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一才子,皇帝仇恨一辈子,《三国演义》片头歌词就是他写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我们耳熟能详,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把它作为主题歌歌词更是让它火遍大江南北。
全词既似怀古,又似物志。开篇大气磅礴,结尾饱含哲理,带人走入大彻大悟的历史观。这篇词叫做《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它的作者,就是明代的三大才子之首,著名文学家杨慎,这个人的故事比这首词更为精彩。
说到杨慎,不得不说他的父亲杨廷和。这位老杨先生,是著名的神童,十二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遍观整个明史,几乎无人与之比肩。他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在正德朝就当上了内阁首辅。武宗突然离世后,由于膝下无子,他力主立武宗从弟朱厚熜为帝。没想到,这位后来的嘉靖皇帝,成为了他们父子一生的敌人。
再说杨慎入职情况,他中进士的年纪已经二十四岁了,比父亲要逊色很多,但他的名次足以自豪,他是状元郎。其实在他二十一岁参加会试的时候,已经被主考官王鏊、梁储列为榜首,只是文章太过华美,几经争相传阅,居然不小心把烛火点燃试卷而名落孙山。
但是无与伦比的才华是不能埋没的,杨慎证明了成功不是偶然,在三年后的科举中,他一举夺魁。当时杨廷和担任首辅,按照明朝的风气,如果父亲当大官,儿子登科,那会被怀疑有徇私舞弊的嫌疑,言官将群起攻之。杨慎豪取第一后,朝廷风平浪静,任何人都认为他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如果按照历史的一般规律,杨廷和将是嘉靖的恩人,文华绝冠的杨慎入阁也是迟早的事,但杨廷和、杨慎父子都是倔强的人,而偏偏又遇到了比他们更倔强的嘉靖皇帝。当时嘉靖是以小宗入大宗,是属于藩王而继承大统。按照祖宗礼法,嘉靖必须先过继到武宗的父亲孝宗名下后,再继承武宗留下的大统。这也是杨氏父子所坚持的,但是嘉靖皇帝不愿意,他只认自己的亲生父亲是兴献王,只认孝宗皇帝是皇伯父。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之争。
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看,嘉靖皇帝当然没有错。但是在当时、在皇家,这是动摇国本的行为。因为只有皇帝的嫡子,再不济也只有庶子才能继承皇位,如果任何姓朱的都可以,那么各地藩王都有可能会滋生野心。如果这样,从近的看,正德年间的宁王叛乱就没有错,从远的看,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就无需遮遮掩掩,这种事情会屡见不鲜。
但不管怎么说,后来嘉靖取得了胜利,而先后领导群臣参加这次大抗争、大辩论的杨氏父子被贬。杨廷和告老还乡,几年后被定位罪魁,削职为民。杨慎更惨,三十六岁就被发放云南永昌卫,嘉靖皇帝特意叮嘱,此人永世不能回京回乡,结果他也确实老死云南。
本文开篇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杨慎两次廷杖之后,被远谪云南途中所作。当时他戴着枷锁,押到湖北江陵时,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饮酒,谈笑风生。杨慎心怀感触,请来纸笔,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
杨慎到云南后,嘉靖非常挂念他,当然不怀好意的。终他一世,遇到过六次朝廷大赦,他都不在其列。哪怕是年近七旬之时,他跑去泸州小住,也被巡抚派四名官兵押解回云南。
这位才子,在云南三十多年,创作热情被进一步点燃,写诗达到2300首,题材涉及广泛。另外,他也专心治学,经书有《升庵经说》、《易解》、《檀弓丛训》等,史书有《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等。
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明朝第一才子过世后,在当时很多文人嫉妒他,学者陈耀文就特地撰写《正杨》一书,指出《丹铝》诸录中的150条错误。到了清代,四库全书编撰官认为他的书籍错误太多,不予收录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于这部书是官修之书,杨慎被长期冷落,名声难显。其实杨慎之书固然错误不少,但要具体到当时的条件,他在那么边远的地方,参考书籍、名家交流都少得可怜,完全是凭借天赋和早年的记忆所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