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一个文人的案头清玩|退藏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描述了他对文房生活的讲究,而案头清玩的摆设则最能体现使用者的喜好与品味。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陆游的这首《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中所说的“文房四士”便是“文房四宝”。

南宋末年,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一书中将文房清供列为十项,即古琴、古砚、古钟鼎彝器、怪石、砚屏、笔格、水滴、古翰墨真迹、古今石刻、古画。他也是我国第一个将文房用器整理出书的人。

明初《格古要论》将文房清玩分为十三类,明末的《文房器具笺》一共列举了45种文玩,可见当时文人书斋的丰富多彩,也能看出文房清玩所囊括的收藏种类之多。

“文房”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士大夫阶层出现以后,文人雅士在社会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到了唐宋时期,在文人雅士的竞相追逐下,文房用器大量出现,并且随着规格的逐渐提高成为收藏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日渐喧嚣浮躁的时代,当代人越来越向往古人那番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古代文人的生活,而文人生活里尤以书斋文化为甚。

在过去,文人的案头摆设哪些清玩?因何用,因何设?又寄托了主人的哪些情思?探究之下,竟有无限意味。书房文化也成为追寻传统家具不可忽视的一角。

回望过去的明月清风,流连古时的山河日月,既是追思,也为自省。我们生活在时代夹缝中,多少有些怀旧心态,所以只能到传统的、物化的文明中,去寻找自己留恋的东西。

西泠印社拍卖自2004年成立以来,文房清玩始终是其用心经营的招牌项目之一。发展至今,形成每季四五个文房专场、拍品上千件的规模,在文房拍卖领域占有了相当的话语权。

2017春拍,西泠印社就有“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道入匠心·文房古玩专场”、“居敬堂·文房古玩专场”、“中国历代瓷器专场”等五个文房专场。

继上一篇推送我们介绍了萃古熙今(戳蓝色字点开链接)部分亮点拍品外,今天再向大家介绍另外几个专场的重点拍品。

推荐一

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

1635 清早期 宫尔铎铭黄花梨雕玉兰花诗文笔海

  • 高22.6cm;口径23.4cm

  • RMB 450,000-600,000

这件笔海是杂件封面。本季拍卖,西泠的各个文房专场都有笔筒呈现,喜爱笔筒的藏家可以大饱眼福了。其中,这件黄花梨大笔海最为引人注目。无论是尺寸、诗文、绘画、工艺、材质方面看,都非常难得。

笔海以黄花梨琢制而成,形体硕大,直壁,深腹,玉璧形底。从璧内起线来看,应为一体凿挖。腹外壁浅刻以玉兰花填彩,其叶为松石绿粉上色。其后署“木天清供,子衡写意”行书款,后镌方形篆书印。画面的另一侧,镌刻有“班之富,马之逸,汉儒宋儒,门户各辟,判椟黜张汤之深修史登董狐之直,甫圣白仙,顾痴杜癖,纵横驱遣,各适其职,合古今中书之才而范之于一”草书纵向八行阴刻诗句,以表现了铭者对于各名家见解。

此器不吝用材,所整挖的黄花梨材尤为稀少,造型硕健规整,其兰花在整器上的布局和表现手法干净利落,随形却不失雅致,在文房赏玩器中实属佳品。

1640 明 黄花梨轿箱

  • 高12.8cm;长75cm;宽18cm

  • RMB 220,000-280,000

轿箱,顾名思义为古代轿子上使用的箱具,形状像一个长方箱盒将底部两端各切除一个方块,恰好使箱子可以架搭在轿杠上。古代搭乘轿子的多为官绅,因此轿箱也为官吏所特有。

此黄花梨轿箱素雅不事雕饰,唯有盖与箱身接触面上起一边线。侧面立墙角包黄铜护叶加强稳固,盖子顶面四端镶如意云头。正面圆面叶,拍子云头形,铜活平镶。箱内两端有带门盖的小侧室,正中是深且长的储物空间。

1644 明 周天球款沉香雕竹枝图诗文笔筒

  • 高10.5cm;口径6cm

  • RMB 120,000-180,000

  • 铭文:落尽残荷剥尽蕉,空亭风雨任萧萧。周天球。兰(朱)。

  • 来源:周庆基旧藏,由周庆基家属友情提供。

此件沉香笔筒,取上等沈香料整挖而作,油脂性极大,分量坠手。整器经长期把玩,通体包浆莹润油亮。又因材料难得,筒身外壁采用浮雕工艺作翠竹,线条粗放随性,寥寥数笔,颇具明味。筒身底部内嵌铜钱一枚,似康熙通宝宝泉小平钱。外底部所刻“兰”字,正为周天球时常习作,蔚然呈趣。

1636 清 周芷岩制紫檀刻风竹诗文笔筒

  • 高14.9cm;口径11.6cm

  • RMB 100,000-120,000

  • 铭文:照影青鸾不自持,天风飒飒弄毰毸。月寒波冷箫声歇,续得黄陵庙里诗。笠泽庄头道士家,书囱风竹翠交加。新梢便有凌云势,高出墙檐扫落花。壬申八月上浣,芷岩制。

笔筒紫檀为材,略有束腰,色泽深紫近黑,包浆自然,温润凝重。其上刻周芷岩早年诗画铭文,风竹二竿,刻画精细,雕琢有力,尽显自然洒脱之意,勘为案几佳品。

1633 明 黄花梨雕兰花形螭虎纹笔筒

  • 高18cm;口径18.6cm

  • RMB 80,000-120,000

笔筒以上等黄花梨木精制而成,木质细密,纹理清晰。整器打磨光滑,色黄如蜜,久经摩挲,圆润无比。器口呈圆形,以花瓣形为边饰,筒状身,平底。外壁如同六瓣花瓣包裹而成,可见工匠构思之巧妙。

图案抽象简约,玄妙瑰丽,不同于繁缛纹饰者,更显文人雅士之情操。整器虽纹饰朴素,然雕工毫不马虎,精雕细刻,造型别致,集实用和观赏价值于一身,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文人案头清供佳作。

1638 清 玉如款紫檀嵌银丝倭角盒

  • 高16.3cm;长24.5cm;宽17cm

  • RMB 60,000-80,000

  • 铭文:己不知足,甲子研山。玉如(印)

盒以紫檀为材,制作讲究,盒身以嵌银丝工艺作卍字纹锦地,纹饰飘逸自如。盒面嵌银丝绘瑞兽花卉,所绘花卉、瑞兽皆怡然自得。整器材贵工精,显露富贵之风。

1629 清 金农款竹根雕随形印章

  • 高6.5cm

  • RMB 50,000-60,000

  • 边款:前画竹题记一篇,予往年所作,今重书之。甲子初秋,杭人金农。

  • 印文:如雷(朱)。枕流馆(白)。

落款者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古泉、金牛、昔耶居士、曲江外史、稽留山民、百研翁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时来往于扬州间。工诗及古文词,善篆刻,精鉴赏。书法工隶、楷,将《国山碑》和《天发神谶碑》融化于隶、楷间,独创一格,号称“漆书”。画笔高古,不同凡俗,居当时画坛首席,为“扬州八怪”之一。

1716 1926年作 吴昌硕 篆书 食破研

  • 78×31cm

  • RMB 50,000-80,000

  • 款识:丙寅春,摘东坡语,八十三叟吴昌硕。

  • 钤印:俊卿之印(朱)。仓硕(白)。

  • 识文:食破研。

这块匾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1844~1927)所刻。

吴昌硕原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又署破荷、大聋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1717 马衡、邵裴子 篆书 清凉一小间

  • 174×29cm

  • RMB 30,000-50,000

  • 题跋:申父居士桥居胥山之麓,小屋数楹,窗明几净……爰以其读书处属颜兹室,愧疏于笔札,乃丐同学马君叔平为篆五字以塞责焉。庚午(1930年)十月,裴子附识。

  • 钤印:杭郡邵长光弢盦父(朱)。裴子长生无极(白)。

  • 识文:清凉一小间。

  • 说明:邵裴子题跋。

特别适合夏天的一张木匾。“清凉一小间”,悬挂斋中,清风似自来。

作者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鍴庐、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1947年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现代著名金石书画家、篆刻家、鉴赏家、考古学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任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跋者邵裴子(1884~1968),原名闻泰,又名长光,浙江杭州人。1930年7月至1931年11月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浙江省委常委、副主委、主委,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1645 清 周庆基旧藏李流芳刻诗文竹臂搁

  • 长32cm;宽7.8cm

  • RMB 50,000-80,000

  • 来源:周庆基旧藏,由周庆基家属友情提供。

此件李流芳所刻诗文竹臂搁,诗文选自《西园雅集》,镌刻有力洒脱。臂搁背后为马氏小玲珑山馆珍藏钤印,以叙述此件作品递藏的历史。

1749 清 邓渭款竹制诗文臂搁

  • 长25.7cm;宽7.5cm

  • RMB 30,000-50,000

  • 铭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人人今以为师法。齐、粱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云樵。

铭者邓渭(1736~1795),字得璜,号云樵山人。竹刻家邓孚嘉之子,自幼师承家学,擅长刻竹和治印。竹刻工薄地阳文,又善刻行楷,字迹秀丽,为乾隆朝嘉定竹器刻字第一高手。

推荐二

道入匠心·文房古玩专场

1204 明-清 宣德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冲天耳炉

  • 高14.8cm;口径18.6cm

  • RMB 500,000-800,000

燕居焚香是宋代至清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生活雅趣,黄庭坚于《谢王炳之惠石香鼎》中云:“熏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描述香炉成为文房必备之物,助眠宜赏。

香炉中,掐丝珐琅工艺常有,但体型如此大者颇为少见,冲耳炉形制敦厚古朴,质沉压手,口沿起三弦纹,平口上两侧置冲天耳,束颈鼓腹,下承三足。整器造型匀称,方正有度,掐丝珐琅工艺精湛,以缠枝莲纹为饰,主要以天蓝色为地,其内填以绿、红、紫等各色珐琅,色彩丰富,色泽妍丽斑斓尽显高贵。如此精美者,非皇家宫廷制器所不能达。

1223 明 木漆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 高77.2cm

  • RMB 300,000-500,000

释迦螺发高髻,面相圆润,额部宽广,双耳垂肩,低眉信目,神态怡然。衣纹垂迭流畅自然,衣褶自然起伏。右手置膝施触地印,左手施说法印,双腿结跏跌坐。

此尊释迦牟尼佛造像,形象饱满,工艺精湛,更为殊胜。

1197 明末清初 雪居款黄花梨嵌百宝笔筒

  • 高14.8cm;口径14.1cm

  • RMB 280,000-450,000

笔筒黄花梨制,底起弦纹,口沿刻云雷纹。筒身向下略内收,形制优美。筒壁厚实,木质缜密,纹理清晰。筒身嵌百宝傲梅图,梅枝聚散之间层次错落,花瓣舒展曲折,浑若天成。外壁嵌铜丝诗文。整器敦厚稳重,光泽内敛,悠然雅趣。

1211 清 竹雕竹林七贤香筒

  • 高23cm;口径5.9cm

  • RMB 80,000-120,000

这件香筒,包浆滋润,光泽如玉。刀工精湛,玲珑细腻,取天然竹节随形截成。筒身雕竹苞松茂,怪石嶙峋,竹林之中烟岚缥缈,斜槛曲涧,古径通幽。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可五六层为主要特征,颇具嘉定竹雕神韵。“竹林七贤”的清谈、任诞之风影响甚巨,南朝帝王墓中亦以竹林七贤谈玄饮酒图样为壁饰。

1199 清 黄花梨嵌百宝蝶恋花纹文具盒

  • 高8.3cm;长23cm;宽14cm

  • RMB 60,000-80,000

盒面布置疏密有致,花蝶刻划精细灵动,各色宝石状物生动,不逊丹青妙笔。画面当中老树虬枝,姿态奇古,枝头正发出嫩芽,数朵玉兰含苞待放,观之令人感觉似乎有暗香浮动。

推荐三

居敬堂·文房古玩专场

1344 清早期 白玉镂雕玉兰花插

  • 带座高23cm;高19cm

  • RMB 160,000-200,000

玉质花插最早出现于明代,造型以灵芝、玉兰为多见。此件花插白玉为材,玉质温润莹泽。立体圆雕,线条流畅,精巧之中透出灵秀。花插作成玉兰花形,花瓣翻卷,茎叶缠作为依托,极具“净若清荷尘不染,亭亭玉立倚栏杆。”之风姿,高洁意态,栩栩如生。原配红木座。

1317 清 百宝嵌清供图挂屏 (一组两件)

  • 长100cm;宽69cm

  • RMB 120,000-180,000

清供最早为香花蔬果,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的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物雅品。

挂屏屏芯正面黄色漆地,其上以白玉、青玉、兽骨等材料作高浮雕镶嵌,制成清代传统清供图案,边框红木质。整器古朴幽雅,气息沉稳华贵。

1351 清中期 白玉雕双凤耳水洗

  • 高4.7cm;直径11.9cm

  • RMB 80,000-120,000

洗,最早为战国晚期的一种青铜器器型,用于日常盥洗,形体较大,宋代以后,洗逐渐脱离盥洗功能而为文房用具。

此洗选白玉整挖成圆形,内膛很浅,口内敛,可贮水,洗内浅浮雕灵芝及芦苇纹,寓意长寿。两侧柄镂空雕凤鸟纹,凤鸟身体舒展呈弓形外翻与玉洗相连,翅膀阴刻卷云纹为饰,装饰纹样线条简洁清晰,自然流畅,刻画精细,清宫风格明显。配红木底座。

1303 清早期 周芷岩款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

  • 高12cm;口径10cm

  • RMB 50,000-80,000

  • 铭文:庚子仲秋。芷岩戏制。

此笔筒以陷地浮雕技法雕成,外壁采用通景的方式雕二乔并读图。图中二乔坐榻上,一人执扇,一人抱书,旁侧桌台上置于笔墨等用品,并饰芭蕉、屏风等。布局错落有致,章法规矩。

落款者周芷岩(1685~1773),原名周灏,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嘉定人。周芷岩是嘉定派与吴之璠齐名的竹刻家。周芷岩在朱氏画法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一改明代及清早期用高浮雕或深刻多层的风格,自成一代名家。

(0)

相关推荐

  • 文人的案头清玩|退藏

    "人情必有所寄,然后有所得",文房之中的案头清玩,一笔一墨.一草一木不是孤立的存在,更不是纯客体的物.物物融于造化,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才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 ...

  • 2020西泠秋拍:一波文房清玩精赏

    2020西泠秋拍:一波文房清玩精赏

  • 明代文人家具及清玩风尚

     转载于网络,原作者不详. 明杜堇<玩古图> 晚明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艺技术的进步使注重结构选材考究的细木家具开始在江南流行. 明中后期以来江南文人士大夫造园之风极其兴盛,对日常 ...

  • 古代文人的“案头清物”

    当代人正处在一个 日渐喧嚣浮躁的时代 似乎越来越向往 古人那番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 在古代,文人最懂 如何在细节上提升生活品质 尤其是他们的书斋文化 令人心生向往 一个古代文人的「案头清物」 南宋末年, ...

  • 邱雁芳丨案头清玩 掌中逸趣

    近年来寿山石雕的审美有个转向,朝着更为精巧的案头清玩倾斜,"掌中逸趣"俨然成为整个寿山石交易市场中精彩迭出的亮点.在传统文化复兴风潮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雕刻师对此有各自的诠释,涌现出 ...

  • 清玩——文人案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怎么样的心态和品味来邀古人旧时所爱之物?物质条件的提高反而造就大多人的精神领域空虚,因而出现了多种文化性的商业活动来填补,作为修复与收藏器物多年的我,观察其大多不解案 ...

  • 文人案头清赏,紫檀木盘根座,返璞归真之美

    小叶紫檀 盘根底座 规格:长33 宽28 高12cm 重5.56斤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我国古代文人往往追求自然,喜爱返璞归真.认为山石具有灵气,藏天地精华,<春秋元命苞>中有&quo ...

  • 一个故事,看清养老真相!值得企退人警醒……

    想让自己的老年幸福快乐, 就学学这位聪明的老人吧! 林嫂跟先生结婚35年,她先生过世后留下两儿两女和五百万美金的遗产.林嫂在先生丧礼处理好之后,就把先生的遗产平均分配给四位儿女:心里想孩子们会照顾她! ...

  • 盆中清玩,案头清供

    ▲柯丰作品 (枫.柏.奇石) 摄影丨桑莲居艺术馆 盆中清玩,及物澄心.奇石玩赏与翰墨丹青亦怡情适意. ▲苏立志作品<事事 如意>(老鸦柿) ▲蔡子章作品< 呈祥>(朴.佛手) ...

  • 古代文人,清玩之物

    缸姐  2020-02-26 15:04:05 雅生活之境何其广大,附庸者以物衬人,陶情者玩物见心.在这样一个日渐喧嚣浮躁的时代,当代人越来越向往古人那番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古代文人的生活,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