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13)
油山垦殖场的“烈士树”。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许多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被吊死在这棵树上。
4月中旬,陈毅和项英在大余县西部长岭召开军政干部全体会议,针对队伍中存在盲目乐观、盲动主义、悲观失望等错误认识和情绪,统一思想,做出行动部署。陈毅在讲话中说,红军主力转移,我们突围到油山,这是革命低潮,但革命高潮必然要到来,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他提醒大家:“革命的现实是困难的,现在还不是最困难时候,更困难的局面还要来临。”陈毅反对同敌人死打硬拼,指出:“如果跟敌人硬拼,拼掉一个少一个,正符合敌人消灭我们的意图。”“目前主要是保存力量。现在留下的同志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是革命的(血本),是经过大风暴锻炼过的革命种子。保存下一个战士,将来局面开展了,可以当连长、营长;保存下一个县委书记,将来可以当一个省委书记,怎么能把他们放在炮筒子里轰掉呢?我们要十分珍惜党的这些财富。”他强调要转变斗争方式,改变不适应游击战争的做法。他还说:“在今后的长期斗争中,一方面要防止脱离政治的倾向,加强政策学习,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要转变老一套作风,采取新的斗争方式,迅速适应游击战争。我们这样做,就一定能胜利。”会议在正确分析形势基础上,确定了斗争方针。会后,陈毅和项英、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等只带一个侦察班、特务班及少数工作人员在北山和油山一带活动,以帽子峰为依托,通过新建的交通联络网,领导赣粤边各地开展游击战争。
陈毅和红军游击队在粤赣边区的游击根据地——油山
此时,国民党军三四万人对赣粤边游击区开始大规模“清剿”,扬言“要在3个月内消灭游击队”。陈毅和项英面对数十倍于已的强敌的围剿,紧紧依靠群众,运用公开与半公开、分散与集中、武装斗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的原则,对付敌人“清剿”。不能住村庄,就用树枝茅草或竹子搭棚隐蔽。后因棚子目标大,就改用雨伞,或在雨布四角钉上绊子,挂在树上,既遮露挡雨,又携带方便。为缩小目标,把游击队化整为零,多则十余人,少则三五人,把打游击同做群众工作结合起来,成为“武装工作队”。他们改扮成农民装束,把枪托锯短,以利隐蔽。陈毅等让干部、战士利用职业作掩护,到赤白交界地区和白区活动。杨尚奎会编蔑器,就以此来掩护,有人问杨是什么人?群众说“是新请来的蔑匠”。人们见他编的蔑制品又细又密,也就相信了。不会手艺的干部、战士就下田劳动,和群众广交朋友,既掩护开展活动,又逐步发展组织。陈毅经常用“叫花子打狗靠西墙”的故事来教育大家,使大家懂得进行游击战争,必须有根据地,必须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反“清剿”。在基础较好的地区,组织不脱产的游击小组,游击小组配合游击队站岗放哨,当向导,做侦察,搞情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陈毅等根据敌强已弱的实际,规定反“清剿”战斗要有目的地打,打能扩大政治影响的仗,发动群众的仗,得到物资补充的仗,坚持“赚钱就来,赔本不干”,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当敌人来“清剿”油山游击区时,得知敌后方南雄县的乌径空虚,就连夜跳出包围圈,急行军50多公里,赶到乌径全歼靖卫团,吓得“清剿”的敌人调兵回防。游击队还袭击了大余县的游仙圩据点和西华山钨矿局矿警队,迫使“清剿”的敌人调兵“安定后方”。
粤赣边区红军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
在反“清剿”斗争中,最困难的莫过于缺乏药物。6月,陈毅胯部伤口复发化脓,行走困难,只靠涂抹万金油。一个月后脓穿了,稍好了些。可到了9月腿部又化脓,待脓穿时,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将腿捆在树干上,叫其他同志拼命往外挤脓水,挤出很多血水,还挤出两块碎骨头。又把扯好的白布条抹上万金油,用竹签一点一点塞进伤口,就这样,伤口居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敌人竭力利用共产党叛徒。这年10月,发生了敌人利用叛徒龚楚破坏赣粤边特委机关的“北山事件”。龚楚原为中央军区参谋长,5月在湘粤边叛变投敌,带着国民党军队30多人,化装成红军游击队,来到北山的天井洞一带,诱使特委后方主任何长林叛变,造成30多名游击队员牺牲。龚楚、何长林在搜捕中,遇游击队侦察员吴少华,龚伪装找项英、陈毅汇报工作,要吴带路。吴少华识破了龚楚阴谋,忙喊哨兵鸣枪。项英、陈毅等听见枪声后迅速转移,使敌人阴谋未能得逞。陈毅等鉴于指挥机关驻地已被敌人发现,立即离开北山向油山转移。他们避开大路,爬山攀崖,日夜在深山密林中穿行。在越过赣粤两省交界处大梅关的那天夜里,累得实在走不动,躺下一会就睡着了。醒来后陈毅风趣地说:“我们真了不起呀,一身压着两个省呢!”说得大家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