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诗评集】李悦岭评桑恒昌作品《暗 夜 黑 牢》( 10 )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诗歌| 小说 | 散文 | 歌曲 | 戏剧 | 故事 | 音乐

【诗评人简介】李悦岭:1965年出生,山东日照人。诗人、学者。凤凰诗社亚洲总社诗评部诗评。中国诗歌报诗评中心诗评人。中国诗歌网湖北频道及《湖北诗人》微刊纸刊编委会诗评。主要从事《金瓶梅》作者及文本研究,曾应邀参加2015年第十一届徐州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

暗 夜  黑 牢

文/桑恒昌

被打进黑牢

方如此渴求光明

也曾八方呼救

谁人听它痛说怨情

它用尖利的

千手万指

把夜的铁幕

撕拆出

数不清的深洞

直到天之东

流出

血色黎明

【李悦岭品诗】

毫无夸张地说,在诗人桑恒昌先生的笔下,一个意象就是一个王国。如从《暗夜黑牢》一诗所反应折射出的思想,没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是不能够探其根源的。《暗夜黑牢》整首诗就是一个大象征,林林总总把诗人的感悟全部装进去,汇集成一部生命哲学,也可以说是精神上的百科全书。

诗的言辞过于凝炼,让人感到“吝啬”,却又出奇的大气。这是诗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胸怀所决定的。思想深邃,使诗艺于无形中。

模糊概念的建立,就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传统的某个具体的事物上。于是,我们看到诗人的世界像恐怖片一样呈现出视觉的效果让人从绝望中把人性本能释放出来,从而获得感悟。

被打进黑牢

方如此渴求光明

智者的智慧,为我们打开了心学之门。这个“黑牢”不是用传统自我约束的道德说得通的,它是一个现状,一个紧固人类精神的枷锁。诗人的启智文字在这里起了作用,它用事实说话,“也曾八方呼救”,可是,残酷的现实回应着“谁人听它痛说怨情”。诗人埋下了大伏笔,这几句的铺垫,延引出向往自由光明的反叛。

它用尖利的

千手万指

把夜的铁幕

撕拆开

数不清的黑洞

“它用尖利的/千手万指……”,这两句是行动的开始,也是意志的象征。“千手万指”已经运用到情绪之中形成了一种势能。它是按着诗人的指令:

把夜的铁幕

撕拆开

执行得坚决,颇有壮士情怀。

而这个世界仍然有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地方,在“撕拆开”的地方,我们还是看到了“数不清的黑洞”。

“数不清的黑洞”是诗人刻意挖掘出的“黑牢”意识,是人类觉醒的根,是“渴求光明”的前提。接着挖掘,是需要付出勇气和代价的,诗人在诗中留白,拓展了人们的想象。

直到天之东

流出

血色黎明

这一意象的定格,道出了我们的现实。在被“流出”“血色黎明”酷似浪漫的语境里,我们还是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强大,也看到了诗人用他的诗为我们铺起来的地平线。

【诗人简介】桑恒昌,男,山东武城人,1941年出生;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原《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技术职称:编审;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出版诗集十三部,其代表性著作有:《低垂的太阳》《桑恒昌抒情诗选》《爱之痛》《桑恒昌怀亲诗集》《灵魂的酒与辉煌的泪》《年轮 . 月轮 . 日轮》《听听岁月》以及《来自黄河的诗》(中德对照)。诗作入编200多种选集和选本;120多首诗作被翻译成英、法、德、韩、越文发表,并在国外结集出版。评论其作品的文章计178篇,另有两部专著《桑恒昌论》和《桑恒昌诗歌欣赏》。 曾应邀以诗人的身份出访德国、越南等国家。

中国诗歌报和天安门文学荣誉出品

中国诗歌报诗评中心编辑部成员 

指导:海底月

主编:幂闻

副主编:赵元苍

诗评编辑:李海辑  柯羽  清泉  李悦岭  村邻  浪激天漄  高高的白桦林  舟儿  赵富有  左秦。

业务编辑:二木

本文系原创作品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版权信息。

如有打赏80%(20%支付作者)支付诗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