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为绚——莫晓松中国画作品云上展览
莫晓松的工笔花鸟画在传统与现代、技术与思想、精微与广大、精英化与大众化、雅与俗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所追求的花鸟画图式与传统拉开了距离,但又不盲从于现代的激进,这种艺术上的“和而不同”,体现了当代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这使他的工笔花鸟既获得了专业人士的赞评,又拥有了最大众的人气和市场。他的作品反映了他一贯的艺术主张:用现代人的视野用心去观察和再现。他期望于最大可能的从工笔的细致工谨中跳出来,以山水画的意境重构工笔花鸟,从而拓展工笔花鸟的表现空间。他的创作思想体现了对花鸟画的现代解读,而在他的作品中,逍遥、自由、抗争、和谐、宁静这些诗意的元素得以在中国人“天人和一”的宇宙观下通过那些花鸟的状态来表现。在这次访谈中,他强调了自己对花鸟画意境的重视和理解。
这次访谈是根据2006年5月12日至5月15日在甘肃美术馆举办的《秋花春草——莫建成莫晓松工笔花鸟画展览》期间,莫晓松在兰州刘家峡水库牡丹园内写生时进行的一次非正式访谈整理的。 我的画其实就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结合、工笔与写意结合的产物。
冯国伟(以下简称冯):系统看了一下你的作品,觉得以你2001年上中央美院郭怡宗老师花鸟高研班为分界,作品在信息量和形式感上有了较大的变化。
莫晓松(以下简称莫):变化肯定是有一些,但我觉得跨度不大。
冯:这主要是因为你的作品中有一种稳定的精神坚守,或者说你对花鸟画的理解是基本稳定的,我将它比作是种孤寂的诗意。
莫:这并不是我刻意想要表达什么。人在年青的时候,就是要用自己的理解和办法来表达。我的画其实就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结合、工笔与写意结合的产物,把山水画的“大”与花鸟画的“小”、花鸟画的工与写进行了融合。
冯:为什么会有这种选择?
莫:山水画对我影响很大。刚大学毕业时,正好王文芳老师来兰州,我跟着学了一个月。受了一些影响。而且在上学期间,我们曾经临摹过很多山水画,比如范宽的山水。山水画的博大宁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感受,当时并没有在意,但在画花鸟中有时就会蹦出来。而且还有一点,当时兴起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出现了那种很精致的鸟,处理的比较朦胧的背景,我也受到了启发。
冯:什么时候就有了这种有意的结合?
莫:从我的第一张作品就有。当时技法并不成熟,所以想从画面的整体感和深度上做些努力。那幅画我画了一只印象中的鹌鹑葡葡在大地上,表现生命力的顽强。严格说起来,它既不象花鸟画,又不象山水画。大家看了之后都感觉,花鸟画还能表现出这种东西来,所以感觉非常新。 艺术学习没有成法,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我总是抱着探索的态度去画,慢慢就贯穿成一条线了,如果成点就没有什么价值。
冯: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工笔的传统性与当代化?
莫:传统的工笔花鸟,尤其是宋画,是讲故事,注重细节。而现在的工笔花鸟又往往过于细腻,制作性太多。大家指责工笔画就在于此。一幅画中有很多无谓的细节,并且那是画面上的细,而不是生活中来的。很多人东学一点西抄一点,从生活中拿一点,却削弱了画面的整体性和感染力。同时由于过于注重细节,离真实的生活就有了距离。
冯: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莫:我的画主要是视野与传统是不一样的。我画花鸟最初并不是从临摹和写生为出发点,而是从想象入手。
冯:这似乎与学院派的教学要求不一样?。
莫:艺术学习没有成法,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我在大学期间,除了看书,也画一些画,但我老是抱着探索的态度去画,当时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日积月累,总是有自己的想法,慢慢就贯穿成一条线了,如果成点就没有什么价值了。现在我画画都是用毛笔直接画,不需要打铅笔稿,这就是我与当代很多工笔画家的区别,也就是优势所在。
冯:早期你是从印象入手,现在看来你非常重视写生?
莫:是。这可能是中央美院给我最大的影响。写生要找到一个融合点。郭老师曾说过我的一幅画上半段是传统的,下半段是写生的,两个在打架,对我触动很大。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画面有一些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对形、笔、线、轻重,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怎么把握的恰当好处,这些都需要下功夫。2005年开始,我画画都是用毛笔直接画。经过多年积累和实践,已经对形和景非常清楚,起笔之前可以说心里有数,毛笔的控制也越来越熟练,可以画那种很长很有节奏的线条,也可以画很柔弱的线条。
冯: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可以说更得心应手了?
莫:现在画画比较自由,包括丈二大的宣纸,我都用不着打草图,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拿着毛笔要比铅笔舒适,这就是这几年与前几年的变化,再复杂的构图,也不需要打铅笔稿。这就是我与当代很多工笔画家的区别,也就是优势所在。这样下去,我的路子更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