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病情反复难愈,也许是犯了这个错误
《难经》云∶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临床上,辨虚实最容易出现纰漏,何出此言?古代就有实例可循,李东垣著作——辨内外伤惑论就有明证。
举世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证,认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荣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
当时的医生,把内伤病辨做外感风寒证,反用辛温发汗之法,不正是虚以实治吗?可能大家会有疑问,内伤跟伤寒鉴别点颇多,怎么会误治呢?其实是在内伤的基础上外感风寒,而医者忽略了其元气已虚的重要病机。
况且内伤病也有发热汗出恶风,类如桂枝汤。而补中益气汤在发病初期,大热似白虎汤,实难鉴别,李东垣面对此种情况,也不得不提出,若有难决疑似之证,必当待一二日求医治疗,必不至错误矣。嘱咐医者宁可临床观察,也不可孟浪投药。
现在的医生,大意之下,其实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因虚致实的病机,治易只顾攻邪,而忽视正虚的一面,正不能复,邪去又还,就会出现病情反复难愈的局面。
下面看两则误治医案。
高建忠用藿香正气水
一乡人素体虛寒,秋冬多犯“胃病”,笔者屡为其治。一年夏暑打来电话,饮食不慎致吐泻并作。电话中嘱服藿香正气水,自忖吐泻可止。半日后又来电话,吐泻依旧,嘱服附子理中丸。一丸入腹,吐泻即止。此后每遇吐泻,辄服附子理中丸,神效。
按:藿香正气散方用于寒湿吐泻多效。倘虚寒较甚之体,又发寒湿吐泻,则藿香正气散方往往不效,需理中丸方或附子理中丸方。
赵守真用理中丸
刘健英,男,50岁。零陵芝城镇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先以为胃中寒,服理中汤不效。
再诊,脉微细,舌白润无苔,噫气或吐痰则痛缓,按其胃无异状,腹则臌胀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审系寒湿结聚之证。盖其人嗜酒则湿多,湿多则阴盛,阴盛则胃寒而湿不化,水湿相搏,上下攻冲,故痛而作呕。治当温中宽胀燥湿为宜。
前服理中汤不效者,由于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而转以滋胀,虽有干姜暖中而不化气,气不行则水不去,是以不效。改以厚朴温中汤,温中宫则水湿通畅,调滞气则胀宽痛止。
但服后腹中攻痛尤甚,旋而雷鸣,大吐痰涎碗许,小便增长,遂得胀宽痛解。其先剧而后缓者,是邪正相争,卒得最后之胜利,亦即古人“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之理也。再剂,诸证如失,略事调补而安。”
两则医案对比来看,正好是虚实辨反了。高老师的医案,病人本为脾虚之人,饮食不慎而更伤脾胃,病之根本在于脾虚不能运化,稍微受邪则病为之引发,治则应重在补脾,兼顾祛湿。虚实并现,因虚致实,需先顾全正气方能抵御外邪。
在伤寒论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有!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桂枝人参汤为太阳太阴合病,先以四逆汤后以桂枝汤则为太少两感证,都是正虚为先,或治里为主兼顾其表如桂枝人参汤,或先救其里后解其表如太少两感证。
而赵老师的医案,实为水湿相搏于胃肠的实证,误投理中,而参术偏补,实以虚治,自然诊治无效。
PS:辨虚实,易在处方之际被诊者忽略,而患者之体征、神态、动作、声音、舌脉,都有重要的鉴别作用。
作者: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