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膝盖不痛就代表没有伤害吗?真相是……
很多跑者跑步,特别是在跑到后程时,会出现膝盖疼痛。
疼痛作为一种自我保护信号,提示跑步腾空落地所带来的冲击性负荷超过了身体承受能力,而疼痛往往发生在跑步后程的原因是腿部肌肉力量不足,当后程发生肌肉疲劳时,此时肌肉变得僵硬,肌肉吸收冲击性负荷的能力下降,导致更多负荷集中于关节,从而使得关节过载,引发疼痛。
发生疼痛时,跑者都知道要停下来或者降低速度,避免越跑越痛,这是一种本能自我保护,但如果跑步时膝盖不痛,是不是就代表跑步负荷对于人体没有伤害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不仅要看运动负荷作用于身体的即时反应,也要看运动负荷对于身体的长期反应。
比如有些跑者虽然说跑步当时膝盖没有明显不适,但跑步第二天膝盖有不适表现,这也是膝关节受力过大,存在隐患的体现,此时应当加强康复和修复。
其实,疼痛只是一种极端表现,膝关节不痛也不代表你没有承受错误的应力负荷,也就是说你仍然有可能承受过大负荷,只不过还没有到引发疼痛的临界点,但长此以往,你还是有可能出现疼痛。
所以说,把运动负荷控制在合理水平,把尚未出现疼痛,但提示运动负荷过大、异常受力、或者身体承受能力不足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预防和减少膝痛发生非常有意义。
跑步时无论是否出现膝关节疼痛
都会导致受力异常增加的典型情况
1、下肢力线异常
跑步过程中,如果髋膝踝下肢关节排列不好,力线异常,就会导致着地过程中受力异常增加,从而增加发生膝痛的风险。
比如有些跑者,特别是女性跑者会出现一个非常典型的错误跑姿——髋过度内收,表现为膝关节内扣,小腿向外翻。
而这样的跑姿将会对膝关节产生极大压力,同时还会引起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从而诱发髌股关节面压力增加。
还有些跑者在着地过程中会出现足过度外翻,这也是另外一种典型的力线异常。
什么叫做足过度外翻呢?
无论是脚跟着地,还是前脚掌(中足)着地,在着地时,都是脚跟外侧或者前脚掌外侧先着地,然后再快速过渡到内侧,这个足发生偏转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足外翻。
足外翻是跑步时足着地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借助外翻可以起到缓冲受力,减少冲击和振动的作用。但是过度外翻(多见于扁平足)被认为与跑步伤痛发生高度有关。
过度足外翻与足底筋膜炎、跟腱痛、小腿胫骨应力综合征、膝痛都有较高关联度。
着地过程中足过度外翻也会增加受伤风险
2、步频较低
速度越快步频相对越快,但不等于反过来,速度慢步频就应该很慢,无论速度快慢,保持合理的、相对更快一些的步频,比如步频接近或者达到170-180步/分具有更佳的生物力学优势。
但很多大众跑者,特别是初跑者,步频只有150-160步/分,这样的步频就显得有些偏低了。
慢步频的坏处
快步频的好处
根据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运动康复系主任、《无伤跑法》作者戴剑松副教授对于中国大众跑者的研究,步频较慢者腾空高度明显增加,着地时刹车效果更明显,蹬地作用也更强,这说明慢步频导致跑步更费力。
所以要想跑步省力,适当加快步频是大众跑者优化跑姿,最最简单实用的方式,要注意加快步频不等于无限快,比如步频加快到200步/分,那样会导致发力不充分,也会降低跑步效率。
不同步频大众跑者腾空高度对比(单位厘米)
3、着地后膝关节没有积极下压缓冲
着地过程中膝关节应当积极弯曲下压,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加缓冲,而如果着地时采用膝关节伸地过直,同时又不注意积极弯曲下压,这种跑姿对于下肢关节伤害极大。
着地时膝关节弯曲不足其危害主要在于这样几点:
1、膝关节伸得越直,在触地一瞬间,地面反作用力会因为缺乏缓冲而直达膝盖;
2、膝关节伸得越直,使得膝关节弯曲缓冲明显不足;
3、膝关节伸得越直,制动刹车作用明显,损失了速度,降低了跑步效率。
而通过加快步频,减少步幅,有利于着地点靠近重心,一方面使得膝关节本身就能保持适度弯曲,弯曲的腿部才有利于分解消散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着地时膝关节顺势积极下压带来更多缓冲,同时小腿与水平向后的地面夹角变大,制动刹车作用也明显减少。
4、骨盆以及核心控制不理想
一些跑者跑起步来骨盆上下扭动,这是核心,特别是臀中肌无力的表现,臀中肌向上连着骨盆,向下连接髋关节,当臀中肌无力,骨盆上下摆动必然会导致髋内收、膝内扣、脚踝过度外翻等等连锁反应。
如果跑步姿势存在上述问题,在跑步时间较长、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应力集中现象,初期或者负荷没那么大的情况下,身体尚能承受,可能表现为跑步过程中疼痛并不明显,但跑步后第二有可能出现膝关节反应,但如果持续性负荷增加,那么就会跑步中疼痛。
跑步时虽然膝盖疼痛不明显
但跑后几天膝关节反应大同样提示隐患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不仅要看运动负荷作用于身体的即时反应,也要看运动负荷对于身体的长期反应。
有些跑者虽然跑步时膝盖疼痛并不明显,但跑后第二天却容易出现下列反应。
1、跑后第二天膝关节有明显疲劳感,这种感觉说不上痛,但就是觉得膝关节不大舒服,感觉膝关节比较累,如果有这种表现,也是膝关节早期劳损的体现;
2、跑后第二天膝关节隐隐作痛或者有一定钝痛感;
3、跑后第二天上下楼梯不舒服或者上下楼梯出现疼痛;
4、膝关节处于一个固定角度一定时间,比如久坐膝关节保持不动一定时间后感觉膝关节酸胀,变换关节角度后好转,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同样提示存在髌股关节综合征。
总结
跑者在平时跑步时除了要随时关注跑步时膝盖反应,也要关注跑后第二天以及后面几天膝关节反应,跑步时膝关节不痛不代表就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跑姿不合理,负荷问题还是会导致膝关节承受了错误的应力作用;
如果跑后第二天膝关节反应较大,同样提示负荷过大、身体能力不足,你需要好好的强化力量,加强恢复,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
为了帮助跑者解决膝痛困扰跑步研习社为跑者带来了最新膝前痛康复课程。
课程介绍
为什么
必须要学习这门伤痛课?
一、打破伤痛循环,重获跑步自由
很多人受伤之后选择的方案直接是休跑,休跑看似有助于恢复,但是为什么伤痛仍会反复出现?
其实大家在休息中,看似伤痛逐渐好转,实际上导致伤痛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导致跑者[受伤——休跑——训练——受伤]来回经历,反反复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本课主要特点在于:教授跑者在课程中分析导致伤痛的种种原因,并通过伤痛的发生机制提供有效的改善方案,从根源解决膝伤困扰。
二、传授贴扎技巧,踢好“临门一脚”
处于伤痛期的跑友,如果在赛事前膝伤仍未缓解,但又想继续跑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为膝前侧量身定制一套疼痛减压贴,从伤痛根源处解决问题,最大化改善髌骨处摩擦导致的跑步疼痛,助力顺利完赛。
三、科学安排康复训练,助力快速康复
学完理论课程、提升伤痛对伤痛的认知以及康复的具体动作之后,我们将为跑者安排12次定制训练计划。
无需头疼如何安排训练,只需跟着训练计划做就行。
从缓解伤痛,到疼痛预防,最大化降低反复受伤的概率,重享自在奔跑!
四、经济实惠,足不出户享专业康复服务
一般来说,由运动引发的损伤,最好要以相关的运动康复机构进行解决。
直接交给康复师进行治疗无疑是最佳解决方案,但其产生的大额费用对于大众跑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
即便不考虑经济支出,在当地也很难找到专业靠谱的康复机构。
这成为多数膝伤跑者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也是跑步研习社开设膝痛康复课程的使命。
本课程邀请《无伤跑法》作者戴剑松教授为大家授课,深入浅出地教授康复方法,足不出户即享专业康复师治疗服务。
你将获得
扫描图片二维码
查看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