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医方系列(235)陈苏生内科方14首】精
陈苏生(1909~),男,江苏武进人。16岁师从上海幼科名医沈仲芳,三年后返里,半耕半医。后复赴沪,得钟符卿收列门墙。于1932年在上海市卫生局开业考试中名列前茅,遂悬壶沪上,医名日著。为求医技更上一层楼,于1943年又拜中医革新派元老祝味菊为师,探求医学真谛。1951年奉召进京,为中国中医研究院32位元老之一,任编审研究员、并兼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首席教授。1961年下放新疆自治区中医院。1973年抱病回沪疗养,受当地卫生部门之邀再度出山,任卢湾区中心医院、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中医顾问,及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1981年任中医文献馆馆员。1990年列为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著有《伤寒质难》、《温病管窥》、《陈苏生医集纂要》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
1.柴牡三角汤
【处方】北柴胡9~12g,生牡蛎30~40g(先煎),山羊角15~24g(先煎),水牛角15~24g(先煎),生鹿角6~9g(先煎)。
【主治】脑溢血或脑缺血(脑血栓或脑血管痉挛所致供血不全)所引起的中风及其后遗症。它对于脑血管意外,脑血流循行障碍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均有较为理想的疗效。
【加减】
(1).当脑溢血尚未完全停止前,除遵守医嘱保持安静外,如见头面潮红,意识模糊者,可加用代赭石15g 干生地15g 苎麻根9g,病重者可酌用广犀角6g磨汁冲服。口噤不能服药者,可用鼻饲。至宝丹亦可用(不排除现代医学抢救措施)。
(2).当脑溢血已经停止,仍须防其络创复裂,加用女贞子9g,旱莲草9g,仙鹤草15g(云南白药亦可用)。
(3).中风后,血压仍偏高,头痛头晕,泛恶,拘急者,可加用石决明30g 代赭石15g 干地龙9g 生牛膝9g。
(4).中风后,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者,可加用明天麻9g 僵蚕9g 决明子9g 茺蔚子9g 郁金9g 菖蒲9g 钩藤12g 全蝎4.5g。
(5).中风后,痰涎壅滞,时时搐搦,咳利不爽者,可加用陈胆星6g,天竺黄9g,郁李仁9g 瓜蒌9g 淡竹沥1支(冲);大便闭结不下者,可加用生川大黄9g(后下),以得下为度。
(6).中风后,余热不退,或有感染,汗出热不解,口干舌绛者,可加用土茯苓30g 忍冬藤24g 连翘9g 白薇9g 丹皮9g 山栀9g 合欢皮24~30g。
2.人身三宝汤
【处方】北柴胡9g 生牡蛎30g(先煎)制 香附、台乌药、苍术各9g 川厚朴、郁金、菖蒲各6g 合欢皮、夜交藤各15g调整“食、便、寐”三者
3.柴牡五白煎
【处方】柴胡、生牡蛎、香附、乌药、白薇、白芷、白蔹、白蒺藜、白僵蚕、苍术、厚朴、土茯苓、忍冬藤、连翘
【主治】复发性口疮
4.二麻四仁汤
【处方】炙麻黄4.5g 麻黄根4.5g 桃仁、苦杏仁、白果仁(打)、郁李仁、百部、款冬花各9g 车前草24g 生甘草4.5g
【主治】治疗哮喘之基本方
【加减】:
(1)哮喘之发,多有鼻、眼睑作痒,喷嚏、流涕,或咳嗽、咽痒等过敏症状,于小儿尤为常见,可加辛夷、苍耳子;过敏症状明显者,再加白僵蚕、净蝉衣。
(2)若服本方出现便溏,一般可不予处理。严重者去郁李仁,加大腹皮、藿梗。
(3)湿重纳呆:加苍术、厚朴。
(4)便艰:加瓜蒌仁、火麻仁。
(5)痰稠不畅:加象贝母、瓜蒌皮。
(6)中满气滞:加柴胡、生牡蛎、郁金、石菖蒲。
(7)腹胀;加大腹皮、全瓜蒌。
(8)热重:加土茯苓、忍冬藤、连翘、白薇。
(9)泛恶:加姜半夏、姜竹茹。
(10)症情昼轻夜重:加夜交藤、合欢皮。
(11)痉咳:加玉蝴蝶。
(12)气虚:加太子参、明党参。
(13)阴虚:加北沙参、麦冬、知母、玄参。
(14)肾不纳气、喘息甚者:加补骨脂、冬虫夏草、黑锡丹、蛤蚧。哮喘未发时,则强调治人,即缓解时以扶正培本;温肾健脾益气为主,要求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病程长短进行辨证施治。小儿哮喘以过敏性为多,平时多食积,所以治疗以健脾为主,常于调整肺气的基础上加太子参、苍术、川厚朴、陈皮等健脾消导之品。中老年久病及肾,所以治疗时多在调整肺气的基础上加温中补肾之破故纸、菟丝子、枸杞子、核桃夹、冬虫夏草、制附子、灵磁石等。伴腰腿酸软者加桑寄生、川断、狗脊、鹿含草、怀牛膝等。亦有用参蛤散者,但大都与调整肺气的二麻四仁汤同用。二麻四仁汤的服法亦随病情而异。哮喘大发作时多为每日一剂,甚至一剂半,缓解期多为隔日一剂或服五剂停二天后再服。本方长期服用无副作用,并能控制复发,有的病例则可根治。
5.四煨汤
【处方】煨葛根6克 、煨防风6克 、煨肉果6克 、煨木香6克
【主治】退行性病变之慢性泄泻(慢性腹泻)
【加减】
(1)偏于脾虚者,可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偏于肾阳虚衰者,可合四神丸加减;
(3)偏于肝郁乘脾者,加郁金、菖蒲、白芍、甘草疏肝解郁
(4)偏寒重者加附子、吴茱萸;
(5)热重者加黄连;
(6)湿重者加苍术、厚朴;
(7)腹痛加左金九;白芍、甘草,
(8)泄泻严重还可适当加石榴皮、诃子等固涩药。
6.柴牡五金汤
【处方】柴胡9g 生牡蛎30g(先煎) 海金砂15g 广郁金9g 鸡内金4.5g 金铃子9g 金钱草15~30g 青、陈皮各5g 枳实6g 甘草4.5g 川厚朴6g 瓜蒌12g 冬瓜子18g 冬葵子12g
【主治】治胆结石
【加减】
(1)伴有炎症发热者:加土茯苓、忍冬藤、连翘、白薇。
(2)出现黄疸者:加茵陈、山栀。
(3)胁痛者:酌加香附、乌药、延胡索。
(4)呕恶胸痞者:酌加姜半夏、姜竹茹、枳壳
(5)纳呆者:加苍术、焦山楂、焦神曲。
(6)大便不畅者:酌加郁李仁、桃仁、大黄。
另外,每日服雪羹汤{大荸荠4个 海蜇皮(漂去石灰矾性)30g,水煎服。}1帖。
7.柴牡七白煎
【处方】柴胡9g 牡蛎、土、茯苓各30g 忍冬藤24g 连翘、白薇、白蔹、白蒺藜、白癣皮、白僵蚕、白芷、白附子各9g
【主治】白塞氏病(白塞氏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为口、眼、生殖器反复发作性溃疡,故又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症”。
【加减】
(1)苍术健脾悦胃,具斡旋大气之功,故常用以整体调理。虑其燥烈,伴用玄参、知母以润其燥。
(2)体实多热、邪热壅盛者:加三黄(黄芩,黄柏,黄连)、生山栀、生大黄。
(3)咽痛者:加西青果、挂金灯、山豆根。
(4)面红目赤、迎风流泪者:加桑叶、杭白菊花。
(5)肾虚耳鸣者:加磁石、细辛。
(6)齿痛者:加双骨(补骨脂、骨碎补)。
(7)关节疼痛者:加桑枝、秦艽、鸡血藤。
(8)女性白带多者:加贯仲、椿根皮、白果、白鸡冠花。
(9)阴虚火旺者:加玄参、知母、生地、石斛。
(10)腰酸肾阴不足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制首乌。
(11)纳呆者:加苍术、厚朴、鸡内金。
(12)口腔溃疡者:加白残花(野蔷薇花),该药可消炎敛疮、排腐生肌。单用水煎漱口,可令口腔清洁爽适,每以为治本病之辅。
若体赋素虚者,党参、白术、天冬、麦冬、石斛等均可随机损益。
8.强肾泄浊煎
【处方】桑寄生12g 续断12g 狗脊12g 鹿含草12g 土茯苓30~60g 忍冬藤24~40g 连翘9~12g 白薇9~12g 柴胡9g、生牡蛎30g、香附9g 、乌药9g
【用法】生牡蛎先以200ml水,用文火煮沸20min,然后加入已事先用少量水浸泡的其他药物,加水到齐药物平面,文火煮沸0.5小时后取汁(头汁)。再向药渣中加少量水(略低于药渣平面)以文火煮沸0.5小时后取二汁。将两次药汁混和后,早晚两次分服。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共服1~2个疗程。
【主治】治疗慢性肾病之基本方
【加减】
(1) 如浮肿较甚,小溲不利者:加泽泻、泽兰、车前子、路路通;
(2) 小便利而尿蛋白偏多者:加蚕茧壳、菟丝子、淮山药;
(3) 如见小便利而有红血球者:加槐花米、荠菜花、蒲黄(地榆亦可用);
(4) 伴见血压高者:加杜仲、牛膝、旋覆花、代赭石。血压接近正常即去之。
(5) 偏阴虚而舌绛口干者:加生地、麦冬、知母、石斛 山药;
(6) 偏阳虚而舌淡口和者:加制附子(先煎)、仙茅、仙灵脾、蚕蛹(制附子若炮制不透,其中心仍色白如生品者,多有毒副作用,可加知母、生甘草以解之)。
(7)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同时可加用大腹皮以疏其壅;
(8) 血虚者:加首乌、枸杞子。同时加赤芍当归以和其营。
以上之加减,多偏于治本之道。由于本方之组合,药性平和,无大燥大烈大泻大利之品,故可较长时间服用。每周停药1天,毋使胃困。如已获效,更须持之以恒,勿见异思迁。
9.疏肝活络饮
【处方】柴胡9~12g 生牡蛎(先煎)30~40g 香附、乌药、白芍、当归、郁金、苍术、丝瓜络各9g 厚朴、枳壳、广木香各6g 冬瓜子12g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水泛为丸,每次服9g,每日2~3次,开水吞服,临床运用每获佳效。
【主治】治慢性肝炎
【加减】
(1)潮热:加银柴胡、白薇,有汗用地骨皮,无汗用粉丹皮;
(2)食欲不振:无积滞者加大腹皮、鸡金;有积滞者加焦山楂、炒麦芽;
(3)恶心呕吐:寒加半夏、陈皮;热加橘皮、竹茹,或加左金丸;
(4)肝区痛:加延胡索、金铃子肉。如胀痛加姜黄、枳壳;灼痛加白薇、赤芍、甘草;刺痛加桃仁、红花;
(5)血瘀:加蒲黄、五灵脂;
(6)肝肿大:加青皮、当归;
(7)脾肿大:加水红花子、炙鳖甲、地鳖虫。
(8)泄泻:无滞加葛根、防风、白术、茯苓;有滞加炒六曲、焦山楂。属寒加炮姜;属热加黄连。
(9)便闭:虚闭加首乌、苁蓉;实闭加大黄、桃仁;
(10)积水:加水红花子、泽兰;
(11)黄疸:加茵陈、山栀。阳黄,再加黄柏、黄芩、连翘;阴黄再加附子、桂枝、干姜;
(12)腹胀痛:腹部胀痛向周围放散者为气滞,加大腹皮、青皮;刺痛有定处者为血瘀,加桃仁、赤芍。
(13)此外,如伴有气虚,可酌加黄芪、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血虚:可酌加首乌、巴戟天、地黄。阳虚:可酌加附子、桂枝、生姜、大枣。阴虚:可酌加沙参、麦冬、石斛、知母。精神亢奋型:可酌加磁石、龙骨、甘草、小麦、枣仁、远志。精神忧郁型:可酌加益智仁、川芎、合欢皮、夜交藤等。当慢性肝炎,伴有早期肝硬化症状时,不管有没有腹水,常在上方外加服北京施今墨大夫的肝硬化丸:柴胡45g 郁金、当归、川芎、丹皮、桃仁、白人参、甘草、苍术、川厚朴、三棱、莪术、槟榔、法半夏、乌药、黑丑、地龙、川楝子、血竭、琥珀各30g 枳实、白芍、茯苓、白术各60g 青皮、陈皮、砂仁、木香、肉桂各15g。
10.三子麻部汤
【处方】炙麻黄6~9g 杏仁9g 桃仁9g 苏子9g 葶苈子9g 冬瓜子12g 旋覆花9g 代赭石15g 海浮石15g 磁石30g 炒枣仁12g 远志6g 蒸百部12g 车前草24~30g 化橘红6g 生甘草3~6g
【加减】
(1) 发热、痰浓、痰黄:加山海螺24g 蒲公英9g 银花12g 忍冬藤24g;甚者加鱼腥草15g 败酱草15g;退热加白薇9g 柴胡9g 黄芩9g。
(2) 伴高血压、喘汗不得寐:加麻黄根(与麻黄等量)。
(3) 伴肺气梗塞:加重桃仁至15g 冬瓜仁5g,加枳壳6g 苦桔梗4.5g 郁李仁9g 瓜蒌仁9g。
(4) 伴肺郁血肿大:加柴胡9g 生牡蛎30g 赤芍9g 郁金9g。
(5) 支气管痉挛,影响排痰时须用解痉药,麻黄改浙贝母15g,酌加干地龙9g 玉蝴蝶6g。(6)粘液分泌(痰粘不利):加紫菀9g 白前9g 南沙参12g 白果(打)9g或象贝母9g 前胡6g。
(7) 痰涎阻塞气机,时时欲厥,又不能作手术者:加猴枣散0.6g 竹沥30ml 姜汁少许冲服。
(8) 心力不振、虚气上逆、时时欲脱者:加人参9g 蛤蚧尾4.5g 黑锡丹(包煎)9g。
(9) 阳虚汗出发冷者:加制附片9g以护其阳。
(10)至于痰的辨证用药,除上述及一般寒热虚实的加减用药之外,浆液性痰加小蓟12g 茅根30g 米仁15g(多见肺水肿肺郁血);老痰粘滞如絮, 咯之不利,加海蛤粉12g 瓜蒌12g 瓦楞子12g;痰涎壅盛、大便闭结、内热口渴,加礞石滚痰丸、竹沥达痰丸适量包煎。
11.风心保安汤
【处方】当归9g 白芍(或赤芍)9g 蜜炙麻黄4.5g 桂枝6g 丹参12g 桃仁、杏仁各9g 远志4.5g 枣仁12g 磁石30g 茯苓(神)12g
【加减】
(1) 咳嗽:加百部9g 紫菀9g 车前草15g。
(2) 发绀:加红花6g。
(3) 心悸多汗: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柏子仁9g。
(4) 心区痛、胸闷:加香附9g 乌药9g 苏子9g 制半夏9g
(5) 纳呆加苍术9g 川厚朴9g。
(6) 失眠:加夜交藤9g 合欢皮12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7) 痰多易咯:加制半夏6g 陈皮6g。
(8)痰粘不易咯:加冬瓜子12g 瓜蒌皮9g。
12.舒冠顺气汤
【处方】柴胡6g 桂枝9g 香附12g 乌药12g 桃仁9g 红花9g 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丹参12g 白薇9g 赤芍9g 甘草6g
【加减】
(1) 心绞痛:加延胡索9g 川楝子肉6g,以理气止痛,疏肝泄热;痛甚加制乳香没药各9g或加制川乌4.5g;
(2) 心区如压,肺气不伸:加青皮6g 佛手片6g 九香虫9g 郁金9g 以行气消痰,散瘀止痛;
(3) 面青唇白,脉迟自汗:加制川附子6g 红参6g;
(4) 面赤脉数、溲黄:加黄连6g 黄芩9g;阴虚不足,酌加黄精、玉竹、首乌等;
(5) 阳虚恶寒:酌加鹿角霜、黄芪、党参等。
13.泌尿系统结石方
【处方】琥珀6g(研吞),生内金6g(研吞),金钱草30~50g,海金沙10g,金铃子10g,温郁金10g,冬葵子10g,六一散30g。
【加减】伴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者酌加赤小豆30g,大叶青10g,泽泻10g,冬瓜子15g,桂枝6~10g,车前子10g。兼见血淋(有肉眼血尿或尿检提示RBC阳性者)加扁蓄10g,白茅根30g。热甚或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后下)。尿急、尿颇、尿痛者加车前子10~15g,石苇10g,瞿麦10g。腰腹部疼痛较剧者加生白芍10g,元胡10~15g,乌药10g。有气虚证者酌加生黄芪10~30g,炒白术10~15g。
14.胶红饮
【处方】阿胶12g 红花4.5g 炒白术12g 桑寄生12g川续断 党参各12g 狗脊12g 当归9g 黄芩9g 血余炭9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补肾,固涩止血
【主治】可用于治疗妇女崩漏。
【加减】血瘀甚者,加丹参;腹寒而痛者,加陈艾叶、制香附、台乌药;气滞而腹痛者,加制香附、台乌药、陈皮、川楝子;热重者,加白薇、蒲公英;出血量多者,可酌加茜草根、陈棕炭、藕节炭、炒蒲黄、苎麻根等;肾虚甚者,加菟丝子、怀山药;气虚甚者,去党参,改吉林参,加茯苓12g,炙甘草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