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行为
君子行为
读《荀子》第二十章 《正名》九
(峻岫)
(原文)
辞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祅辞不出。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埶,不利传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咄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诗》曰:“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荀子说:“辞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辞”是“辞谢”;“让”是“谦让”。“辞让”就是谦虚礼让。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礼让有秩序,按礼节进行,因此长少就顺了。谦虚是美德,但是该谦虚的时候谦虚,不该谦虚的时候就不能谦虚。“辞让”,退让,在荣誉面前,在利益面前不争竞是好事,但是,不该退让的时候就不能退让。该你的的荣誉就是你得,该你的功劳就是你得,此时谦虚就显得虚伪,做作,虚情假意。尊老爱幼是美德,你是老年人你却把座位让给一个十七八岁身强力壮的的青年人,这就是把秩序弄错了,长幼的秩序就不顺了。“忌讳不称,祅辞不出。”人生之中有徐多忌讳,伤心之地你忌讳,痛苦的往事你忌讳,走“麦城”的经历你忌讳,这很正常。因此,此时此地因人而异的“忌讳”,都需要注意,不要让人家难堪,让人家下不了台。所谓“祅辞”就是怪诞的言辞。一个人不要总说一些怪诞不经的话,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总说一些奇谈怪论,这样的人,不是幽默,而是“浮浪”,是怪诞。幽默是语言的艺术,怪诞是思想的芜杂。说话总喜欢怪里怪气的人,思想不单纯,言语不可信,行为不可靠。“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做人,要用仁慈的心去解说人生;用学习的心去听取意见和建议;用公正的心去辩论是非。所谓“以仁心说”就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怀着善良的心,去思考,去说话。说话没有坏心思,没有坏想法;所谓“以学心听”就是,学会倾听,以谦虚的心态听,以学习的心态听,而不是以教训人的心态听,以好为人师的心态听。所谓“以公心辨”就是,辩论,分辨,要出以公心,只有出以公心,你才能站得住脚,站得住理,才能说服人,取得辩论的胜利。“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埶,不利传辟者之辞。”原则问题不因为众人的非议和赞誉而改变;说话办事,不为博得面子上好看,不为得到好名声而行动;不贿赂权贵,不依仗权势而得利;不因为能够获利而传播不实之词和谣言邪说。“故能处道而不贰,咄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所以要坚持正道,反对歪门邪道,要一心一意,绝不三心二意;自己坚持“正道”,坚持正义,但绝不盛气凌人,咄咄逼人;说话站在理上,该说的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不说那些荒诞不经的话,绝不说那些流言蜚语;公正无私,正大光明,坦坦荡荡,拒绝、鄙视庸俗、低俗的争斗。荀子说的是“君子之辩说”,其实这几条就是做人的原则。《诗经》上说:“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意思是:长夜慢慢,要经常想想自己有没有过失。古人定下的规矩,我不怠慢,礼仪方面我不犯错误,就不担忧别人怎么说自己,怎么看自己了。
做人光明正大,光明磊落,一心为公,不但辩论能立于不败之地,人生也能无怨无悔,可对日月。(署名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