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the right thing:清教徒的礼物

长久以来,对于国内出版市场上到处充斥的管理学,成功学读物,个人一向是充满了逃之不及的恐慌和厌恶。其中最可怕的场景莫过于机场候机室附近的快餐书店,到处可见诸如“XXX教你成功!”或者“不得不说的管理秘籍”等等面目可憎的江湖术士蹲坐盘踞在书架之上,手里的“灵丹妙药”伴随着刺眼的灯光搔首弄姿,当然这一切都比不过旁边电视屏幕里滚动播放的宣传广告来得更加具有杀伤力,声嘶力竭的叫卖,油头粉面的装扮,以及蛊惑人心的话语,无不令人作呕,心神不宁。

此时常常腹诽,这个要是管理学,那才叫见鬼了!

众所周知,管理既不仅仅是几句标语口号,也不是空有一番热情,而是一门科学。这是已经被无数铁一般的事实验证过的真理,管理是一门理性严谨的科学。作为全世界管理科学的鼻祖和大本营,美国对此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来源于理论,更是来源于实践,而且不仅有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

在此推荐一本美国管理学的著作:《清教徒的礼物》

《清教徒的礼物》是美国肯尼斯·霍博和威廉·霍博兄弟的一本管理学著作。不过文章本身写得很有趣,一路读来,感觉与其说是管理学,个人觉得倒是更有点像历史故事,为读者描绘了清教徒促进美国工业化成功的五个基础特征---理想主义,亲历亲为,集体主义,组织能力和技术创新。

这五个基础特征奠定了美国管理科学的文化基础,并且以此不断演化发展,催生了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后来更名为工业工程,并且据此逐步形成了管理创新的体系和方法。这本书作者所宣扬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

美国在1870年以后的100年间正是依靠上文提及的清教徒的礼物,抓住了工业工程的应用从而获得了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进而成为全世界的领头羊,而从1970年以后至今,不断下滑的原因正是因为丢掉了最初赖以成功的法宝,丧失了前进的原动力,沉迷于财务指标工程,人才培养重头衔不重本质,MBA文化泛滥,与此同时,德国,日本,中国等正是凭借美国所失去的清教徒的礼物,实现了快速崛起的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副标题《那个让我们在金融废墟重拾梦想的馈赠》,放在今时今日,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直至特朗普上台以后的种种变化,颇有些令人值得回味。

本书理论扎实,内容丰富,涵盖的方面极其广泛,从基础理论到趣闻轶事,从名人访谈到案例分析,称得上是包罗万象。不过个人影响最深刻的还是清教徒主义的核心要素,堪称本书的精华所在。

1、  建设人间天堂的坚定信念Kingdomof Heaven on Earth。

不管是现在大火的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科,《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还是扎克伯格,凯文·凯利,硅谷这些商业巨子和思想大咖,还是发明T型车的亨利·福特等等前辈,我们常常会发现他们真正考虑的问题,并不是企业每年赚多少钱,而是人类未来往何处去。互联网,可持续发展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放眼人类未来的超现实公司。建设人间天堂的坚定信念,这是一家成功公司的DNA,也是它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基石,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在沙滩上建造高楼大厦。

2、亲自动手、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

要知道,那些刚刚抵达新大陆的美国“国父”们都是同样有技师精神的人,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杰弗逊善于做钉子,潘恩是胸衣匠。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才能真正的抓住机会,并且保证强大的执行力。

硅谷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什么是创业?连续八次创业的大师史蒂夫·布兰克曾经说过,创业头六个月的10%时间,创始人都应亲自接触客户。而乔布斯就是一个典范,他既是管理者、推销者,又是专业的产品经理,痴迷于伟大产品的设计,这才造就了伟大的苹果。

当我们沉迷于办公室而脱离现场,当我们沉迷于夸夸其谈而怯于亲自下场,当我们沉迷于表现为冗长的会议和满天飞的PPT,实质却是空谈主义的时候,那也就是我们距离成功越来越远的那一刻。

3、集体主义精神

传统美国社会清教徒式的集体主义精神,很少被人提及。但真相是清教运动在释放个人活力的同时,还天生擅长把个人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目标奋斗。这是源自于一个非常朴素但是至关重要的理念: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保证那些从“五月花号”上幸存下来,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拓荒者在新大陆活下来,并且建立强大的美国的重要原因。

与之相对的是,一旦个人的英雄主义压过集体协作,从而蔓延到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可能会赢得一次两次的偶然成功,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长,会发现这样一种孤立的模式毫无持续成功的可能性。

4、善于协调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组织能力

现代工业社会早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小作坊式运作,变成一台构造精密,零件众多,运行复杂的大机器,而这台机器能否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执行能力。简单说,就是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这一条其实是源自最早移民新大陆的社区文化,“团结得像一个人”才使得他们能够在最初极其艰险的环境中活下来,并且成功的站住脚。随着后续移民规模的扩大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对于协调各种复杂情况的组织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并且最终拔高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

对此最为成功的案例实证,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成功。当拥有巨大资源潜力和强大组织能力的美国最终加入到同盟国的行列之时,所爆发出的惊人能量使得战争的结果已经不再成为悬念,从而仅仅成为一个时间问题。

5,技术创新为本

如果说英国清教是新兴美国的管理文化之父,那么法国技术就是新兴美国的管理文化之母。17世纪的英国赋予了传统美国四个清教特点,18世纪的法国又赋予传统美国第五个特点:重视技术,尊重技术专家(这里的技术是指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影响最早始自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军技术人员的强大支持对于战争爆发之初还仅仅是近乎散兵游勇的北美民兵最后击败英国殖民地正规军,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并且在战争结束之后,成功的从军事领域渗透浸入到了民用领域,由此引发的革命更是举世瞩目。

没有什么比科学技术更加重要,对于尖端技术的近乎偏执的追求,影响力之大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它不仅仅决定某件具体的事情是否可能会成功,还会决定某家企业在其所属的领域是否会有未来,进而延伸到一个国家到底会拥有一种怎样的气质,大概就是“胸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吧。

以前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常常被公司的前辈教育,DO THE RIGHT THING! 字面翻译过来就是做正确的事。初始的时候未免有点不以为然,这不是故弄玄虚嘛,又什么了不起的。待到后来见得多了,学到的多了,碰的钉子也多了,慢慢才知道,这句话实在是再正确不过了。

顺便说一句,虽然有人后来把它改为,正确的做事,但是我觉得还是“做正确的事”是更正确的理解,不仅仅是翻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