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济水,不能不说济渎庙。因为,它是为祭祀济水而建的。我之所以在“济渎庙”前加上“济源”二字,是因为其它地方也有济渎庙。比如,河南省的原阳、新乡、荥阳,山东省的曹县、定陶、菏泽,山西省的孝义、长治、凤台、高平,都有济渎庙。我之所以只说济源济渎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次要方面是因为,我仅从书上知道其他地方有济渎庙,而没有去过;我在济源济渎庙里读的高中,从济渎庙投笔从戎,解甲还乡至今每年都要去济渎庙几次,还写过一篇题为《我迷恋的济渎庙》的游记,有5000多字,自以为是较为全面的济渎庙导游词,摘要刊登于2019年4月24日的《济源晨报》。主要方面是因为,其它地方的济渎庙大部分不在济水流域,且建于明清时期,而济源的济渎庙建在济水的源头,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比其它地方的济渎庙建的时间更早、距离济水更近。济源的济渎庙,不仅比其它济渎庙,而且比另外三渎流域的祭水神庙,保存得都更加完整,规模更宏大。济源济渎庙的修建,缘于济水崇拜源远流长。史前时期,济水和长江、黄河、淮河一样,都是独流入海的大河。从黄河与济水的历史变迁看,在黄河南流的远古时期,以华夏文明所依托的主要地域而言,在太行山以东的河南省北部、河北省东南部和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古代先民赖以生存的水系主要是济水。只是到了夏代以后,黄河改道北流,才形成黄河与济水交汇的格局。因此可以说,是济水和黄河共同哺育了华夏文明。所以,在春秋时期,祭祀济水的规格是和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并列的。《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这四个诸侯小国都在济水流域,任国在今山东济宁,宿、须句在东平湖东岸,颛臾在泗水附近。这四个小国共同负责掌管太皞伏羲氏和济水神的祭祀并朝贡中原,足见济水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称帝后,重新颁布了天下名山大川的序次和祭祀规格,济水名列四渎之首。北魏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遣太常寺守散骑景昭告济渎神。这些都为济源济渎庙的修建奠定了文化基础。济源济渎庙于隋开皇二年(582)始建后,唐、后汉、宋、金、元、明、清代都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来祭祀,或扩建,或重修济渎庙,或对济水予以加封。唐先天二年(713),唐玄宗命道士杨太希到济渎庙祭祀济水,并造元始天尊像。唐天宝六年(747),唐玄宗封济水为“清源公”。唐贞元十二年(796),在济渎庙增建北海祠,望祭北海神。后汉乾祐二年(949),汉隐帝刘承祐派河阳节度使到济渎庙祭祀济水。北宋开宝六年(973),重修济渎庙。北宋嘉祐四年(1059),宋仁宗派中散大夫宗正丞柱国赵素监修济渎庙。北宋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赵顼登基之后,派遣使者祭告济水神,并在济水源头投入了金龙玉简(此简于2003年7月整修济渎庙北海祠龙池清淤时被发现出土,今存济源博物馆)。宋政和七年(1117),重修济渎庙,奉安神像。宋宣和七年(1125),宋徽宗封济水为济渎清源忠护王。金正隆三年(1158),修济渎庙压栏石。金正大五年(1228),金代皇帝嗣登大宝,因为冬春未曾降下雨雪,派使臣高佑到济渎庙祭祀祈雨,发生灵应现象,于是拨银两再次委派专人重修济渎庙。元代皇室虽为蒙古族人,但祭祀济水的频率最高、次数超十。元蒙哥汗六年(1256),皇太弟忽必烈因创建开平府而派人祭祀济水。元中统四年(1263),元世祖忽必烈派道士萧居寿等到济源,以金龙玉简礼仪祭祀济水神。元中统五年(1264),元世祖忽必烈又派全真掌教张诚明到济源,以金龙玉简礼仪祭祀济水神,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元至元九年(1272),皇太子燕王因“蝗妖灭息,年谷丰登”,派遣孙著前来济渎庙祭祀。元至元二十六年和二十七年(1290——1291),皇子镇南王两次派人祭祀济渎庙。元至大四年(1311),元仁宗派周应极到济源,以投龙简之礼祭祀济水和王屋山。元延祐二年(1315),元仁宗及皇太后派人来济源祭祀济水神,封济水为“清源善济王”。元延祐三年(1316),重修济渎庙。元泰定元年(1324),元泰定登基改元,派高道蔡天祐祭祀济水神。元元统三年(1335),元惠宗派人祭祀济水神和北海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元朝末年皇帝派遣裴克到济渎庙祭祀,祈求国泰民安。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后,颁布了统一名山大川的圣旨,封济水为四渎之一的北渎大济之神。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修济渎庙。明宣德三年(1428),重修济渎庙太清殿。明景帝六年(1455),因天下大旱,皇帝派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马谨到济源祭祀北海神祈雨。明天顺元年(1457),天顺皇帝重新登基,派遣中书舍人朱贤到济源向济渎神祭告。明成化四年(1468),成化皇帝因晴雨不对,气候失调,派布政使孙遇到济渎庙祭祀济水神。明成化二十年(1484),成化皇帝因天下大旱,派遣右副都御史赵文博到济源祭拜北海神。明弘治元年(1488),明孝宗登基,派户科给事中王珦到济源祭告北海神,祈求保佑。明隆庆四年(1570),皇帝派杨文宗到济渎庙祭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济源县令史记言率众重修济渎庙。明崇祯二年(1629),太常寺卿段国璋和司礼太监周进明一起重修济渎庙,并造三尊铜胎神像,分别是济渎清源王、玉皇大帝、玄武真君。段国璋母亲吕氏、妻子裴氏及嫂嫂、弟妹等捐玉皇号布修缮玉皇殿。清顺治八年(1651),顺治皇帝派遣时任太常寺卿的济源人段国璋回乡祭拜北海神。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皇帝因孝庄皇太后神主升祔太庙,派遣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对亲到济源向济水神祭告。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皇帝六十大寿,派遣兵部左侍郎李先复到济源祭祀济渎神,为国祈福。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康熙皇帝派遣魏廷珍祭祀济渎神。清光绪元年(1875),重整济渎庙会规。其实,济水早已不独流入海。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即夏代初期,本来在荥阳以西向南流的黄河,改道北流,与向东流的济水相交,形成了黄河与济水混流的局面。由于黄河泥沙含量越来越高,济水河道日益淤积,并且从西向东逐渐断流,济水不再独流入海。古代经学家们,既要尊重前人已成定论的四渎之说,又要对济水作客观的记述,于是为后人留下了济水“三洑三见越河而南”的记载。所以在我幼小时的心灵里,就扎下了“济水遇到黄河不与其同流合污,而是潜入地下穿过黄河后独流入海”的崇拜感。一方面是济渎不复存在、济水逐渐衰微,一方面是对济水的祭祀规格日益提高,这是为什么呢?我经反复思考认为,后来的人们对于济水,已经不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是精神上的需要;济水不仅是条河,而是成了神。从现存于济源济渎庙的祭祀碑文上看,历代皇帝派员到济源济渎庙祭祀,或因登基,或因过寿,或因祈雨,或因祈求保佑国泰民安,都是把济水视为神来敬的。济水之所以能够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顶礼膜拜的神,是因为它被赋予了高尚的文化品格。济水文化品格的一个特征是“德”。西汉著名经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说,四渎“能荡涤垢浊,能通百川于海,能荡出云雨,为德甚美,故视诸侯也。”北魏文帝在祭祀济渎文告中称赞济水“瞻洪津而怀德,乘长波而钦智。”许敬宗在回答唐玄宗的提问时说,四渎皆独流入海,济水虽细微,时潜地中,最终还是流入了大海,因而济水之德就显得更为尊贵。清乾隆皇帝在《祭告济渎文》中,赞誉济水“伏从流谦,淆之不浊”,把济水入黄河而不浊的品格,称为谦谦君子不为世风所染的美德。唐代吏部侍郎达奚珣的《有唐济渎之记》,在称赞四渎造福社稷的同时,认为长江、黄河、淮河均发源于幽僻的山野,唯有济水“平地开源”“表里皆静”,不以险阻惧其势,不以河浊乱其清,终能以柔克刚,扬波东流,滔滔入海,这正是具有君子之德才能做到的!济水文化品格的主要特征是“清”。从唐玄宗封济水为“清源公”开始,以“清济”“清源”赞誉济水的皇帝文告和文人辞章比比皆是。济渎庙的山门是“清源洞府门”;杜甫《狄明府》“梁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白居易《效陶潜体诗》“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苏东坡《黄河》“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这些赞美济水的诗句,表达的已经不仅仅是济水之“清”,还包含着对社会清明的诉求。正是由于自古以来历代帝王、经史学家和文人墨客赋予济水高尚的文化品格赞誉,济水虽然早已经逐渐衰微了,但是以“清”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状态,却升华为一种为永存的人文精神——忠勇与清廉。这种人文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不仅汉王朝统治者需要,少数民族统治汉民族的元朝、清朝也需要。所以,历朝历代对济水的祭祀经久不衰,济源济渎庙成了祭祀济水的文化载体、最佳平台。济渎庙平面布局呈“甲”字形,占地130余亩。庙内现存木结构古建筑,始于北宋,历元、明而迄于清,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亲自圈阅济渎庙为全国重点古建筑群之一。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济渎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我的母校济源一中迁出济渎庙。1996年,国务院公布济渎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济渎庙管理处成立并入驻济渎庙,后又升格为济渎文物保护研究所。每年春节期间的集体祭祀济水活动,有组织地进行。2018年,济源市人民政府决定,以济渎庙为中心,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核心景区济渎园。2020年2月19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在主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牵挂着济水文化,考察济水河道。2020年12月25日,张战伟书记在济水源生态廊道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研究济水历史、传承济水文化、留住城市根脉,早日再现济水风光。济源市文联和北海办事处贯彻张战伟书记指示,联合主办“话说济水”全国征文大赛。我在写了《永济桥——飞架济水永不朽》之后,觉得更应写写祭祀济水的圣殿——济源济渎庙,于是重温了《济源县志》《济源金石録》《济源历史文化博览》等书籍,整理出这篇拙文。
作者简介:段允生,济源人民检察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市老干部通讯组副组长、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作协新会员。
审核:赵公文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