书,诵其言,皆从肺府中来,而千移万转,妙义无穷,且上宗圣经,次徵贤论,以生平学力有得于心者笔之于书,皆前人未发之秘,足以针砭愚俗,羽翼经文。慎斋为轩岐之功臣,而陈子注解此书,又为慎斋之功臣矣。
鹤道人曰:余见左归饮、右归饮及左归丸、右归丸,皆以左尺属水,右尺属火立方。可知左水右火不待言矣。
《经》云:“尺里以候腹。”则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命门俱当候于尺部。但分小肠、膀胱于左与肾合看;分大肠、命门于右与命门合看,不但为一定之理,亦且屡试屡验。其寸口左手心与膻中,膻中即包络也。其寸口右手候肺与胸中,胸中即宗气也。遵《内经》配定部位确有考徵。近世有心、小肠合于左寸,肺与大肠合右寸看脉者,乃大谬也。
(二)左手寸心脉旺,右手尺命门脉亦旺,是心君不主令,而命门相火代之矣,宜六味地黄丸主之。如单左寸旺,为肝盛生心火,生脉散加茯神、远志、酸枣仁。相火上入心部宜壮水制火。心火旺,清而敛之;心火盛,敛而下之;相火盛,养而平之。
左手寸脉正属心经。《内经》云:“心脉浮大而散。”浮大自是君火阳位之体,而散字乃舒缓之义,此为平脉。若旺则是浮大有力,火过盛矣。君火无为,端拱深居无外用之理,是必有相火助其邪焉。及稽右尺为相火所居之地,今右尺旺,则是相火代君行令无疑。二火合行,非细故也,治法只宜抑相火而君火自安。欲抑相火,必须滋肾水而邪火方不焰。相火在肾中方为真火,出外行事则为邪火。故宜六味地黄丸滋肾而相火自敛,相火敛,君火不治而自定矣。如单左寸旺,为相火未动而君火独盛,此为心肾不交,亦系水衰之故,宜麦冬、人参、五味子保金而生水之上源,加茯神、远志、枣仁入心而敛之使下也。观此一条治法,君相两旺者,但滋肾以降火;君火独旺者,用敛火之法,从上而归之下,微有不同耳。故下自注云:“相火上入心部宜壮水制火。”又云:“相火盛,养而平之。”即六味地黄丸法也。言外有不宜用苦寒降火之意。至心火独盛而旺者,唯有清之、敛之使下耳。后一段即前一段之注脚。
观后十二条云:“两寸洪而有力宜降火”,固知此之左寸旺,乃肝木过盛生心火,故只用甘寒敛火之法。若两寸俱旺,则心火已延及于肺,肺金不胜受其制矣,故竟用凉膈散等法,降火为急。彼此参看,细心体认。
(三)右手寸肺脉旺,左手尺肾脉亦旺,清肺为主,生脉散加当归。如单左尺旺,六味地黄丸。如单右寸旺,当清肺,以金被火克不能生水,水涸火起。
右寸正属肺部。《内经》云:“肺脉浮涩而短。”曰涩曰短,则无旺之体矣。而今旺者,是金被火克也。火克不得不求救于子水。肾属水,为肺之子,若肾气充足,火必不放恣至此。因稽之左尺,而左尺亦旺焉,是知肾水原微,火乘水位,自顾不暇,焉能救母哉。故急以清肺为主,生脉散保肺,加当归滋肾,是其治也。如只左尺旺,是肾中之火自发,水虚无疑,六味地黄丸以救肾水也。设单右寸旺,则肺家纯是火聚,当急清其肺,迟则肺液必涸,涸则不能生水,肾家亦枯,将成一无水之象,干槁立至矣。故一清肺而自能生水,子母俱无殃焉。
(四)两尺脉肾与命门俱旺,生脉散加当归,滋木以及水也,兼六味以养之。
两尺脉左右尺也。《内经》云:“肾脉沉濡而滑。”唯沉濡之中而兼滑,则为水足之象。今两尺俱旺,则必兼浮大而硬矣,是为水室空虚而有火也。水者,天一所生,人生根本,命门真火系焉。此水一虚,火必无制,而火外出,虚劳百病从此而生,故必用生脉散以补肾之母,用人参为阳生阴长之义,又加当归以滋木。相火寄于肝木,肾水既动,相火必翕然从之,故用当归入肝以养木,使相火息;当归润剂,亦能益血,是则肺气自足,肝木亦平;又必以六味地黄养足肾水方无他虑,不然肾水一空,相火既动,纵使肺金生水,而火动必先克肺,而水终不得生矣。
玩此一条,肾脉旺反用补肾之药,其理微妙。稍知脉者,诊得肾脉旺,便为肾经已无恙矣。盖一脉有一脉之象,肾脉沉滑者为无恙。若旺,则指下必浮、必坚急而无和缓之气,是中空无水,火将外出之势;故必先滋肺,又养肝,又滋肾,必使脉复沉滑原位,方为肾水充足。
(五)左尺旺,六昧地黄汤。左右尺俱旺,亦六味地黄汤。
(六)右尺微细,八味地黄丸。左右尺皆微细,亦八味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