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霁蓝釉瓷器:皇室祭天礼器

明宣德 霁蓝釉暗花云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馆藏)

古人出于对世界的未知、敬畏和对生活的期盼,而祭祀天地日月等诸神。其中祭天是最高等级的祭祀。“天”,古人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称昊天上帝。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维系者,人人行事必须顺应天意,西周以礼治国,而礼之设就是法天而来,形成了以“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的一整套完备的祭祀礼仪,为后来的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谨记奉行,是中国古代最神圣庄严的礼制仪式。

明宣德 霁蓝釉暗花云龙纹盘底

(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清祭祀天地之所就是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改称为天坛。祭祀天神以彰显皇帝身份的正统地位,其权利是君权神授代天之理;也是天下人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群体意志体现。明洪武帝就提出:“祀天地,实为天下苍生”,将敬天和恤民结合起来。

明弘治 霁蓝釉金彩牛纹双系罐

(故宫博物院馆藏)

在天坛建筑的形式美感之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天坛建筑群是依照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来建造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周易》古哲的不朽光辉,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天人感应”以及对世间的美好祈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文化。

天坛祭祀主殿,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罡。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

明嘉靖 霁蓝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馆藏)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首定礼乐。《典故纪闻》记载“太祖尝谓廷臣曰:古昔帝王之治天下,必定礼制,以定贵贱,明等威......贵贱无等,僭礼败度,此元之失政也”。明洪武帝起于布衣,了解民间疾苦,痛恨奢华腐败,提倡节俭,提出存其精义,贵在心诚,并于洪武二年(1369)规定,祭器皆以陶瓷制成。

《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明嘉靖九年更定祀典,各坛所用的祭器也重新作了规定,登、簋、盏、豆等祭器皆以瓷盘代之,此制一直沿用至清乾隆年间。

清乾隆 茄皮紫爵

(湖北博物馆馆藏)

犹如蓝天的颜色一般,将祭祀天坛的瓷器颜色选为蓝色。明、清蓝釉习称“霁蓝”或“祭蓝”,其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因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这种祭蓝釉肃穆宁静,极适用于这种天人相接的祭祀场合,故专用于祭天,且烧造数量极为有限。

蓝釉中掺入适量钴料作着色剂,生坯施釉高温烧制而成。元代景镇窑始烧,明代蓝釉又称为“霁蓝”、“霁青”、“祭蓝”等,邵蛰民撰写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有“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瓷器大件器物增多,形体高大,不因胎体厚重而变形,器型端庄,显示出高超的制瓷技艺。

清顺治 茄皮紫釉暗花云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馆藏)

霁蓝为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经高温烧成失透深亮的蓝釉,釉色均匀凝重不流淌。由于祭蓝釉在烧制过程中不流不裂,色调均匀一致,浓深而透明,被视为上品,主要施釉于祭器和华贵的陈设、祭祀用瓷。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沉静浓厚,符合霁蓝釉的典型特征,颇为珍贵。

明清烧制蓝釉的技术,在承接前代遗留工艺上获得了空前发展,烧制技艺纯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推陈出新,创烧品种繁多,制作工艺精湛。色釉瓷不重彩饰,而以造型、釉色取胜,隽秀的造型和纯净的色釉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展现出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

明宣德 霁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故宫博物院馆藏)

祭蓝釉器,釉质肥腴,色泽深沉凝重,光亮细腻,釉面橘皮棕眼密布,尤如蓝宝石般璀璨深耀, 灯光下的霁蓝釉瓷器发出洁润而又透亮的亮光,为整器都平添几分宁谧之趣。祭祀用瓷的器形也随时代的变更和帝王的规定变换更改,其中包括蓝釉瓷簋,祭天时正位、配位、从位及祈谷正位摆放,内盛稻、粱、黍、稷;蓝釉瓷豆,祭天、祈谷时陈设于正位、配位及从位供案上;蓝釉瓷尊,摆放于天坛正位、配位、从位,用于盛放祭酒;蓝釉瓷盘,专供大祀典礼举行时“彻馔礼”使用,等等多种不同用途不同形态的器形。这些器形端庄典雅,线条柔美,收放自如,灵秀风韵,观之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

清雍正 霁蓝釉小杯

(故宫博物院馆藏)

“礼”包罗万象,内容繁杂,祭祀天地礼仪这样的在古代体现国家等级、以国家最高制度存在的礼制已成为历史,但尊天敬祖的礼制思想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发扬继承。

从这些祭器中可以看到虽然经历历史变革,历朝历代礼制的变迁,但其根本存在的意义从未改变,核心脉络一直延续,这些精美礼器使我们中华民族礼制文化的结晶,是追溯礼制文化源头的证物,是表现我国所特有的礼制文化的实物,也反映出了民族大融合的特性,可以看到华夏文明中对天、对祖的敬畏与尊重,更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礼”文化的深邃和博大。

来源:观瓷书院

(0)

相关推荐

  • 宋代名窑之定窑釉色大全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造 ...

  • 宋代陶瓷仿古器

    无论是在各大拍卖行,还是在博物馆,当我们看到宋瓷时,有一类器型总让我们产生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它们明明是陶瓷做胎.釉水做色,却偏偏长成了青铜器的样子. 左:南宋 官窑青釉 ...

  • 官窑哥窑新论之二十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四.对两宋文化特质的解读 对中国陶瓷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基本事实:朝代不同,瓷器风格迥异:一朝之中,皇帝不同,瓷器风格也有差别.也就是说,文化特质决定着瓷器的艺术风格:官窑."贡瓷&q ...

  • 一组养眼的明清霁蓝釉瓷器

    霁蓝,瓷器釉色名,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 ...

  • 明清时期蓝釉瓷器的发展历程

    蓝釉是以钴为着色剂的高温石灰碱釉,元代景德镇窑创烧,其釉面不流不裂,色调均匀一致,色泽深沉典雅,器物表面描绘金彩纹饰或白色花纹的,为元代名贵品种.明代蓝釉又称祭蓝,霁蓝积蓝,宝石蓝,等,洪武朝多有烧造 ...

  • 霁蓝釉瓷器图片及价格

    蓝釉也叫霁蓝.祭蓝.曾经,古人评价颜色釉瓷器时特别看重蓝釉瓷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蓝釉瓷器多为高温釉,烧制难度大,另一方面则因为烧制蓝釉所用的氧化钴原料稀少.而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钴蓝 ...

  • 霁蓝釉瓷器特征

    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这些所记述的即为霁 ...

  • 霁蓝釉瓷器明看宣德,清看雍正

    传统蓝釉,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 元 蓝釉白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高温蓝釉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 ...

  • 十件精品霁蓝釉瓷器图片赏析

    第一件.[明·霁蓝釉留白龙纹玉壶春瓶] 第二件.[ 清雍正 霁蓝釉橄榄瓶 ] 第三件.[ 清雍正 霁蓝釉橄榄瓶 ] 撇口,收颈,敛胫,平底.形如橄榄,故曰橄榄瓶.外壁施霁蓝釉,色泽匀亮,器内白釉,口沿 ...

  • 元、明、清霁蓝釉瓷器如何鉴定和区分?

    霁蓝釉瓷器是我国瓷器一类非常珍贵的传统瓷器,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等.其釉色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稳定. ...

  • 明清黄釉瓷器:皇室祭地礼器

    明清两代皇家祭祀,改变了历代"器用陶匏"的规制,许多祭器由陶改为瓷.新规制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付之实施,延至明末,清代继续仿效并使用,前后时间长达五百多年.在这五百多年中,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55-仿明代霁蓝釉罐)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