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探索要敢于“撞南墙”  臧福科

臧福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一批按摩教授,国家保健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医药协会推拿学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对于学生时代,他给自己的评价是“不是规规矩矩的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厉害”。领会中医重其法,学生怎么学、老师如何教很重要,临床探索要敢于“撞南墙”。他说,如果没有他的恩师刘寿山对他不断地拨错纠正,就没有他现在的成绩。

找准方向再循序渐进

臧福科中学时因生理课老师一次实验的启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高中毕业果断填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了他热爱的中医专业学习。“中医博大精深,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他在学习初期就碰到了难题。一开始选导师时,他就惦记着找学问高、水平高的老先生,后来跟着一个骨科专业的资深教授。老师让他先背《内经·骨度篇》。他回来就啃医书,觉得晦涩难懂,就看一遍下来,然后和老师取巧说“我已经念过了”。而事实上即便老师讲解下来,他还是越读越茫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小半年过去了,临床上根本不懂得用。

有一段时间臧福科去听宫廷理筋术传人刘寿山教授的按摩学科教学,发现他讲课有讲述理论知识但更注重实践操作,领悟起来很快,这才让他找到了真正的学习方向。而后他跟随刘老学习,研究其按摩手法,每个礼拜天上午都去听课,就这样坚持了一年零三个月,理论加实践,基本上讲一种病例就让他会一种。

“理论家的方向是对的,但是脱离临床太远了。年轻人不能太心急,找准方向再循序渐进。”他深有体会。现在他带着很多研究生、博士生,也是告诫他们这一点。

学手法学样更要学劲

对于学生时代,臧福科给自己的评价是“就不是规规矩矩的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厉害”。关于这一点,很多事上可见一斑。在边学习手法边临床实践过程中,他觉得自己体会深了,就想起和老师比疗效,“我就不相信年轻大小伙子比不过糟老头”,就着年轻人的一股蛮劲,甩开胳膊干起来。

一次碰到一个肘关节活动障碍的病人,来时手臂能活动但不能伸直,老师提醒此类病人揉筋时别大抻大拽。臧福科给他治疗时,一个猛劲给他掰直了,当场病人手臂活动自如,能伸直了。他洋洋自得。可第二天这位病人苦着一张脸再来看诊,手臂不仅不能伸直,连动都动不了了,吓了他一跳,纳闷“手法像老师,为什么疗效出不来”。向老师求救,老师告诉他“手法散了”,现在治愈病人后仔细讲解让他琢磨再去尝试。俗话说“凡事不过三”,臧福科不服气,自认手法没问题,连做四个这样的患者,都出现这样的情况,才彻底服气。

“我学到了师傅的样,但没有学到师傅的劲,就是掌握力的概念。”臧福科总结当时的错误。在保证病人安全、不出医疗事故的前提下,老师通常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多撞南墙。正是这种教学方法让他领会很多,进步很快,也让他受益终身。

临床操作十年方领悟

在临床运用中,臧福科发现老师操作时80%的力都能直达病所了,疗效显著,而他只有20%起到作用,白费了半天劲。

臧福科指出:“手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不同的病都有不同的要求,至少得有十年的临床经验才算真正领悟中医按摩手法。”学习按摩手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讲求“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他苦练十年,才领悟了“治筋喜柔不喜刚”的柔字诀。对于所带的学生,他手法要求也很严格。

现在每周三下午臧福科还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出诊。出诊时,好几个弟子跟随着学习。他们都是中医院比较年轻的按摩推拿科临床大夫。在现场,就着弟子手臂,臧福科向记者演示了按、揉、捏、拿等手法。

臧福科告诉记者,过去的老中医学习带学徒手法一般都要15年,现在中医药高校教育与临床实践中,这个年限大大缩短了。据了解,臧福科在继承和发扬恩师刘寿山宫廷理筋术的基础上,自创了“振腹疗法”,业内称“臧式振腹术”。在现在中医药大学按摩专业,这是必学手法,广泛运用在临床中,在治疗多种疾病上效果甚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