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下来,究竟是为什么?

昨天在菜园子里锄草,邻居老大娘看到了。她说,“耍不住呀?”

“嗯,出来动动。”

随即一想,人为什么会闲不下来呢?

看起来这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你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里面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恐慌,会情绪低落,然后你可能会找一部电影来打发时间。

然而,时间是被你打发掉了,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另外一种虚无感。

那么不禁想问,为什么自己不能闲下来呢?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第一,外部因素。

可能你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中,为什么别人那么能干,而自己不行?

而与此同时,你听到的,所看到的,都是通过努力、奋斗、迎难而上等成功者的“金句”和“视频剪辑”。

(这里特意用了“视频剪辑”这个词,主要是告诉读者朋友们,你所看到的,不是全貌,而只是想让你知道、看到的那一部分。)

那么问题就来了,人是比较喜欢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的。就拿“品味”来说吧。

在很多地方,有人教我们“品味”养成。如何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有品位的人?

举个例子,在一些教程中提到:餐厅服务员问你想要喝什么,你一定要以阅尽人生沧桑后的平静说道:“请给我一杯白开水,谢谢!”

然而,当你回家后,不妨碍你你猛灌可乐。

既然说到这里,我再来谈谈推荐书目这件有“品味”的事。

一些人推荐的书,往往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书,而是觉得很符合自己身份或能提高自己身份的书。

“小王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你呢?”

“啊呀,我在看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以及乔斯坦·贾德的哲学《苏菲的世界》。”

你觉得哪个人更有品味呢?后者吗?

非也,因为这两者都是小飞本人。

老一辈有句话讲得好“不要看到骡子就是马”。这句话之所以能一代代传下来,里面是有着诸多智慧的。

“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词,照样留存着古人的智慧在里边。用现如今的话来讲,就是要放大观察者的视野,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看待问题。

读书就像人吃饭一样,有大鱼大肉,也需要清粥小菜。我们不能觉得大鱼大肉营养就胡吃海喝,也不能因为清粥小菜健康就从一而终。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书籍陪伴着我们。而当我们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再去看那些看过或者当时没有兴趣的、看不懂的书,你会发出感叹,哦,原来如此!

以上就是外部因素,外部的快速成功、外部的快节奏,让我们不能停下来。

因为停下来,就是罪过。

第二,内部因素。

我曾经是一个极想证明自己的人。但是,我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后来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戒律:“不要急”。

不要急着想去成功,不要急着想要出名,不要急着去证明自己。

而更应该做的,是沉淀、是学习、是思考、也是成长。

当我不那样急于求成的时候,我开始理性地看待所遇到的问题,也在逐步认识自己。

我开始以结果为标准,去除那些虚假的“满满的充实感”。

但是,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而且这是个顽敌,稍有不慎,它便会卷土重来。

因为人是环境的动物,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像前面提到为什么“闲不住”,看着大家都在忙,你自然想着去忙起来,否则你还拿什么去成功。

人总是喜欢比较的。然而世间一切的冲突、厉害关系都源于比较。

人不仅和别人比,也常常跟自己较劲儿。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基于不正确的方式,不正确的路径、起点而来比较,往往是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的。

比如出生在北京的人和独自去往北京打拼的你。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一个户口值多少钱,各种各样的条件,你不一定都能满足。

住在北京的人能力一定比你强吗?

不一定。

但为什么他混得比你好?因为运气。他最大的运气就是出生就有北京户口,选择了这块外人拼尽一生都想踏进的土地。

因此有一点我们需要不断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搞得压力大大的,甚至达到草木皆兵的危险境地。

还是那句话,“松弛有度”。

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把自己的神经紧紧地绷着,要是哪一天出现一点问题,就成了“血崩”。

血管“血崩”的原因,就是因为输送压力太大造成的。

我们可以锐意进取,可以奋力拼搏,这样的自我激励是好事。但也要给自己闲下来的时间。

因为闲不下来一定不是好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