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路200号金城银行旧址
江西中路紧邻外滩,同时是租界最早开辟的道路之一,江西路自建成后便逐步发展,并且成为租界内的主要古老街区。在这一街区聚集了大批银行业金融机构,1922年随着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的落成,40年代又为旧市府,江西路更是成为了上海的主要行政中心,并且至今仍有市政府主要部门,例如上海市民政局位于江西中路上。 江西中路福州路
江西中路200号原金城银行,建成于民国16年,外墙用花岗岩砌块垒成。正面6根方柱突出墙面之外,柱墙又形成凹凸面,使建筑立面富有立体感。中间一块墙面辟为大门,由两根圆柱支撑,圆柱上架有三角形的花岗石横梁,横梁上凿有龙凤、斧头徽记(现修复),临街各屋窗口对称,大门上首的2~4层窗口均为紫铜色钢窗,2层呈长方形,3层呈半圆形,4层钢窗外有挑出阳台。
外部带有局部巴洛克装饰,如门楣等,具有古典建筑的精美。大门设外门、内门,外门装置活络铁门,内门两侧是落地拉门,中间为四叶式转门。整幢大楼外墙皆用苏州金山石垒成,里边用意大利云石。附属工程的用料也很讲究,落水管全部用紫铜皮制作。窗门形式多样,有长方形、扇形、半圆形,皆装紫铜色钢窗。装饰图案均选用英国新古典式。营业大厅地面、护壁、楼梯、方柱都用的是人造大理石。房间木材采用柚木、柳安等高档材料。上下交通除两侧人造大理石扶梯外,并装置电梯。在银行设备方面装有当时先进的保险库。卫生设备及冷暖气工程由亚洲合记机器公司设计安装。
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是当时享誉全国的中资银行,金融辐射功能遍及长江以北,合称“北四行”。是当时享誉全国的中资银行,金融辐射功能遍及长江以北,合称“北四行”,旧中国北方金融集团之一。
金城银行成立于1917年5月,总行设天津。总经理为曾任北洋政府财政部库藏司司长周作民。金城银行早期的业务重心在华北,1927年后逐渐南移。1936总行迁沪,总经理处亦随同移沪,上海遂成为全行资金调度的中心。它的存放业务在全国25家主要私营银行中,为全国商业银行之冠,并以对工业放款和投资多而闻名。 1924年金城银行大楼投资兴建,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与赍丰洋行联合设计,申泰兴记营造厂承建。庄俊擅长设计古典主义的建筑作品,金城银行是他的代表作。这座大楼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1926年1月底落成,为上海著名的银行大楼之一,也是中国人开设的银行建筑中最讲究的一座。
江西中路200号金城银行大楼,三楼:乾森丝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城银行办公处、通成总公司、华通煤铁公司、成兴公司、天津航业公司;四楼:中华造船机器厂、金城银行稽核处、程修龄律师、荘俊建筑师、诚孚企业公司、新裕纺织公司;五楼:常安物产保险公司、丰盛物产保险公司、中国上海保险公司、永丰盐号、云信保险公司、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富滇产物保险公司、福安产物保险公司;六楼: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建筑原为4层,1940年加建2层,共为6层,高25.9米。
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775平方米,建筑面积9783平方米。采用英国新古典派道维克式的立面,显得敦实庄重。正面突出的6根方柱将墙面分成3块,使柱墙形成3大块凹凸面。中间大门左右各有一根希腊多立克柱,上部三角形花岗岩柱梁凿有龙、凤、斧头的圆形图案标志。
在大楼主立面一层与两层之间有石刻的圆形徽记,能够识别出的图案有龙和凤凰,许多人以为这是中国传统的“龙凤呈祥”图案。而金城大楼上的徽记到底是什么标志?实际上,这是北洋政府所谓的“十二章国徽”图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时,已经将“嘉禾”图案作为国徽。袁世凯篡权后,将首都迁至北京,任北京政府大总统,提出重新设计北洋政府国徽。1912年8月28日,鲁迅、钱稻孙、许寿裳根据袁世凯大总统的要求,为北洋政府设计国徽。北京东路280号盐业大楼也有这个国徽。
十二章指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
1956年,金城大楼改为上海市青年宫。1958年2月18日对外开放,设有讲座厅、展览厅、图书馆、阅览室、小剧场、电影院和音乐、舞蹈、美术活动室。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关闭,这座建筑蹉跎了一段岁月。1974年10月市青年宫迁西藏南路“大世界”,这里成了江西中路200号招待所。80年代又成了福州饭店。1986年,这座典型的银行大楼才恢复了它本来金融大楼的面目,成为中国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和上海分行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