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夹水” 2024-04-11 01:35:11 百余年来,上海的外婆们在弄堂里哄外孙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囡囡听言话,乖点噢,明朝外婆带侬到外滩去看大轮船噢!”所以上海的孩子,一般在10岁前,就已经看过好多回大轮船了。但是看到过“三夹水”的上海人恐怕不多。除非经常坐船出吴淞口去长江去东海的。到现在,恐怕听也没听说过“三夹水”的上海人也为数不少吧。所谓“三夹水”,要到吴淞口去看。直到1990年代初,上海人去趟吴淞还是很不方便的。公交车好像也是“独部头”的:51路吧。先要想办法坐车到北站,然后从宝山路穿过铁路走到它的北面才找得到。 吴淞口到了吴淞码头,还要沿着那里的防汛墙七高八低地往北走五六里地。当然,不必真的走到长江口,因为隔得太近,据说反而看不清“三夹水”了。什么时候去,也蛮要紧。据说要在夏天,还要是某个涨潮的日子。上海的潮汛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上半月是农历初三初四,下半月是农历十七十八。因为所谓“三夹水”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会形成:那就是,东海潮位高,海水倒灌进长江;长江潮位也高,顶住海水,再一起倒灌进黄浦江;当然黄浦江潮位也够高,顶在了吴淞口。只有在那时,我们在吴淞口才有可能看到:从天际线到浦东,即偏东方向,水呈蓝绿色,那是东海水;远处靠宝山的,即偏西方向,水呈黄绿色,那是长江水;那从南边而来并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浩荡北去的水则呈黄褐色,那是黄浦江水。三种颜色的水在江面上形成肉眼能辨出的曲曲弯弯的界线,相互推挤变幻,蔚为奇观。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夹水”。 传说中三夹水的位置 听老上海们说,1950年代以前,特特会会去看“三夹水”的大多是有闲人家,埋头打拼捞世界的人们恐怕是无暇顾及的。1950年代以后,特特会会去看“三夹水”的人还是不多。因为有闲人家都被改造成了无闲人家,一天到夜忙着“被运动”了。余生也晚,直到文革初期才听说,于是16岁那年跟别人去过一次。那时,我们刚刚学会骑自行车,老想着要“过瘾(读作ni)头”,就是骑长路。哪怕就在人民广场让我兜个十圈廿圈也是好的。我们骑自行车去过闵行,后来就有人提出干脆骑到吴淞去。现在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仅仅是,那天实在累坏了!但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三夹水”,原因有二:一是虽在盛夏,却不是涨潮日;一是找不到制高点,大家是站在自己的自行车坐垫上,扶着树眺望的。只觉得远处的水更干净些,泛绿,近处的水很黄。如此而已。 吴淞口日出不知怎的,我一直耿耿于怀,总想着有机会再去看。直到1980年代中,黄浦江游船项目恢复了,恢复后的第一条路线就是:从北京东路外滩上船,开到吴淞口停一个多小时,再原路返回。介绍起来,就叫做“船到'三夹水’掉头”,太销魂了!可惜游船项目是在晚上,到了吴淞口也看不清“三夹水”的。而且,当时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三夹水”,他们是到船上来玩的。甲板上倒些滑石粉,就是简易舞场;弄一只“四喇叭”放放磁带,大家就可以跳跳快三慢四了;旁边放个冰柜,卖点棒冰雪糕和简砖;再弄两只保温桶,放点酸梅汤;假使铅桶里再浸两瓶正广和橘子水(只有这一种),就要算有酒吧味道了。咖啡是谈也不要谈——没得。机会终于来了。有家公司赶时髦,要把新产品发布会放到游船上去开,而且挑了一个礼拜天的下午,晚上回来再到饭店喝酒。我也在被邀请之列。接到请柬,我第一件事就是查农历,居然正好是一个初四!一上船,我就到处游说“三夹水”的事儿,搞得大家都有些兴奋。船老大说,他长年在黄浦江上驾船,“三夹水”都看厌了,把我们给羡慕的!到了吴淞口,我们都爬上船顶,翘首期待——但是,我们来迟了。 黄浦江与长江汇合处 历史上吴淞口之所以能形成“三夹水”,是因为长期以来东海上的运输业和渔业发展都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徘徊;当年长江中上游的优良植被也还不至于使泥沙含量大幅度增加,沿江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还没来得及造成江水污染;只有黄浦江以及苏州河两岸工厂林立,水质下降得非常厉害。而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经济建设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主旋律。所以,那天我们看到的,是模糊不清的淡褐色、土黄色和深黄褐色,界线自然是辨不太清楚的。大家都有些失望,我也很失望,但我们所有人的心中都并没有引起对污染的警惕。那时,我们都觉得那是发展的必然代价。我们觉得还远远不够富足,我们没想到要停下来。1990年代中,我又有一次看“三夹水”的机会。但那次看到的是另一种商品经济的奇观:万船争抢“软黄金”。那是一个三月初的中午,船到吴淞口,只见江面上都是张着网的小船。随行的朋友说,那都是全国各地来捞蟹苗的大军! 传说中的蟹苗大煠蟹到了每年开春都要从长江周边的河里湖里顺流而下,到这里来产卵,长成的幼蟹再溯流而上,躲到长江周边的河里湖里去成长。蟹苗就是介乎于蟹卵与幼蟹之间吧。由于大煠蟹行情看涨,蟹苗也跟着看涨,那时已经涨到3万元一斤,所以人称“软黄金”。现在据说已经涨到几十万元一斤了吧。诚然,一斤蟹苗可以长成许多许多个大煠蟹,当然也有一定的存活率,还是有风险的。就这样,本来人们坐船经过这里,谈的是“三夹水”,现在谈的却是大煠蟹了——其实就是谈钱。看来“三夹水”是再也谈不起来的了。东海早已成黄海,长江早已成黄河,与黄浦江成了孪生三姊妹了。 这是1973年的照片,两夹水还能看得很清楚。 PS:上海还有“两夹水”,就在苏州河口。过去在黄浦公园里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苏州河水明显黑,黄浦江水则泛黄,分界很明显,一直到1990年代初。现在的苏州河和黄浦江都经过了治理,水都比当年清多了,苏州河水的变化尤其大。两夹水也看不清了。 赞 (0) 相关推荐 【军事随笔、摄影】游览吴淞口炮台遗址有感、上海吴淞口湿地公园剪影 游览吴淞口炮台遗址有感 今天上午,游览了上海吴淞口炮台遗址,看完整个炮台遗址后,心里颇不平静. 吴淞口炮台遗址,位于上海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清顺治十七年,即1660年,曾在此建炮台,1718年又 ... 【解析老照片】1867年上海吴淞某洋行客运码头 这是一张附有原注"Pavilion at Woosoh Yanktsekiang 1867" 的老照片.(图1-1) 图中超出很多当时常规规制的"多边临水月台七开间五进 ... 第一条穿越长江和黄浦江的铁路隧道从浦东这里起步!沪通铁路又有新进展 浦江东岸,外环南侧,靠近江东路的一处工地,近日,隧道始发井实现了结构封顶,第一条穿越长江和黄浦江的铁路隧道--沪通铁路吴淞口长江隧道将从这里起步,连通浦西.沪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也将从这里穿越天堑,向南 ... 固本调肾,行气宽中,利水消肿:临床用来主治肾病综合征等所致之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失调、低血浆蛋白、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重度水肿。 熟地黄9-30克,巴戟天9-15克,太子参6-15克,蜜黄芪9-15克,山茱萸3-9克,旱莲草9-15克,车前子3-9克,赤小豆9-30克,紫丹参6-15克,生山楂9-15克,鸡内金3-9克. 功 ... 虎皮兰最怕“三种水”,避开不黄叶“猛蹿芽”,蹭蹭爆花香又密 很多人都会在家里养些植物,特别是在新屋入住的时候,室内总会隐隐约约闻到一股甲醛的味道,非常不舒服,除了开窗透气,不少人还会在家里养些植物,清新空气,吸收甲醛,而虎皮兰就是最好的一种植物. 虎皮兰皮实耐 ... 眼睛发干?千万小心这三种“水”!否则更伤眼 如今,许多人用眼过度,眼干.眼涩.眼疲劳的问题不少人都遇到过,但眼睛一干涩就滴眼药水,这种做法真的不好. 眼干是因为泪液少 实际上,我们的眼表存在着一个健康的微环境,当我们眨眼的时候,眼睑会使眼泪在眼 ... 长寿花怕“三种水”,避开不烂根,猛窜芽花香浓,40℃也生机勃勃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养些花花草草,而对于新手花友来说,就像养些皮实耐养的植物,最好还能开花,那么长寿花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花型别致好看,而且养护难度低,加上它名字的美好寓意,觉得是养花新手的不二 ... 想要养好多肉,新手忌用“三种水”,否则容易伤根,严重会化水 多肉植物养不好,关键原因在浇水,浇水不得当,选择水不得当,很容易导致出现根系问题,根系如果出问题,我们养的多肉植物就会彻底的死掉,严重的整个植株就会彻底的化水,所以想养好多肉,新手忌用"三种 ... 虎皮兰喜欢“三种水”,早晚各淋一瓢,根系有劲,憋出一圈笋芽 虎皮兰的耐阴能力强,而且有很强的美观性,可以完美搭配各种装饰风格,而且它的净化能力也非常强, 而在这个五月,温度还不是特别高,不妨通过"润养"的方法,加快生长. 特别是虎皮兰喜欢的 ... 宝宝扁桃体总发炎,1碗三豆水,喝1口解毒又败火!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暑热的日子,所以呢,很多家长都会利用三伏天来冬病夏治.家长们给孩子贴三伏贴,也是想要给孩子一个好身体,把体内的寒邪都排出去. 今天呢,也是想给大家介绍一个食疗方,全家都可以食用的,是三 ... 游走上海 - 三林塘老街 我对于三林塘的印象,始于二十多年前.那时候老乡公司的宿舍在三林,我去过几次.记忆里,三林塘老街就是低矮昏暗的民宅,拥挤的窄巷,要说美感谈不上,倒是一派热闹嘈杂的市井生活气息. 现如今的三林塘在开发旅游 ... 【知产财经】上海三中院对仿冒“CABLE BITE”数据线保护套案作出终审裁判 2021年4月15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三中院)对仿冒多丽梦公司的"CABLE BITE"数据线保护套一案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 "网红&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