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文》论道:“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今天不谈九流,百家,万法一类,姑且就用拙劣的笔法论述一下三教。

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道理文献,蕴含道理深刻,但是十分难懂,看完后感觉云里雾里。今天我想就俗气地谈一谈,儒释道文化的世俗化,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在嵩山少林寺钟鼓楼前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可分别看见孔子释家,老子像“三圣合一”。三者分别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开山鼻祖。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理解中,常把三教之“教”当做宗教的意义,但是在中国传统典籍里的三教之“教”,仅仅表示教化之意,而非现代西方宗教所说的“宗教。”但是宗教的起源与儒释道三者密不可分,论述时也许略有交融。

佛教见性:佛教:修心明,悟真理。

佛文化本不属于中国本土文化,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得到发展,渐渐添加了许多中国的色彩,实现了佛教文化中国化。

李泽厚曾在《美的历程》中论述:“宗教毕竟只是现实的麻药,天上到底是人间的折射。”为什么现世的生活需要这一剂麻药呢?首先来看看当时佛教产生的背景。

从东汉帝国的瓦解到李唐王朝的统一,400年间,尽管有短暂的和平和局部的安定,但整体社会总的来说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乱,疾病,饥荒,疾疫的动乱之中。现实生活十分悲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李泽厚说:“总之,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悲苦,生命宛如朝露,身家毫无保障,命运不可琢磨,生活无可眷恋,人生充满着悲伤,惨痛,恐怖,牺牲,事物似乎根本没有什么公平和合理,也毫不遵循什么正常的因果和规律,好人遭恶报,坏蛋占上风,身家不相保,一生尽苦辛苦。”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急需一个思想能够稳定人心,让我们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旧能够获得安心和安稳。于是佛教走进了人们的心灵,既然依托现在没办法实现因果报应,那么佛教便把希望寄托在来世。经曰:“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

三世因果文片段

善男信女听言因,听念三世因果经。

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祖语实非轻。

今生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

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金带自造果。

黄金装佛装自己,云盖如来盖自身。

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

生吊死为何因?前世携索去山林。

鳏寡孤独为何因?前世居心嫉妒人。

雷打火烧为何因?大秤小斗不公平。

虎咬蛇伤为何因?

前世冤家对头人。万般自作还自受,

地狱受苦怨何人?莫道因果无人见,

远在儿孙近在身。不信吃斋多修舍,

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来今世受,今生修积后世人。

在佛教里面出现了几个故事,其中须达拏好善乐施,不仅把自己的车马衣物财产全部施舍给别人,还把自己的孩子施舍给用鞭子抽打孩子的乞讨者。舍身饲虎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王子,从高岩上跳下,坠身虎旁把自己喂给饿虎……这一系列故事,我们不能说它是理性的,更不能说他是修心明理,但它就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是通过故事来对当时苦难的呻吟。

在我的家乡小镇也是信仰佛教:相信魂魄一说,相信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死后为鬼。

在丧葬礼时要为逝者更衣,然后举行道场,道场可大可小,小则一天,大则七天。棺前蜡烛不能熄,因为相传那是在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上的照明灯。子孙轮流守夜,为逝者敬最后的孝道,堂前要有先生诵经拜佛,子孙跟随先生口令,为逝者祈祷,在诵读过程中多指出逝者所行善事,希望在来世能够得到好报。道场最后一天,要点蜡烛,撒钱纸为逝者引路,最后盖棺定论,只得流传逝者所行好事。

要说完全是佛教也有失偏驳,在儒释道三教合流背景下,既有佛教的来世,也有道教的长生,还包括儒教的孝悌。但是只有在节日,祈福或者丧葬等事件中,宗教文化才会略有体现。

说到底,只是希望逝者安息,活者安心。信则有,不信则无。

道教保命:道教各种手段求取长生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有长生不老之术他乘坐竹筏外出,寻找先人最终他到达了灵台方寸山找到了须菩提祖师。但是最终也没能习得长生不老之术,直到孙悟空大闹阎王殿,划掉了他和猴子猴孙们的生死簿得到了长生不老,所以最后读者仍旧不知道究竟如何习得长生不老之术,我们总不能学孙猴子大闹阎王殿,因为到了阎王殿,阎王便不会放我们走了。

《西游记》大概是道教文化离我们最近的一次,途中的妖怪想要吃唐僧也是为了长生不老。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妖怪得到了唐僧的肉,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妖怪得到了长生不老。

但是道家哲学不等同于道教。那道家文化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看一看道家文化产生的背景: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老子所处在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诸侯争相争夺,社会面临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在这个背景下,老子遂提出了“道”。

但是谁也不知道“道”究竟是指代什么,假如你能用一种语言能说出“道”指的是什么?那这一定不是老子所说的“道”。

因为:“道可道非常道。”

放在现实来看,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淡泊名利,拥有崇高的品德。就在动乱的时代,可以一定程度上稳定人心。

所以在那个时代出现了“隐士群体”,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不于当权者共事。

虽然现在的科技文化已经证明没有办法点石成金,但是在那个时代的炼丹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化学冶炼的进步。

儒家明伦:儒家理论构建社会家庭

儒家文化是当今价值观的底色,其中包括:“仁、义、礼、智、信、勇、恕、诚、忠、孝、悌。”看似时代在改变,但是真正的价值观从未变过。

儒家文化构建了我们社会完整的体系,是一块重要的基石,那么,儒家文化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儒家文化产生的背景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建立,当时我们正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孟子曰: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所以儒家文化是十分强调家族,等级制度的。其中的仁义礼智信,说的是我们自身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

救助一个落水的陌生人,此为仁。

不欺瞒朋友,帮助朋友,此为义。

对待师长,长辈恭敬礼貌,此为礼。

不放别人鸽子,此为信。

……

无论时代怎么变?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依旧会是我们道德的打底色。

在儒家中也有几个有趣但意义深远的小故事。

鲁国规定,凡是熟人的都能得到一定的赎金,但是子贡在救人之后拒绝了国家给的赎金,被孔子责骂:“赐失之矣,自今已往,鲁人不赎人矣”。

子路在救一个落水的人后,大方的收下了别人赠送的牛,大家都说救人的事是对的,但是不应该收别人的牛,但是孔子却对此事大家赞扬说:“鲁人必拯溺者矣。”

可见孔子的思想之远见,放在当今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仍旧是指挥许多教师教育人的准则。

文化世俗化,渐渐走进家

当今网络流行一种佛系:佛系是流行词,该词的含义是专注于事情发生的过程, 抱着尽人事知天命的心态,不注重结果。但是此“佛”与佛家文化却没有多大渊源,相比之下它更近似道家的无为而治。

许多文人也对受宗教文化影响。

儒之执著,倒之虚静,佛之空寂。

其中王维的诗 ,将残去融入诗中,形成了浑厚闲雅,澄淡精致的风格。

白乐天(世俗化):将宗教情感化为士大夫安逸自如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秉承三教文化。相亲时你看对方对待服务员态度如何,就是看他仁否。也要看看勤快不勤快,对父母尊重不尊重,就是考察他是不是懂孝 ……当然倘若你遇见了一个人,想要看三观契合不契合,那就对照儒家文化进行考察。

西方曾批判中国没有信仰,告诉他们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传承。

@呱呱书影 世间有人千百万,此刻相逢即是缘,呱呱在双十一购买了《聊斋志异》六册,接下来要带大家一起看看:为何妖精专爱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