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一辈子瓷器,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你真的会区分?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美女音频
◆ ◆ ◆
◆ ◆ ◆
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爱茶之人谁没有几件器呢。
可是对于刚入门的瓷器小白来说,肯定和小悦一样,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看不懂各种专业术语。
比如: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这三个概念就困扰小编好长一段时间,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三个词的意思。
釉下彩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
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
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装饰瓷器。
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光滑平整、操作简单。
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最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绿彩等。尤其是青花,可以说是釉下彩的典型代表。
釉中彩
釉中彩出现的年代比较晚了,它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亦称高温快烧颜料。
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釉面软件包化熔融,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具有釉下彩的效果。
▲釉中彩小号鸡缸杯柿子花主人茶道专用杯
古今釉中彩的实物说明,釉中彩从烧成温度上区别,可以分为高温(亚高温)釉中彩和低温彩中彩两个小类。
从制作工艺和烧成过程中彩釉层次变化来看,釉中彩并不是单一方法制作烧成的,而是由两种方式形成的,因此也应分为两个小类:
一种釉中彩可以称之为“制作性釉中彩”。这种釉中彩是在彩瓷烧制前的制作中就按照由外到内“釉——彩——釉——胎”的釉、彩层次关系进行施釉和绘彩,器物烧成后仍然保持由外到内 “釉——彩——釉——胎”的釉彩层次关系。这是传统工艺釉中彩技术。
另一种釉中彩可称之为“烧成性釉中彩”。这种釉中彩就是釉上彩绘,烧制中彩料沉入釉中所形成的釉中彩。这种釉中彩的晕散效果更加显著,制作“瓷上国画”十分理想,多为现代陶艺家创作艺术陈设品所应用。
釉上彩
釉上彩,也可以称作釉上加彩,它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
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上彩茶具——如意
所谓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或者烧成单色釉瓷,也可以烧出多色彩瓷,在这样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60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温度烘烤而成。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真正成熟的以绘制纹饰而著称的釉上彩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
而这其中无论是以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而论,还是以作品的绘画技艺来评判,都是雍正粉彩器略胜一筹。珐琅彩器名重一时,屡创天价,也是稀世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