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拒绝心理咨询 | 心灵捕手31
作者:高豪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0年,年接待来访者5000+
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了这么多年,接待了非常多的来访者。其中不乏对心理咨询充满各种误解的群体。
他们本能地拒绝心理咨询,就算有来了解的来访者,在整个了解过程中也是小心试探,不断确认他们的疑问。但是最后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咨询,哪怕他们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小A说自己的妈妈自从病了一场后整个人都变了。总是怀疑自己快要死了,时日不多。焦虑的情绪影响到整个家庭。
孩子们刚开始会耐心劝导,但是时间长了也不堪重负。而妈妈的情况却越发严重,甚至开始有了轻生的想法,小A非常无助,屡次劝妈妈来咨询,但是妈妈说自己的心理并没有什么问题,自己没病,不愿意咨询。
妈妈反复诉说自己身体不适,虽然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无法信任检查结果,变得自暴自弃,常常斥责孩子不懂事,给母亲造成伤害。
对咨询排斥的群体大部分来自年长的长辈,因为在他们的年代,心理咨询的普及少之又少,他们容易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问题,所以非常排斥。
一旦劝他们来咨询,他们会觉得你把他贴了标签,当成了异类。他们对咨询会本能地排斥。觉得咨询就是有病,而自己并没有病。
小B陷入婚姻危机,自己多年维系的婚姻情感被小三插足,让她非常痛苦。
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要继续坚持,因为被背叛的感情已经成为事实,每天沉闷,痛苦,失眠,甚至想要轻生。
朋友们看不下去了,都建议她来做一下心理咨询,但是她觉得自己受到的伤害是个事实,自己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咨询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那咨询有什么用呢?
小宋是一名学生,休学,自残,沉迷游戏,他丝毫没有求助意愿。用他的话来说,这些都是他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
即使他自己来做心理咨询,也没用的,他自己来咨询,无法改变他的家人,无法磨灭他的家庭中所要承受的创伤。所以他不愿意咨询。
这是人们常常容易陷入的问题。咨询确实无法改变事实,但是可以调整我们对待这个事情的看法。
当然也有一些来访者并非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来咨询,而是因为家人或者伴侣的问题。比如感情不合的夫妻,或者不听话的孩子等等。
他们非常苦恼,因为明明是对方的问题,但是他们毫无觉察,不想改变,这让来访者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类来访者的普遍认知是∶问题很明显,就算我改变了,那又有什么用,对方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能够来专业机构求助的来访者,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因为所困扰的事情感到非常痛苦,无法处理和解决,所以选择求助咨询师。
咨询目标的建立并不是围绕改变其他人而展开,因为这样的目标往往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我们鼓励来访者从自己身上入手∶减缓痛苦、找到积极的应对措施、如何在僵持的关系中找到突破口、掌握主动权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更好的咨询目标。
如果双方都不愿意改变,认为仅是自己改变无效,那么僵持的关系很可能持续恶化导致更激烈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