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唐代古碑因他而幸免一劫:李元谅碑与杨明堂
李元谅碑与杨明堂
作者:刘合心
李元谅碑,位于华县人民政府大门东侧。碑高4.45米,宽1.57米,厚0.41米。碑额刻“大唐镇国军陇右节度使右仆射李公懋功昭德颂”。碑头为六螭首,雕刻雄健,碑侧雕饰蔓草花纹。碑文共32行,每行65个字,主要歌颂李元谅的十大功劳。碑额李彝篆书,碑文由上骑都尉张蒙撰文,守卫尉少卿韩秀弼隶书。唐贞元四年(788),李元谅改任陇右节度使离开华州时,华州百姓通过行军司马董叔经,面奏唐德宗后,为李元谅立此碑树功。
李元谅(726--793),祖籍安息(今伊朗),本姓安,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遂改姓骆,名元光。他早年从军,后累官至镇国军副使,驻防潼关。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原泾阳节度使朱泚叛乱,占领长安,自称为帝,并派大将何望之攻占了华州。李元谅闻讯率部赶走何望之,收复并加固华州城池,数次击败朱泚的叛军,因此升任华州刺使兼镇国军节度使。兴元元年(784)五月,李元谅参加收复长安的战斗,因作战勇敢,身先士卒,被授予检校尚书左仆射。贞元三年(787),唐军副元帅浑瑊等人与吐蕃在平凉(今甘肃)会盟时误中伏兵,幸被李元谅救出,唐徳宗为此勋劳,赐他李姓,改名元谅。贞元四年(788),李元谅兼陇右节度使,离华州移镇良原(今甘肃省崇信县东南)。在良原屯兵垦田,修城池,辟土开疆。贞元九年(793)因病死于任所。唐德宗闻讯震惊,废朝追念。
李元谅碑在“文革”初期,华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张涛等人被打成“走资派”游街,取而代之的是县武装部政委田子波。他认为李元谅碑是封、资、修的遗物,指示一些群众先拆了李元谅碑的砖碑楼,再让人用铁链子拴在碑顶头上,让众人将其拉倒,以作烧石灰的原料。因李元谅碑体量太大,沉重而一时并未被拉倒。之后又指示人买炸药,准备将其炸毁。
华县照相馆职工杨明堂先生,看到李元谅碑遭此劫难,心如火焚,坐卧不宁,忧心忡忡地回到单位。一位朋友见杨明堂忧虑的样子,还以为他有病了,问其原因。杨明堂向其诉说了游人要毁李元谅碑之事。那位朋友听后力劝他少管闲事,且莫引火烧身。而明堂先生认为,李元谅碑无论其史料价值还是其书法艺术价值,都非同一般,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委托华县人民保护的一件历史文物,不应损坏。在苦闷、彷徨、束手无策的煎熬中,杨明堂突然想起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的一位朋友刘斌先生,便立即跑到县邮电局,花了两毛钱,给刘斌挂了个长途电话,让省上尽快地派人到华县,阻止毁碑事件。第二天,碑林博物馆派了两位同志赶到华县,找到杨明堂先生,问清情况后即到县革委会找当事的领导,讲明李元谅碑是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不许任何人损坏。李元谅碑才幸免于一劫。
今年清明节期间(编者注:此文发表于《文博 》 2007年第5期。原文未做修改,文中时间有别),笔者回华县与杨明堂先生谈起四十年前保护李元谅碑的往事,明堂先生仍然禁不住激动的心情,眼中饱含泪花,叙说了这件如烟的往事。
杨明堂先生今年76岁,祖籍澄城县,曾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因其擅长篆刻治印、木雕等,从部队复员后,曾在白水县文化馆、华县照相馆工作,其篆刻特别是铁线篆刻 ,有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之遗风。他的篆刻作品曾在日本等国家展出,并获得好评。《白水县志》、《华县志》等均收录有杨明堂先生的传记与篆刻作品。杨明堂先生一生独身,淡泊名利,处事低调,不事张扬,生活清苦,办事认真。后调到华县文管会工作,退休后他仍然关心着李元谅碑的命运,看到李元谅碑多年来还是暴露在露天之下,遭风吹日晒雨淋,碑身裂缝边越来越大,字迹风化日益严重。杨明堂先生恳切地期望,能尽快地为李元谅碑修建一个砖碑楼保护起来,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2007年6月华县人民政府为李元谅碑建立保护亭,四周设有保护栏。碑亭为方形,两层,四面坡,圆尖形亭顶,仿古钢混结构。碑亭基座西护栏上 附有李元谅碑简介。亭内西北角树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碑文记载了1957年5月公布李元谅碑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元谅碑详细记载了唐史记载不详的“朱泚之乱”,起到了证史和补史的作用,为研究唐代这一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并且雕刻艺术价值很高,从侧面反映了唐代精湛的书法艺术。
原文作者:刘合心
编辑整理:宋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