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不是沉下是气行脚底

太极拳气行脚底,不是“沉”下去的,而是“开”下去的!如同开到手指,手和脚是完全相同的运动方式方法。

气行于手是从肩背开过去,气贯涌泉是从后胯开过去的!上下如何贯串一体?在腰!!腰不松用不为功。

人体中,能够让内气自然沉落到底的部位只有两个:

1、前丹田,自然状态下人体的重心;

2、下丹田,无极桩姿态下人体的重心。

太极拳是一个圆的话,桩功就是其中一个切点。然而内气循环流动不是随时都定得住的,只有几个地方可以定气,最稳定的是丹田和命门、其次是肩背和后胯!因此,起势可以站四个桩。

练太极拳,有一个简单直观的标尺,就是骨架!!气随骨走!到腰,只有腰椎一柱,不分左右。气敛入脊骨,下脚,就从后胯骶胳关节开始。

“一、中正产生后,腹内腾然。”,这个不对!内气走经络、肌肉、骨膜,在身架里面腾起沉落、聚散开合,但是“中正”之处则必须“安舒”——“腹胸松静”,腹腔、胸腔、颅腔,代表上中下三个丹田,上下贯通,安然不动。运气运身、接力吐劲都是在这个中空的外围——身架之中完成的,不会影响到五脏六腑,这就是太极拳最核心的秘密!!身体有如一个液压避震器,保护的就是三腔之中没有抵抗能力的五脏六腑和大脑。

真正太极拳入门,就一个标尺——“气敛入骨,气由脊发”,做到这个,就意味着其他的基本功都到位了,方可初窥堂奥,登堂入室。往后习练就是涨功夫了。

尾闾正中'对于太极拳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反正做不到就没入门!如果把这个理解为坐/立端正那就太幼稚了。,尾闾是脊柱尾端,只从左右而言,只要平衡坐/立,它都会在中线上,如果说这么简单,拳经拳论为何要反复强调视为精要呢?关键是'正中'两字,这个'正中'不单只左右而言,前后也是如此!!自然状态下,人体弯腰撅臀腆腹,尾闾末梢不在中线上,而是略微靠后!太极拳身法要求尾闾要往前兜,与头顶百会练成身体的中轴线.这个需要'身法八要'都做到才行,做到了还没完,还得要'安舒',就是轻松自然的做到了,才是'尾闾正中神灌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正中安舒,支撑八面'!到什么程度才会有'安舒'的'尾闾正中呢'?脊柱能够自然松直,有松坠之感,叫做'提顶吊裆'!注意这个'吊'字!想做到轻松的提顶吊裆,就必须'气敛入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