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多少有点“社交牛杂症”??

相信喜欢上网冲浪的同学,应该对网络上出现了一大批以“社交XX症”为名的热词不陌生了。

这些词在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这一届网友的造词能力

首先,要说一切的起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了。

在精神学上,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其实是属于恐惧症的一种亚型。

而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

当SAD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它还有别的常见名称叫做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phobia)。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在网络上所谓的“社恐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属于自嘲的玩笑话,而非精神学意义上的社交恐惧哦

这种自嘲性质的社恐,主页君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心理活动,be like:

图源@自闭少女费米米

那么,与之极端相反的,便是社交牛逼症(简称社牛)了。

据热心网友考证,最早这种行为出现在博主双喜哥(AKA马牛逼)的视频中。

他喜欢在人比较多的公共场合,做一些让隔着屏幕看视频的观众,都觉着尴尬的事情。

比如在公交车上对着放屁的人说,“你别在车里放屁,你蹦着我没事,你要把一车人蹦出去怎么办呀?”

又或者是在饭店里吃包子的时候大喊:“太好吃啦!啊!!妈妈的味道!”

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彻底放飞自我的社交行为,就被网友们称之为“社交牛逼症”

这其中似乎还自带了一丢丢戏谑的成分。

从爱怼人的“社牛威震天”...

到被称为社交天花板的S.H.E天团

社交牛逼症似乎无处不在,甚至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有趣分支。

比如撒贝宁的“社交猖狂症”

而除了社恐、社牛之外,还有融合了两者的“社交牛杂症”

简单地说呢,就是社交牛杂症=50%社恐+50%社牛

在陌生人面前唯唯诺诺,在朋友面前重拳出击。这种微妙的平衡,不知道是多少人social时的真实写照

那么,上面说了这三类症状,大家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呢

出国留学除了对学业有所期待,体验外国文化结交外国友人以及不怯场地说英语应该都是同学们所憧憬的。

所以,有不少留学生都会选择“结交local”这种融入方法。

除了学习语言外,交外国朋友还可以打开你的眼界,真实地体验另一种文化。

你不再局限于某些固定话题、思维定式,甚至是生活模式上也会发生改变。

人都是在被环境不断影响的。对一个人认知和生活模式上产生影响的,往往是身边的朋友。结交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包容,对于他人有更多地理解和思考,社交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不过,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实际上却往往事与愿违,迟迟不敢跨出第一步。

待了两三年,还是觉得华人圈最舒适,对异国文化也仅限于领略自然风光,对语言的应用也只用在买买买和吃吃吃上了。

虽然如此,但这也令不少同学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当一个“社牛”吗?我到底要不要融入local圈?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想不想融入外国人的圈子是自己的选择,强行融入圈子,可以,但没必要。

确实,国外年轻人的圈子跟咱们国人的圈子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澳洲年轻人很喜欢的户外运动冲浪,就有很多同学直呼学不来。

此外,local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是晚上泡吧开party,我们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新鲜,但时间长了真的受不了

另外,这些local基本都有自己固定的圈子,一个outsider强行融入或许会破坏圈子的平衡,毕竟语言、文化的隔阂在那。

而且,时间成本也是一个问题。除非是以移民为目的的同学,否则短暂几年的学习对于完全融入local圈子还是一种挑战。

有两种留学生可能更容易融入外国人圈子。

第一,年龄越小越容易融入外国人的圈子,不仅仅是因为低龄学生身边中国人较少,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度更高,生活习惯等还没有完全成型。

第二,出国前就很喜欢当地local文化,留学后就算是有困难也会努力克服,所以融入起来事半功倍。

不过实话说,强行融入local圈子真的没必要,除非是有移民目的或者非常喜欢当地文化的同学,毕竟我们生活就是为了更舒服,强行融入搞得自己很尴尬就不好了。

那么,如果不想当“社牛”,其实也是可以安安静静一个人继续过活的。

但就有人在国外的同学说到了,既不想当“社牛”,又害怕孤独,好纠结...

还记得,刘雯在参加综艺的时候,感慨过的一些话。

一个人也可以很好,但当孤独感侵袭而来,我们却无力又无助。

相信留学生对“孤独感”更是深有体会。

一个人的时候,你都喜欢做什么来逃避“孤独感”?

有人用笑声掩饰失落,有人用沉默表达沮丧,还有人,是切切实实地享受这种状态。

主页君收集了一些同学的做法,大家不妨参考下:

@有点晕了-: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玩手机越玩越孤独,看书会好一点

@推书匠_:阳台吹着风,躺在躺椅里看书or逗果果(我养的柴柴)玩

@番茄炒蛋拌白米饭:看书吧看书吧玩手机会越玩越慌,会瞎想乱七八糟不开心的事情还是看点书吧

这届年轻人实打实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上网冲浪,刷刷社交软件,看看沙雕段子,与网上邻居抱头取暖,但笑过之后失落感更强

而在看书的过程中,你将收获inner peace

@Fia-takeiteasy:健身!!

@Zhuuuda:戴上耳机听歌

@奥莉娃olivia:看美剧治愈一切

@椰粒奶茶来十杯:玩switch嘿嘿嘿

@快乐女孩love你呀:我会选择去看与卡戴珊姐妹同行

孤独感这件事,在戴上耳机,脑内蹦迪的那一刻,就已经消失了。

总之,逃避“孤独感”的方法有一千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方法来抵抗着孤独。

当代社会总是过多地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投身其中,微笑或假装微笑,面对来来往往的人。

有人说,我未曾孤独,浪漫点说,我完全自由。

当孤独到来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内在的自我。

最后,大家还有什么想补充的?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系授权发布,雅思哥,全国十大影响力教育自媒体,知名留学导师。,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