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元和中兴”时,唐朝再度强盛,为何还是走向灭亡呢?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将唐朝国力推向顶峰。不过,同样是在唐玄宗在位期间,安史之乱的爆发,一下子将唐朝从巅峰拉入谷底。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当然,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又出现了“元和中兴”的局面,也即唐朝再度强盛。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促使唐朝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那么,问题来了,“元和中兴”时,唐朝再度强盛,为何还是走向灭亡呢?

点击加载图片

一首先,元和(806年-82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唐宪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短暂的一统,史称“元和中兴”。对于元和中兴的局面形成,自然要归功于唐宪宗李纯这位皇帝了。元和元年(806年),李纯刚刚即位,西川节度使刘辟就进行叛乱。在此背景下,李纯继位后刚明果断,能用忠谋,力图削平藩镇割据。在位初期,李纯任用杜黄裳、裴度、李绛相继为相。在贤臣良将的辅佐下,唐朝得以平定了四川节使度刘辟、镇海节度使李琦,招降了河北三镇,消灭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并且使藩镇相继降服,归顺朝廷。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自安史之乱后爆发的藩镇叛乱问题,在唐宪宗李纯在位时期得到全面的平定。一定程度上,如果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看到这样的局面,无疑会感到欣慰的。

点击加载图片

二同时,唐宪宗李纯这位皇帝在位时,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收入。并且,利用藩镇间矛盾,取消宦官监军。所以,自广德(唐代宗)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馀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的局面,至此大致结束,史称“元和中兴”。可是元和中兴依然无法阻挡唐朝灭亡的历史进程。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李纯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以后,就自以为立下了不朽之功,渐渐骄侈。任用奸臣皇甫镈而罢免贤相裴度,导致朝政再次走向混乱。一定程度上,唐宪宗李纯和唐玄宗李隆基比较相似,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就开始放纵自己。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事业还没成功之前,无论你付出了多少辛酸劳动,都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点击加载图片

三因此,唐宪宗李纯停下自己的脚步,显然会让元和中兴开创的局面昙花一现,无法长久地持续下去。另一方面,就唐宪宗李纯这位皇帝,虽然平定了藩镇的叛乱,但是,藩镇割据的基本格局,却没有因此而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唐宪宗虽然平定部分藩镇的叛乱,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割据的根源。唐宪宗死后,各藩镇重又变乱或不禀朝命,且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也即不仅藩镇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宦官专权的问题,也继续沿袭下去了。唐朝中后期,宦官们与藩镇节度使们一样尾大不掉了。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王守澄指使宦官陈弘志将唐宪宗这位皇帝闷死在中和殿。自唐宪宗之后,唐朝皇帝皆为宦官拥立,朝政日益混乱,终至亡国。

点击加载图片

四最后,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因皇位继承问题,宦官内常侍陈弘志和王守澄合谋毒死唐宪宗,唐宪宗死,唐穆宗继位。唐穆宗李恒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不留意天下之务。而且,唐穆宗李恒所任宰相萧俛、段文昌缺乏远见,认为藩镇已平,应当消兵。不久,河朔三镇复叛,躲藏军士纷纷归附三镇。综上,元和中兴虽然确实让唐朝再度强盛,但是,这种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强盛,终究只能是回光返照。在唐宪宗李纯这位皇帝去世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问题持续困扰着唐朝朝廷。终于,公元878年爆发的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根基,到了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朝正式走向灭亡。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