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治坐骨神经痛秘偏方(转)

1、蝎蛇散
[方 剂]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
[制用法]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疗效]用本法治疗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验 证] 蔡,女,68岁,右下肢疼痛5年余,经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服西药效不显,于1987年8月求治于中医,余投蝎蛇散原方,经服2个月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所治病例无很大反应,一般在药后可有全身及患肢出汗或灼热感,有的可出现短暂性疼痛及麻木,不久即消失。
2、身痛逐瘀汤加味
[方剂]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15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10克,秦艽、羌活、香附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天l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疗效]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140例,其中治愈96例(症状完全消失,可参加正常工作);好转32例(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可做轻工作);无效12例(服本方3-5 剂,症状无改善,而中断治疗者)。
[验 证]刘xx ,女,36岁,农民。病历号6256 。于1984年3月25日初诊。半年前患腰腿痛,症状日益加重,疼痛自腰骶部沿右侧大腿后外侧向腘窝、足跟部窜痛,如针扎、火烧样阵阵加剧,尤以咳嗽和用力大便时更甚,久治不效。检查面色苍白,表情痛楚,步态跋行,右侧第二、三髓后孔及臀线中点和承山穴有明显压痛,拉塞格氏征(+ ) ,脉沉迟而紧,舌淡苔薄白。诊为坐骨神经痛。证属寒凝气滞,痕阻脉络,治宜化癖通络,温阳散寒,除痹止痛,投以身痛逐痕汤。原方减秦艽,加桂枝、延胡索各15克。3剂。药后疼痛大减,继用原方又进6剂,诸症皆除而治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备注]气虚血弱者减五灵脂、香附,加黄芪30-50克,熟地10-15克;脉数微热者减羌活,加黄柏15克;脉浮风重者加防风15克;脉紧寒重者减秦艽,加桂枝15-25克;脉缓湿重者加苍术15克;伴腰脊痛剧者加三七末3克(冲服);便秘者加何首乌15-25克;病久肝肾两亏者减羌活、五灵脂,加狗脊、巴戟天各15克。
3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
[方剂]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赤芍20-40克,党参15-30克,当归10-20克,秦艽12-18克,鸡血藤12克,
[制用法]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 效] 经本方共治23例,痊愈15例(症状消失并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显效例(症状消失,观察半年至1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痊愈15例中,平均治愈天数为10.5 天。
[验 证]傅xx ,男,50岁,干部,1952 年8月5日就诊。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臀线、腘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18.7/ l 2.06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10克,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鸡血藤、秦艽各12克,赤芍20克,甘草3克,党参15克,经服本方5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5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身痛逐瘀汤加减
[方 剂] 当归12克,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9克,甘草6克。
[加减]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9克;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9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痛剧者加蜈蚣3条。
[制用法]水煎2次分服,每天1剂。
[功 效]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验证]治疗36例,其中治愈29例,显效6例,好转1例。平均治疗17.4天。随访治愈者1 年以上,无一复发。
[备注]坐骨神经痛属“痹证”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5 .鸡血藤等
[方剂]鸡血藤、芒硝各15-20克,桂枝、柴胡、大黄各10-15克,黄芩10-12 克。
[加减]若风偏盛,兼腰背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10-15克,独活10-15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加防已10-12克,苡米15-20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5-10克,白芥子10-12克;若寒偏盛,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5-10克,北细辛2-3克;若热偏盛,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15-20克,芒硝15-20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30-6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验证]用上药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例,中痊愈11例,好转2例。
6 .杜仲等
[方 剂] 杜仲、川续断、淮牛膝、桑寄生各30克,没药、乳香、红花、桃仁、生甘草各10克,全蝎、蜈蚣各2克(共研末冲服),木瓜、威灵仙、独活、白芍各2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1周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3例,经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25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例。
7 .黄芪白芍等
[方 剂] 生黄芪50克,白芍、元胡、木瓜、全当归、桂枝各20克,赤芍、牛膝、鸡血藤、威灵仙、路路通各15克,地鳖虫、全蝎各10克,生甘草5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早、中、晚口服。10天为l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61例,经服药20-30天后,其中,治愈者152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2例。
8 .乳香粉
[方剂]制马钱子50克,制乳香、制没药、红花、桃仁、全蝎、桂枝、麻黄各20克,细辛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末,装人空心胶囊内,每粒重0.3克。用时,每服3-4粒,每日早、晚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44例,经用药2-4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39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2例。
9、周天寒方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0、吕广振方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1、曾冲方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2、李治方方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13、李述文方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14、王健民方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15、程广里方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6、宋新家方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7、章次公方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18、石正仿方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9、刘志斌方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0、曾绍裘方
  【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1、祝汉臣方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2、尚尔寿方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3、陈玉明方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