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桓公二年:唐有魏征,鲁有臧哀伯,可鲁桓公不是唐太宗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九鼎应该是周天子使用的,鲁桓公公然接收,放入太庙,臧哀伯劝阻鲁桓公,如果不能以身作则,臣子就会标榜,这是在玩火自焚啊。对于一个诸侯来说,实在危险。想想自己的王位是怎么来的吧。(羽父杀了鲁隐公,而立鲁桓公。)鲁桓公不听。


【本节译文】:鲁桓公二年夏季四月,从宋国取得郜地的大鼎。四月初九,放进太庙,这是不合礼法的。臧哀伯劝阻说:“作为人君要发扬光大阻塞邪恶,以监视百官,还怕偶有差失,所以要发扬美德以示范于子孙后代。

因此清庙用茅草盖顶,大辂用蒲草结席,肉羹不放调料,饭食不用精米,这都是为了表示节俭。礼服、礼帽、敝膝、大圭、裙子、绑腿、鞋子,横簪、瑱绳、冠系、冠布,这都是为了表示制度。玉垫、佩巾、刀鞘、鞘饰,革带、带饰、旗佩、马饰,这都是为了表示数量。化火、画龙、绣黼(fu)、绣黻,这都是为了表示文饰。五种颜色绘出物象,这都是为了表示色彩。锡铃、銮铃、横铃、旗铃,这都是为了表示声音。画有日、月、星的旌旗,这都是为了表示明亮。昭明美德的节俭应该有制度,增减应该有一定数量。用文饰、瑟色彩来记录他,用声音、明亮来发扬它,以此表示明百官。

百官这时才能谨戒和畏惧,不敢违反纲纪法律。现在消除善德而树立邪恶,把受贿的其五放在太庙里,以此向百官做出了坏榜样。百官效法那样做,还能惩罚谁呢?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的邪恶。官吏的邪恶。官吏的失德,是由于宠臣受堕公行。郜国的大鼎放在太庙里,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的受贿?周武王打败了商纣,把九鼎迁到雒邑,伯夷、叔齐等义士还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对,更何况把表示邪恶和祸乱的受贿器物放在太庙里,那又该怎么办?”鲁桓公没有听从。

周朝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必有后代能长久在鲁国享有禄位吧!国君违背礼制,他没有忘记用善德来劝阻。”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

哀伯,鲁大夫,名达,僖伯之子。

君人者,将昭德塞违,

德与违为对立之名词,违,邪也,指不合德义而违礼之事。字亦作“回”。説详王引之《述闻》。

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

清庙即太庙,一曰明堂,一曰大太室。屋之覆盖以茅苇者谓之茅屋,《周礼匠人》谓之苇屋;覆盖以瓦者谓之瓦屋。清庙茅屋者,谓清庙以茅草盖屋,示节俭。

大路越席,

路亦作辂,车之一种,此处用以祀天。殷用木路,周用玉路。木路为最朴素之车,以木为之,不覆以革,唯漆之而已;玉路为最华贵之车,既覆以革,又以玉饰诸末。越席,结蒲草所成之席。 大路越席与清庙茅屋对文,则大路越席者,谓大路之中用蒲草之席为茵藉。

大羹不致,

大羹,肉汁也。 不致,不以酸、苦、辛、咸、甘五味为调和,唯煮之而已。祭祀用大羹。

粢食不凿,

粢音咨,食音嗣。粢食犹言主食。《周礼小宗伯》有六粢,即六种主食,黍、稷、稻、粱、麦、苽( 音孤,今谓之茭米)。唯祭祀以用黍、稷为常。凿,舂也。《说文》:𥽦(mi)”,䊪(li)米一斛舂为九升曰𥽦。” 𥽦即此文之凿。《云梦秦简仓律》亦云:” 䊪米一石为(左凿右几又)九斗。”《韩非子五蠹篇》云:”尧之王天下也,粝粢之食。”《史记李斯传》亦有此语。《淮南子主术训》又加详,皆谓主食不用精米而用糙米。说见并力文,详《文史》十六辑。昭其俭也。此四者以示节俭。

衮、冕、黻、珽,

衮音滚,古代天子及上公之礼服,祭祀时用之,画卷曲龙于衣上。冕,古代礼帽,大夫以上服之。黻字亦作戟或芾(fu)。以韦( 熟治之皮革)为之,用以遮蔽腹膝之间。古田猎时代,食兽肉,衣兽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代易之以布帛,而独存其蔽前。说本郑玄《易纬乾凿度注》。戟亦可谓之韡(wei)。据《礼记玉藻》,韡下宽二尺,上宽一尺,长三尺,颈宽五寸,肩革带宽二寸(皆古尺,约今尺六折强)。珽音挺,天子所用笏,长三尺,一名大圭。笏音忽,古代天子以至士,朝见皆执笏。天子之笏以玉为之,诸侯以象牙为之,大夫与士则用竹为之,但大夫之笏以鲛鱼之皮饰之。笏之用同于汉、魏以后之手版,有事则书于其上,以备遗忘。

带、裳、幅、舄,

此带是大带,杜《注》以为革带,误。大带宽四寸,以丝为之,用以束腰,垂其馀以为绅。大带之制:天子素(生帛)带,以大红色为里,全带两侧饰以繒彩。诸侯亦素带,但无朱里,亦以繒彩饰全带之侧。大夫素带,唯下垂部分饰以缯彩。士练(已煮漂之熟帛)带,密缉带之两边,唯其末饰以缯彩。 裳,古人上穿衣,下穿裳,裳亦日裙。 幅音逼,古人以布缠足背,上至于膝,以偪束其胫。缠时邪行而上,故亦名邪幅,汉人谓之行腾,似今之绑腿。舄音昔,古人谓鞋为履,鞋底用一层者谓之屦,双层者谓之舄。单底用皮,双层底加木。古代天子诸侯,吉事皆着舄。舄有赤、白、黑诸色,所服不同,舄亦异色。赤舄者,冕服之舄;白舄者,皮弁之舄;黑舄者,玄端之舄。士皆着属。卿大夫服冕者亦赤舄,馀服皆着屦。

衡、紞、紘、诞,

此四物皆冕之饰。衡即横笄。笄音鷄,簪也。笄有二,有安髮(fa)之笄,有固冠之笄。衡笄,固冠者也。固冠之笄,长一尺二寸,天子以玉,诸侯以似玉之石。紞音胆,悬瑱之绳,织线为之,垂于冠之两旁,当两耳,下悬以瑱。瑱音填,去声,又音镇。以美石之似玉者为之,紞与瑱皆可谓之充耳。紘音宏,冠冕之系,以一条绳先属一头于左耳笄上,以一头绕于颐下,屈而向上,结于右旁之笄上,垂其馀以为饰,亦所以固冕弁者。 綖音延,以版为质,以玄布裹之。冕之大体有二,加于首者曰卷,亦曰武;其覆于卷上者曰延,亦作綖,綖所以属于武者。

昭其度也。

衮冕以下十二物,皆就祭服言之。此十二物,尊卑上下各有制度。疑此度有双关义,一为制度、法度之度,一为德度、态度之度。哀伯意谓章明制度即所以表明德度也。藻、率、鞞、鞜,藻字亦可作缫(sao),音早,荐玉之物,亦名缫藉。以木板为之,外包熟皮,以粉白画水藻之文于其上。率借为帅,字亦作“帨”,佩巾。见王绍兰《经说》。鞞(bing)音丙,刀鞘(音俏,盛刀之套)。鞛(beng)同琫,音崩,上声,佩刀刀把处之装饰。陈乔枞《礼堂经说》有《藻率鞞辂解》。杜《注》以藻率一为一物,为藉玉之韦,于古无徵,李慈铭《日记》 (光绪戊子七月初十日)亦主之,不取。

鞶、厉、游、缨,

鞶,服虔、贾逵、许慎及杜预均以为大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从郑玄说,谓为革带。上文之带既是大带,则此或当为革带。“厉”,鞶带之垂下成饰者。游,音流,字亦可作旒,古代旌旗上附着之飘带。天子以至大夫、士,游数不同。 缨即马鞅,马颈上之革用以驾车者。杜《注》谓缨在马胸前,恐课。详僖二十八年《传》《注》。

昭其数也。

缫藉等八物各依地位之高低而不同。以游而论,据《周礼》,天子十二斿(旒you),上公九斿,侯伯七斿,子男五斿,卿大夫士之族,各如其命数,即所谓昭其数也。

火、龙、黼(fu)、黻(ba),

四者皆衣裳上之花纹。火形作半环。龙,画为龙形。黼音斧,用白黑两色所刺绣之一对斧头形。黻音绂,用黑与青两色所刺绣之花纹,像两个弓形相背,如亚。前人以为两己相背,恐不确。此用阮元与桂馥(《说文义证》)说。

昭其文也。

此四者均为文彩,故云昭其文。

五色比象,

五色,青、黄、赤、白、黑,古代以此为正色。比象,谓以五色绘山、龙、华、虫之象。此仍指服章言。杜《注》谓“比象天地四方”,误。今从刘文淇《旧注疏证》说。

昭其物也。

物即物色之物。《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注》:”物,色也。”锡、鸾、和、铃。锡音扬,马额眉眼上饰物,以铜为之,行走时有响声。鸾,古代车上饰物,置于马嚼子或车衡上方。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上云:“銮之制如钟铎,上有钮,腹有舌,与汉以后牛马铎同。” 和,设于轼(车前横木)前之小铃。阮元《揅(yan)经室集》有《铜和考》,证以孟津所出,阮说不诬。亦见马衡《金石学概要》上。铃,此指设在旌旗上之小铃。毛公鼎铭云“朱旂(qi)二铃”,即此。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图録》载一铃,通纽高一寸四分,口纵七分,横一寸半分,两旁有棱。安阳出土。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云:“器小,疑缀于旂上者。”

昭其声也。

四者皆铃之属,车行时有声。

三辰旂(qi)旗,

三辰,日、月、星。旂音祈。旗”有九种,旂旗是其总称。天子之旗名太常,其上画日月,或云,亦画星辰。昭其明也。旂旗所以为标帜,且画有日、月、星、辰,故曰昭明。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此德亦即上文昭德、下文灭德之德。以上所言皆是礼物,礼物所以表礼意,礼意不外上古之伦常,故以德言之。 俭承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有度承衮冕黻珽等十二物。 登降犹言增减,说详王引之《述闻》。 有数承上文昭其数。

文、物以纪之,

文承火龙黼黻,物承五色比象。

声、明以发之,

声承锡鸾和铃,明承三辰旂旗。

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易,违也,反也。哀元年《传》“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杜《注》云:”易犹反也。”《吕览禁塞篇》“不可易”,高《注》云:”易犹违也。”

今灭德立违,

与上文”昭德塞违”相对。

而寘(zhi)其赂器于大庙,

寘音至,置也。

以明示百官。

上云“昭令德以示子孙”,而如此行为,则适得其反。

百官象之,

谓百官以此为榜样。

其又何诛焉?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

九鼎,宣三年《传》谓为夏代使九州贡金所铸。《战国策东周策》云“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云云,言虽夸张过甚,九鼎或是九个大鼎,当实有其事。宣三年《传》王孙满之言曰:“成王定鼎于郏鄏。”据《尚书》,武王亦无经营雒邑之事。成王之营雒邑,先卜其地,则迁鼎恐亦非武王事。一九六二年出土何尊为成王五年器,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又云:“唯珷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左𠂤右立㇉)民。”似武王早有迁筑王城意,成王不过禀承父命而行。昭十八年《传》言:“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古人常以成王事归武王。雒邑即成周,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义士犹或非之,

《汉书王吉贡禹传》云“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于首阳,不食其禄”云云,则以义士为伯夷、叔齐,盖古《左传》义。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十谓“杂说乃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之事”,恐未必然。

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

此句无动词,“将”或“器”下应有“实”字。

其若之何?公不听。周内史闻之,

内史,周王室官名。庄三十二年及僖十一年《传》有内史过,僖十六年及二十八年《传》有内史叔兴,文元年及十四年《传》有内史叔服,统诸记载观之,内史既代表周室至诸侯行聘问庆弔之礼,亦代表周王行策命之礼;且以当时人观之,通晓神道与天道,能言吉凶,故有神降于莘,周惠王问之;陨石于宋五,六鶂(yi)退飞,宋襄公问之;而文十四年有星孛于北斗,又预言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

以鲁大夫言,臧氏享世禄为最久,哀二十四年犹有鲁侯伐齐,乞灵于臧氏,臧石帅师会之,取廪丘之记载。

君违,

违,违背当时礼制,与《论语》诸“违”字同义。

不忘谏之以德。

(0)

相关推荐

  • 桓公八年(2)天子二聘

    ---   01   --- <春秋>:"天王使家父来聘." "家父":<左传>说"家"是氏,"父&quo ...

  • 06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左传)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宋督弑其君.臧哀伯谏纳郜鼎等 [涉及人物]鲁桓公.郑庄公.华父督等 [涉及国家]宋.鲁.齐.陈.郑.蔡.杞.滕等 [成语典故]臧哀伯谏纳郜鼎 [春秋体例] [1]凡公行,告于宗庙: ...

  •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若论给篡位找黑锅,我最服晋国了

    若论给篡位找黑锅,我最服晋国了.晋穆公的两个儿子,一个叫仇,后被立为太子:一个叫成师,仇的弟弟.晋国大夫师服就像预言家一样,预示哥哥会被弟弟取代.师服一本正经的说瞎话,有没有感觉到郑庄公冷冷的目光.我 ...

  •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离国远行,外出归家,狂吃狂吃仪式感很重要

    鲁桓公与鲁隐公完全不同,鲁隐公是尽量避免参战,小心谨慎,恪守礼制.而鲁桓公则不同了,上一节我们介绍了,鲁桓公收了大鼎,放在太庙,臧哀伯苦口婆心说了一顿,并没卵用. 本节是九月份,收拾了七月来朝不敬的杞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十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鲁平杞莒(曲池之盟) ◇陈厉公去世 ◇鲁平宋郑不成 ◇卫宣公去世 ◇楚师伐绞 [涉及人物] ◇鲁桓公.杞靖公.宋庄公.郑厉公.屈瑕等 [涉及国家] ◇郑.宋.鲁.陈.蔡.楚.郧 ...

  •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季梁“夫民,神之主也”与魏征谏言同义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译文:鲁桓公六年春天,淳于公从曹国来鲁国朝见.<春秋>记载说:"寔来",是由于他不再回国了. 此承上年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齐为周伐卫 ◇邾宪公去世 ◇晋献公使大子申生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 ◇子元诱惑息妫 ◇楚师伐郑,诸侯救郑 ◇鲁国发生饥荒,臧孙辰告籴于齐 [涉及人物] ◇齐桓公.晋献公.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齐桓公会诸侯盟于幽 ◇公子友如陈葬友 ◇杞伯姬归宁,叔姬出嫁 ◇士蒍谏后伐虢 ◇周惠王赐齐桓公命,且请伐卫 [涉及人物] ◇鲁庄公.杞伯姬.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庆.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六年

    #提要 [主要事件] ◇士蒍城绛 ◇虢人伐晋 [涉及人物] ◇鲁庄公.晋献公.士蒍等 [涉及国家] ◇鲁.宋.齐.徐.晋.虢等 #原文 [经]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曹杀其大夫.秋,公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五年

    #提要 [主要事件] ◇伯姬归于杞 ◇卫惠公去世 ◇晋献公尽杀群公子 [涉及人物] ◇女叔.伯姬.公子友.晋献公.士蒍等 [涉及国家] ◇鲁.杞.陈.晋等 [春秋凡例] ◇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