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鲁迅书店

-----------鲁迅书店,你是我去北京的无数个理由中最无法表述的那一个

北京距离我生活的城市1300公里,从高铁动车到普通列车,从航空到公路客运到自驾行,如今的交通运行再无“道阻且长”,尽管如此,去北京还是需要足够迈出脚的理由,比如出差培训,比如去看望那些人生路上一路领跑的师友,比如陪伴家人去打卡那些总也走不完的旅游景点,无论哪一个成为最终理由,在我的内心深处都保留一个轻易不愿与人分享的曲目,那就是,去一趟鲁迅书店。

2019年12月28号晚上21点,哈尔滨这座城市最冷的季节里最冷的一天,我登上了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年终岁尾,时光流逝,在心中惶恐不安的那一刻,北京鲁迅书店《戴乃迭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成为我郑重而又专程地去一趟北京去一趟鲁迅书店的理由。

说来话也长,话也短。读赵蘅老师的文章,读赵蘅老师的画,在她的笔下,熟识了她的百岁母亲,她的宪益舅舅、乃迭舅妈。在她的笔下,那些一个世纪以来闪烁在星空的大师们,就像我们尊敬的老邻居老朋友,他们生动质朴,他们在袅袅炊烟里家长里短谈笑风生。赵蘅老师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生活的云淡风轻,淡雅中洋溢着欢喜,欢喜中流淌着暖意。就是在这些文字和画作里,我幸会了深深敬仰的。

《戴乃迭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似乎是我期待了很久的一次活动。去那座山水阻隔时时遥望的鲁迅书店,见我仰慕的人,参加我倾心的活动,如此有幸,如此令人欣喜。就像祖上亲人值得纪念的日子,有一份通向天际尽头看不见摸不到却在心底里滑过的忧伤,有一份油然而生的肃然起敬,有一滴不知不觉间在心底而生含在眼角的泪,有一份无法述说也不宜描写却在不知不觉中打动自己的情愫。这样特殊的日子也是亲友重逢相互抚慰的日子,我们会在亲人跨越时空的注视中,在安放我们情感的那间朴素的书房里彼此拥抱传递我们文脉相连的关爱。

躺在火车硬卧车厢的下铺,一瞬间,我有些理不出来头绪,我不知道是因为期待拜见赵蘅老师才千里迢迢远赴北京,还是因为戴先生那双闪烁的大眼睛令我无比牵挂,或者就是因为想念阜城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胡同里那座安静的像一间居家书房般的鲁迅书店。我还真是分辨不出来让我冒着严寒出行千里的动力到底是来自哪里,或者到底哪一份更多。

无论如何,冬日的鲁迅书店,我们重逢了。

令我惊喜的是,我和赵蘅老师几乎是一样的着装风格,她身着一件深红色毛衣外边搭了一件黑色外套,我是一件橘红色毛衣外边搭一件黑色的披肩。我们拥抱,我们彼此祝福,她亲切地在她的赠书上写下了“谢谢远道起来!”

还是来时的那列火车,还是那个铺位,就着昏黄的灯光,我读完了赵蘅老师和母亲杨苡先生主编的那部《逝者如斯——杨宪益画传》,久久不眠。

2020年的11月8日,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庚子年的跌宕起伏,我和鲁迅书店再次重逢。中转北京的行程中,我把五个小时的停留时间留给了鲁迅书店。

青砖黛瓦一丛竹林,实木本色的木板上印刻着墨绿色的“鲁迅书店”四个字,宫门外二条鲁迅书店的门口,还是那么安静。

走进书店,不知道哪里还是感到了不一样的气氛,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在目光交汇的瞬间听到了岁月深处传来的那声叹息,看到了斑驳光影间长在心上的皱纹。后来才知道这里更换了主人,好在我喜欢的那座鲁迅书店,不但气质没变,似乎更多了几分历经世事的从容。

书架还是那么不高不矮,即便是最上层的书我也似乎翘翘脚就能够拿到,即便最下层的书我也不需要费力蹲下去。案台上那些随手就能翻开的书,都是一副严肃的面孔,任凭你翻还是不翻看还是不看都是我本无我的淡然。并无其他店里常有的花枝招展迎宾般热烈,

从容安静地在窗前小坐片刻,院子里金黄的银杏叶飘落在窗前,身后的书架上还是那些书,是那些不需要费心去甄别,单单看到书名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喜欢会读完会谈谈感想的那些书。恍惚间,就会觉得这里也许就是先生曾经写作过的书斋,那凝重的气息分明还在,一直都在。

和相约赶来送行的友人坐在咖啡厅里,倚靠在书架上那些随手就可以翻阅的《鲁迅研究月刊》中间,我们聊起彼此烟熏火燎家长里短的日子。

胡同里路灯泛着昏黄的暖意,夜色掩盖了远处令我这外乡人眩晕的高楼大厦。距离书店300米的护国寺小吃店,那里的红豆粥和麻酱烧饼带给我实实在在的北京味道。

火车上,卧铺车厢的下铺,我打开了从鲁迅书店购买的《渡尽劫波—周氏三兄弟》这本书。此时此刻,夜色中的鲁迅书店或许已经睡去,在我心里却始终亮着一盏灯。

作者:徐亚娟

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谭徐锋:桂子山上好读书

    中秋前后,是武昌桂子山桂花开得正烈的时节.这座山并不高,但由于有一拨热血师友,加上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如影随形,让人时不时牵肠挂肚. 时下的朋友可能很难想象,当年物质有多贫乏,以至于穿的是高中语文老师 ...

  • 刘运峰 | 《鲁迅佚文全集》出版的前前后后

    刘运峰先生长期致力于鲁迅佚文的发现和研究,他的<鲁迅佚文全集><鲁迅全集补遗>对鲁迅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鲁迅佚文全集>是刘运峰先生的第一本书,出版过程并不轻 ...

  • 少年书屋‖文/无恙

    少年书屋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在零几年的中国农村,最先进的手机还是按键的诺基亚,没有电脑.没有iPad,唯一的一台电视机还时不时闪着雪花,对于那时那地的少年而言,正应了 ...

  • 【原创】陶建鑫:《过度》

    原创作者:陶建鑫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 过  度 > 近来考研者居多,所以图书馆的自习室总是满员.虽然安静依旧,但是当所有人都在学习的时候,尴尬的就是我这个看闲书的.前段时间找到 ...

  • 还在逛茑屋?内山书店才是真大咖

    如今网红书店遍地 这家书店却延续了100年前的书卷气 让读书人能安静地看书 内山书店新店 去年茑屋书店开来国内,第一时间赶去凑热闹的人数不胜数. 但跑过去之后,真正想看书的读者发现,这哪里是书店? 杭 ...

  • 文豪、老板和子弹:内山书店百年往事

    内山书店回到中国了,这一年,它一百零四岁. 上个世纪,这家被称为"上海名物"的传奇书店在上海经营了近三十年,它是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的"书房"和"会客 ...

  • 黄子平谈枕边书

    黄子平,中山大学(珠海)讲座教授. 中华读书报:谈谈您最近的枕边书? 黄子平:这两年我的居停之处没有床头柜.不断拿起来翻翻的是一本很厚的书:卡内蒂的<人的疆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 ...

  • 与刘教授逛津门书肆

    那家鲁迅最爱的书店,在104岁时归来 天津离北京不远,也去过几次,都是匆匆去匆匆回,未曾涉足津门书肆.对于一个自以为爱书的人来说,是很不合格的. 7月8日晚,上海书评公号刊发刘柠的长文"那家 ...

  • 马永安|关于几本书的久远往事

    几年前,一群初中同学聚会.席间,我问两位女同学:"还记得我上大学时你们给我买书的事儿吗?"她们茫然摇头,表示完全没有印象.我说我一直深刻地铭记,且每每忆及,都充满感动心怀感激. 大 ...

  • 【万辉华专栏】书友五记

    书 友 五 记 作者:万辉华 余三定老师 在美丽的南湖边上,一个叫畔湖村的地方,坐落着余三定先生的南湖藏书楼. 近几年,我或参加作品研讨会,或陪同书友参观,经常造访南湖藏书楼.余老师总是把最新出版的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