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黎凌 | 呼啸时光里的温暖往事——记院报李黎老师
时光如白驹过隙,回忆却清朗澄澈。
这次再见到李黎,她带着孙子在地铁旁等着接我。7月正午天津的街道炎热,有少许的喧嚣。她安静立在车旁,带着温和的笑容。高大的SUV车影笼罩着她的身影,深深浅浅,一如当年。
第一次见到李黎,是我大一考进院报去报到。89刘欣媛是院报老人,引我进到里间。李黎立在办公桌旁,戴着寻常的近视眼镜,安静温和,带着笑意。彼时的她三十多岁,正是最好的年华,有种绝世独立的轻灵气质。绿色横条纹的长袖针织衫扎进牛仔裤里,长发中分,额头完整露出来,白皙光洁。阳光从窗棱透过来照在她脸上,深深浅浅泛着光晕。也许是我的直视,她微微红了脸,问:“你是91的?”
左为贸院首任院长信书麟,右为李黎
李老师当时住在教工宿舍楼里,就在学校大院的隔壁。周末我会打着给李黎儿子熊熊补课的由头(偶尔也会真的补课)去蹭饭。熊熊的名字由来是因为生下来像个小熊,骨软肉多。但事实上当时的熊熊很瘦,正是少年,长手长脚,每天有做不完的功课。李老师做一大锅菜肴,很多肉,切成丁,里面夹杂了更多的胡萝卜丁和土豆丁,厚厚盖在细细的切面上,香得很浓郁。
我和熊熊都急切坐在饭桌前,大口吸食着面条以及上面的浇头(上海人这么叫)。而李黎则是很快吃点面,往往是故意漏掉那些肉丁,应付几口就结束。然后她的手肘托着脸撑在饭桌上,静静看着我们,带着满足的柔和的笑。我那时候隐约觉得她的工资不高,做为单亲妈妈每个月要固定拿出一百块给熊熊存着,所以在饮食上一定是紧缩的。这些年我一直没有核实过,但也许事实正是如此。
我心里于是暗暗下了决心,等我工作了,一定要买很多很多肉,做很多很多肉丁,让她跟我们一起吃。
吃饱了饭的我常常陪她一起去厨房收拾,她总是先粗粗收拾一下,就急着把剩余的面条和没有了肉丁的浇头和一下,拿些旧的碗罐到北阳台的门。那里已经围绕着很多流浪猫,看到我们就发出了迫不及待的喵声。她快速分食,解决它们之间的抢夺和战争,然后也是静静倚着树,带着柔和的笑容,满足看着这些猫们。
我工作后到天津几次,都目睹了她换过的几处居所专门给流浪猫留了卧室,装在各种格子和笼子里。但总有更多的流浪猫,安置在阳台上或者院子里。许是这样的原因,她总住一楼的房子,有个小小的院子,方便照顾。
我首次领略到她对世俗的愤怒和厌恶也是因了这些猫,与她通常的淡然和柔和有巨大的反差,也因此在我的记忆里有着非常深刻的印痕。
应该当时她已经要经常去购买猫粮了,那时候的猫粮还只是市场里的小鱼。报价3块4斤,她想讲价,本意希望老主顾3块5斤,结果她问了5块3斤可不可以?卖主愣了一样,说好。当即也称给了她。她骑车快到家的时候反应过来自己错了,于是又折回去红着脸去质问。对方指出是她主动要求的。但随即也就笑了,也许是因为她的弱智(她当时用了这个词,体现了对自己的泄气),给解释说3块4斤已经很便宜了,也是按照这个价格卖给她的,并没有多收,也给她复了称。她复述时依然很生气,带着对现实的无力感。
她的无力也表现在对生活的妥协上。她说熊熊作业太多,很多词语要抄十几遍,她就教孩子用手指中间隔着夹多支笔的办法一次性抄多行,甚至自己模仿孩子笔迹完成作业,为了让熊熊多睡一会儿。后来被发现后找去谈话,寒风中把贿赂老师的电饭锅藏在羽绒服中,任老师把她晾在门卫室外接受往来学生和家长目光的凌冽和侵犯。
时至今日,我特别理解她的感受。我自己也常常对生活的繁杂充满无助和无力。感觉对付这些,我们缺少应有精明和计算,所学不能所用,一地鸡毛,满眼迷茫。
但这些当然无法阻止我们对她的喜爱。她纯真善良,用生命中最原始的善意接纳身边每一个人。无论听到对任何人的任何声音,她总会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神仙,人生何其漫长,我们怎么可能不犯错呢。这样的话到今天都能鼓励我快速原谅自己。
她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让我们靠近她。除了我,还有当时的宫瑞,钟辉,前面提到的刘欣媛,已然有些名气的诗人陶世雄,院报的编辑们和记者们,以及那些经常投稿的校友们,对她都有些自然而然的眷恋和亲近。
我们都得到过她来自文学的专业建议,真切的帮助和支持。她会仔细看每篇投稿,圈出用得妥帖的字词和句子,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尤其是初次来稿的作者,她会详细了解投稿者本人和文章的背景。有一次学校征文比赛,我写了两篇征文,其中一篇署了我们班同学王毅诺的名字。她在结束阅稿后问我是否熟悉毅诺,因为这篇跟我的风格特别相似。我回答这篇文章是毅诺写了大半我润色的,两篇取一篇参赛即可。她沉吟片刻,说还是给她个优胜奖,不能打击文学青年的写作热情,宛如璞玉,总是需要打磨。此刻,我特别想喊话那块璞玉,问问她在时光的打磨下是否已经成为温润的美玉?
她对文字有先天的敏感。收到贺文峰投稿后我拿给她看,她手指着其中一首,停顿了下,评论道这句有点意思。后来发表后被转载,我们的贺诗人收获到了一个全国类的奖项。她也会跟我们畅谈每个人文字的特点和风格,指出我们的短板和改正方向,教导我们写文章不去学那些涂脂抹粉的技巧,而应该用最朴素也是最有力的文字进行陈述。
她单纯,不拘泥于古板的形式,也并不受繁复文字的束缚,她的孙子取名动动是因为月子里好动,而非栋栋成为栋梁之才。她用心对待生活,能够在50岁红脸低头,用最真实的样子示人。她良善,即使回忆起往事中受到的伤害和误解,也首先说自己的年少不经事,而并非只对他人的指责和追讨。她从来都给别人留有余地,有理也不会强横尖锐,她用温婉柔和又善意满满的力量维护着独立的自我以及对世界的希望和热爱。
她朴实,不矫揉造作,不粉饰太平,不扭捏纠结。她从不将去留无意,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挂在口头,却用她高贵的行为和闪烁的才华活成了不卑不亢风轻云淡的模样。她是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从不刻意讨好,不圆滑也不周到,却用本能的温柔包裹着自己和他人,让她的世界自有一番清朗温润。她的内心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感,这情感反而深刻了她骨子里的骄傲和清高。
她也颇有知识分子的孤清、疏离和刚直,柔弱外表下坦荡荡流露出一股凛然正气和浩然大气的劲头,羞涩矜持又一腔孤勇,浑然天成。她从不主动提及或者评判他人观点。对于不熟悉不相干的人和事,她刻意保持远离而不是女性固有的热烈。她不是针砭时弊的凌厉,但也绝不是人云亦云的附和。她坦然陈述当时学校面对的困难,认为否则学校应该能够提供更好更多的资源。对于当时征文比赛的奖品,她也会带着自己的估判直言某次征文比赛的奖品寒酸是因为赞助并没有落到实处。
她敢于担当且不畏惧周遭的眼光和言语,如战士般守候着最后的麦田。记得当时有个关于学校设立社会实践类科目的采访,她带着我和王震见到鲁院长,正式介绍我们是院报记者要进行之前安排好的采访后就先行离开。她平等开明不拘于等级阶层的观念和坦荡从容的行事风格让内心局促的我们陡然生出自信。似乎中间还出了纰漏,但这瑕疵被她揽在肩头,以至于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都不能确定那次采访留给我的不安的确切起因。
右为李黎老师,左为作者
於我而言,她像母亲,包容体贴;像长姐,敦厚温良;像知己,促膝长谈无话不说。更像我的导师,让刚从农村来的懵懂的我,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都非常贫瘠的少年充满了好奇和善意,知道天地之博大而正视个体之渺小,懂得环境之险恶而督促自我之良善,了解世事之无常而激励步伐之奋进。
她是一扇窗,通向未知的美好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着令我心碎又心醉的文学和艺术,善意与良知,自由和理想,无助和有力,过去和将来,还有那些即使经历过无数艰难和困顿之后也绝不能妥协的清明,正气,风骨和热爱。
文:姚黎凌
编辑: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