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河北偏城村
偏城村,所属邯郸涉县。偏城村历史悠久,保存有不少古迹。偏城刘家寨建筑十分精美,代表着一个时代地区的风格。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涉县相关史料记载,旧时的偏城村分为东岗、西岗和土寨子三片,是旧时山西省黎城县的区署。1940年,曾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轰炸,1938年到1946年,偏城县委、县政府驻扎于此,八路军129师先遣团也在这里秘密驻扎了7年之久。
刘家寨位于偏城村中心,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寨子四周是用石头筑起的10米寨墙,仅有东南北三个门楼,寨内分为7门圪廊、47个分院,占地面积16600平方米,现存80%以上多为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建筑群,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是北方少有的寨子式建筑。
整个寨子呈长方形,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汇集了建筑学、绘画、文学、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艺术,据有关专家考证,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观赏价值。寨子内院落相互对称,竖向设计随地形依山就势,布局结构紧凑,主房、陪房等级明显,主次分明。
街道呈“丁”字形,为石阶铺就。沿街门楼,飞檐斗拱,大门两侧的门楣多为青石,并雕刻楹联。高大的门楼,高高的台阶,台阶多为青石铺就,且底层台阶下设排水道,门前有上马石、拴马石,屋顶为坡屋顶。出飞檐,圆椽,方砖盖瓦,屋顶压背,两端出兽。建筑装饰以雕刻、彩绘为主,木雕、彩绘多用于室内装饰,砖雕、石雕多用于室外装饰,云线雕刻柔和优美,雕梁画栋异彩纷呈。
刘家寨内的“将军第”最为威严。它是串联式的一进三院,依山而建,前后落差有9米之高。可以从一条50米长的甬道走向二门,路两侧各有两层配房,进二门是一座左右对称的厅堂,堂内套间,约50米深,木雕窗棂,石刻柱顶。穿过厅堂,上三阶,又进一四合庭院,正中是正堂大厅。
现在的刘家寨,老屋新房混存,留存下来的石碑砖刻、雕梁画栋、字联书画,既留有明、清之古韵,亦有民国、文革和现代的气息。这些过往和现代的气韵无一不见证了刘家寨的繁华、衰落和变迁。
随着清王朝的衰败,中国陷入危难,刘家寨也随之进入风雨飘摇之际。到革命战争时期,刘家寨这里也燃起了革命的烽火。
刘家寨的北门楼是整个寨子的主门,曾翻修过几次,现存的门阕上,还有石刻的莲花、犀牛望月等图案。刘森林说,莲花是道教的象征,明朝时盛行道教,所以证明刘家寨至少在明朝时期已经存在。
行走在刘家寨的各条街道和各个院落内,随处可见捶布石、志石(练武用的石头)、上马石、拴马石、磨盘、石狮子等石刻,这些缺角少脚的石刻见证了刘氏一族曾经通过勤奋练习、勤劳耕作来实现自己的希望。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