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不愿意做官的人,95天从布衣到副国级

文/洪与

【作者简介】洪与,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家文汇》特邀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青少年文学导师。因致力于监狱文学创作,被誉为“新监狱文学”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监狱三部曲:《敌人》《监狱长》《AB门——贪官的后半生》;长篇小说《大国相——蜀汉丞相诸葛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作品奖,被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采购目录。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汉献帝)

我们先看《后汉书》的记载:“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因从迁都长安。

被迫升官的人叫荀爽。

这事儿发生在公元189年。这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 ,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当然,董卓名义上是辅政,实际上是把持朝政。给荀爽封官的,应该主要出自董卓的意思。

荀爽听到消息后想逃跑,但被地方官挡住,只好接受朝廷命令,出任平原相。

(董卓)

可能很多人要问,平原相究竟是个什么官儿?

平原是汉代设立一个行政区,属于青州。汉代普遍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有封国制。当然,汉末与汉初相比,郡国并行制已经有很大区别。汉末,在州的下面设郡、国,郡的最高长官叫太守,而国的最高长官叫相,也叫国相。郡、国建制相同,级别一样。汉末的郡国制已经与郡县制没有多大区别了。

刘备也曾担任过这个职务。

荀爽只得去上任,走到宛陵(就是现在的安徽宣城)时候,朝廷的诏书又来了,改任(升官)为光禄勋。

(皇宫已毁成这般)

《后汉书·百官志》说:“光禄勋,卿一人,中二千石。”

东汉中央政府设有九卿,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也就是说,光禄勋属于九卿之一。

光禄勋职权是什么呢?光禄勋总领宫内一切事务,机构庞大,属官多,属官秩位也很高。光禄勋除和其他九卿一样设有丞以外,其属官有大夫、郎、谒者。另外期门、羽林也归其管辖。此外,还有光禄掾、光禄主事和主簿等官。

光禄勋的级别尽管平原国相超不多,但平原国相是地方大员,而光禄勋则属于皇帝身边的朝廷大员。再往上,就是官秩万石的三公了:太尉、司徒、司空。

荀爽一路游山玩水,慢悠悠地去报到。到达京师后,在光禄勋的官署里刚刚坐了三天,屁股还没坐热,又升官了,位列三公之一的司空。

前后才九十五日,就从平头百姓升成副国级。我估摸着可能是历史上走正常程序升官最快的一个人了。

这里要澄清一点,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皇帝是金口玉言,他想提拔哪个,说一句话就成了。其实这种现象还是很少的,皇帝也不是想咋玩就咋玩的,还是要受到诸多限制。

举个例子,同样是汉朝,在汉恒帝时候发生了党锢之祸,士人和外戚结成一帮,与阉人党相互倾轧。桓帝听信阉党,诏告天下,要逮捕一些士人和外戚。当时的太仆卿、御史中丞等重臣皆被通缉。太尉陈蕃认为“罪名不章”,拒绝在诏书上签字。太尉不签字,诏书就下发不了,没人送呀。皇帝见诏书无法生效,只好跳过司法程序,直接让宦官负责的北寺狱审理此案。

这个荀爽究竟是什么人,有什么背景?

曹操手下有个牛人叫荀彧,大家耳熟能详吧?荀爽就是荀彧的亲六叔。

颍川荀氏,可是东汉望族,追溯起来,他们是战国荀卿德后代。荀家兄弟八人,个个有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关于荀氏八龙,当地还有一句民谣:“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慈明,是荀爽的字,说的是在八兄弟中,荀爽第一。这说明荀爽确实有才,《后汉书》称之为“硕儒”。

上面引用的那段话中,有“复征之”三字,说明以前朝廷也征召过他。

每次征召,他都以各种说得过去的理由委婉推辞了,究竟推辞了多少次,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加上地方官的邀请,几十次应该是有的。

公元166年,汉恒帝时候的太常赵典亲自推举,授任郎中。三公之一的太常出面,荀爽不好再推辞了,便去做官。到了京师,写了一个1700多字关于如何推进孝道的奏章,然后就偷偷跑了。

《后汉书》说:“奏闻,即弃官去。”

荀爽是反阉党的,阉党人当然也不会放过他,为了躲避党锢之祸,隐居海上,再南逃到汉滨,浪迹十余年。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刘宏被迫解除党禁。

这下不得了,朝廷五府(大将军、太傅、太尉、司徒、司空)都同时征召荀爽,都给他封了官。

荀爽就是荀爽,管你那个部门,管你给的什么官,他都不理睬。

大将军何进不死心,朝廷派公车征召他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从事中郎 。

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派公车征召,这就不是以大将军府的名义,而是以国家的名义。想必何进也是出于无奈,才这么做的。

而且,何进怕他不去,迎荐他为侍中。侍中为加官,有了这个,可以出入宫廷,与闻朝政。换一句话说,可以很轻易见着皇帝了。朝廷的诏令还在路上,何进便为宦官所杀。

这一次,荀爽去还是不去呢?我也很想知道。

接下来,就是开头那一幕,三个月位列三公。

能享受这般待遇,天下无出其右,按理,荀爽应该对董卓感激涕零,可荀爽看不惯董卓的残暴,他也与司徒王允、董卓的长史何颙等秘密谋划除掉董卓。

可惜,还没有行动,他因病去世,享年63岁。

在当时,还有两个人跟荀爽一个德性,一个叫郑玄,一个叫申屠蟠,“累征并谢病不诣。”而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也征召了郑玄、申屠蟠,他俩没去。

荀爽家大业大,早已温饱,也可以不去的,却去了。

《后汉书》说: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故逶迤也。

难道,就是为了除掉董卓才去的?

若果真如此,荀爽明知是死,还毅然走在赴死的道路上,与汉末其他见风使舵的“硕儒”相比,乃真君子。

(0)

相关推荐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特别篇)——董卓进京与袁绍失策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讲到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铲除宦官集团,但何进屡屡坐失良机优柔寡断,最后把性命断送,引发十常侍之乱,洛阳城血雨腥风,董卓趁机携凉州精兵进入都城 ...

  • 《后汉书·列女传》涉及的汉末女性人物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母亲节临近,先祝大家过得顺心如意,顺带提醒要出行的小伙伴做好防护工作呀.本篇就来看看<后汉书·列女传>涉及的汉末女子们. 赵氏 ["庞娥".&q ...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皇甫姓人物?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人才俊彦辈出,他们在各种事件中展现了自身的风采,而世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有所差别.本篇就来聊聊汉末皇甫姓人物们. 梳理了< ...

  • 汉末时期上计吏有哪些作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周末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各郡县之间虽然相隔一定距离,但彼此之间仍会有消息往来,只是用时有长有短.本篇就来聊聊汉末上计吏的作用. 汉末时期上计吏们 ...

  • 韩融:形势所迫,身不由己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汉末时期成就了诸多名士,他们的结局各有不同,有些人寿终正寝,有些人晚节不保,有些人销声匿迹.本篇就来聊聊韩融,字元长. 韩融是豫州颍川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陶谦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陶谦(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陶谦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乱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再次爆发,跨州连郡.声势浩大.在前文笔者讲过,陶谦是有名的硬骨头, ...

  • 赵谦:志振颓纲,力有不逮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三国时期各地方多多少少有些豪族大姓,其中更容易出现些许名士,或者因名士而兴盛.本篇就来聊聊赵谦,字彦信. 赵谦是益州蜀郡成都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张杨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张杨(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张杨重大事件之五--结好曹操 在上一篇中,笔者讲到张杨被董卓封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作为董卓与袁绍两大势力中间的缓冲地带. 初平三年(192)四月 ...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田姓人物?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三国时期人才俊彦为数众多,他们或许名传一时,却未必能在史书中留下记载.本篇就来看看汉末三国时期的田姓人物们. 梳理了<三 ...

  • 张温:久在宦海,浮沉起落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官吏们有着不同的追求,有些人一心许国,有些人贪恋权势,更有些人野心昭昭.本篇就来聊聊张温,字伯慎. 张温是荆州南阳穰ráng ...

  • 刘运好:再论曹操

    曹操(155-220年)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这已经是史学界的共识.对于曹操的研究能否真正摆脱纯粹的理性批判,悉心梳理历史和<曹操集>所留下的史料,回归历史语境中,以历史描述 ...

  • 简论汉末时期的上计制度

    为君书此报京华,凤吹声如隔彩霞.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虽然战乱频仍,各方势力仍维持着一定的运转方式,只是不同制度间有所差异.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上计制度. 案<说文解字& ...

  •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他是谋士中的“吕布”,为何被裴松之破口大骂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