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迴锋扼杀了楷书的灵魂!陈忠建如是说
每一个初学楷书的人都一定看过下列的运笔图:
每个起笔动作都加上迴锋的动作,达到笔笔迴锋的境界。然而,只是为了迴锋而迴锋,却反而扼杀了楷书的灵魂。陈忠建老师的书法教学视频,常被留言负评,因为没有笔笔中锋,再来就是没有笔笔迴锋所以一看就知道不会写字。
唉!叶公好龙!假龙看久了,看到真龙反而觉得怪了!话说楷书起于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字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
三國名刺(古代名片)已有楷書芻形
到了魏晋南北朝楷书就成为主流的书体,名家备出,北方有魏碑,南方有锺繇、王羲之。因为纸本少,大都是刻本,看不出笔墨效果,我就不特别举例,还是以墨蹟本来佐证。
我们以王羲之正统的继承人隋朝智永的楷书千字文为例:
范字“二”“川”横、直画根本没迴锋,那来笔笔迴锋。当然,马上就有人说:智永是写经体不算,唐楷一定要笔笔回锋才对。唐楷一定要回锋吗?你知道唐楷有多大吗?
左起雁塔圣敎序、九成宫、多宝塔
原字大小约2CM,在这麽小的范围,你要笔笔迴锋,你当表演特技啊!写完一篇人早累死了!当然,你又可以说:“那是小字不用迴锋,放大写当然要迴锋。”对啦!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託梦给你啦!所以你说的都对啦!所以,这些为了迴锋而迴锋的人,注定只会离书法越来越远。所谓迴锋大概有两个主要的目的:顺势和变化:
1、顺势原则
楷书的第一笔原则上不用迴锋,斜切入笔就走。但第二笔以后就可以考虑要不要迴锋。主要是顺势而写,不是为了迴锋而回锋。
横画第二笔承接上一笔,所以出现迴锋的动作,竖画也是如此
2化原则
起笔的角度如果一致,变成公式,字就会失去了灵性,所以书法家会调整起笔的角度,而「迴锋」就变成一种变化。
说明完回锋的目的后,我们回头检视一下唐朝的楷书,唐朝的楷书不像智永楷书千字文般的自由,因此在迴锋的动作上不明显。所以,唐楷把迴锋的动作转化为入笔角度的变化。
九成宫竖画起笔的变化
多宝塔横画起笔的变化
雁塔圣教序起笔大小、斜度都有变化
再看颜勤礼碑的原刻石,每个笔画的起笔锋芒锐利,那来笔笔迴锋呢?所以,一些传统的观念以讹传讹了数百年,书法也因此停滞不前,只有能看破其中差异方成大家,这就是书法最困难的所在。
总结:
唐楷第一笔通常都不迴锋,第二笔后会做入笔角度的变化。
唐楷分为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五大家,每个人起笔角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尤其颜真卿书风可分为多宝塔、颜勤礼碑和麻姑仙坛三个风格,每个风格对迴锋处理的方式也都不一样。
同一种字体,当写小字、中字、大字和榜书时处理迴锋的方式也会改变,不能用相同的方式处理。
最后,会不会「笔笔迴锋」跟作品好不好一点关系也没有,别把书法看得如此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