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强军”之历史最强音——魏武卒
“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这句话出自《荀子.议兵》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齐国的技击之士根本不是魏国武卒的对手。
上一章我讲了齐技击的发展历史,以及兴衰历程。那么牛的技击之士怎么可能不是魏武卒的对手呢?魏武卒到底有多强大?
图片来自百度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魏国武卒的光辉历程!
魏国“武卒”制的创立,其实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兵家四圣”之亚圣吴起。而是他的老大哥,李悝。
战国初期,魏国富不过韩国,武不过赵国,于是魏文侯开始图霸。他任用李悝为相,实施变法,魏国迅速强大。“李悝变法”是先秦时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指诸侯国)的彻底改革,它对后世的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变法”、“吴起变法”都是以此为蓝本。
图片来自百度
“李悝变法”里有一项是关于军制的改革。就是对军队中的士兵进行考核,选拔其中优秀的,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别编入不同的队伍,发挥其最大的作战优势。这种军制就叫——武卒制。
魏武卒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吴起时代。
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在河西担任郡守期间,吴起开始组建精锐武卒。精锐武卒的选拔非常残酷,《荀子.议兵》记载:必须身穿全副甲胄(头戴铁盔、身穿三层甲:上身甲、股甲、阱甲),执12石的弩(约今720斤),背50支箭,同时还要拿长兵器戈和短兵器剑,携带3日口粮,日行200里。这和现在的特种兵没有两样。
吴起对军阵也进行了精心编制:5人为一伍,设伍长1名;2伍为一什,设什长1名;5什为一屯,设屯长1名;2屯为百,设百将1名;5百设五百主1名;2个五百设千人1名;一千人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归将军直接统管。阵型分四个方阵:前、后、左、右,并加一个前置方阵,专门作为诱敌之用,所以,合起来是”五阵“。这样编制,在作战中,指挥系统非常灵活,脉络非常清晰,方阵之间互相呼应,无往而不胜。
此外,战争所用的兵器也在发生着变化。战国时代,青铜器逐步被更为坚硬的铁器所取代。而当时天下的冶铁中心主要集中在韩、魏,魏的兵器制作业更是天下闻名。这也为魏武卒的装备提供了最强大的保障。
接下来看看武卒的威力吧!
图片来自百度
河西之战,吴起攻秦,下秦河西之地大量城池,最远打到洛阴,逼得秦军只有退守洛水,此时离秦都咸阳都不远了。
阴晋之战,吴起率五万武卒狂虐秦军五十万,创造军事神话。
灭中山,乐羊为帅,三年灭中山国。
败强齐,吴起协助韩、赵杀齐军三万,攻入齐长城。
破悍赵,庞涓率军一路直杀往赵都邯郸,后被田忌围魏救赵。
魏惠王时期,魏武卒达到全盛时期,不过,在之后就开始衰败。
由于武卒的开销非常大,魏国的国力越来越不能支撑军队的开销,特别是在马陵之战后,武卒遭受重创,损失巨大,精英伤亡殆尽。伊阙之战,白起斩魏、韩联军24万,武卒几乎全军覆没。
看来军队不管多强大,还是要看指挥官的军事才能,否则也只是战场上的炮灰。请继续关注下一篇:秦锐士。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