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双喜丨60年代,去电影院里看电影
我小时候全道口镇就一家电影院,位于后大街与苦水井街交汇处,叫“人民影院”。
后大街听起来很大,其实就是一条背街。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道口镇比较热闹的地方还不足一平方公里,全镇人口也就三四万人。由此,后大街的情景也就可见一斑。
后大街虽然很小,就因为人民影院在此坐落,全道口镇的人都十分熟悉这条街道。那时候,群众文化生活相当匮乏,电影院和戏院也就成了群众最乐意去的娱乐场所了。
人民影院的前身是人民会堂,50年代建设的,是召开全县三级干部大会或大规模的会议时使用的,能容纳千数人,60年代中期经过简单改造,成了人民影院。
那时的电影片子,也就那么寥寥几部,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还有几部样板戏拍成的电影。由于缺少新片,这几部老片总是重复着播放。一般都是夜场,人多时一晚演两场。偶尔遇到好的影片,观看的人就会成倍的增多,为了满足群众观看,下午加演一场,称为 “日场”,晚上再演两场,称为“夜场”,场场爆满,一天数千人来到这个不显眼的背街,给这条背街带来了人气。
电影票也是分等级的,有“正中”、“偏中”、“ 边排”,还有“站票”。座位是连椅,每张连椅设5个座号,每排8张连椅40个座号。不分单双号,从一侧数起1至30号,座号6号至25号为“正中”,1号至5号和26至30号为“偏中”,“偏中”两侧还各有一条连椅,是边排,不分座号。记得“正中”位置的票价是1.5角,“偏中”和“边排”位置的票价是1角,站票是5分钱一张。
容纳千数人的一个影院,售票口仅有一个。上演新影片时,由于买票的人多,把售票口挤得水泄不通。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个男人把一个男人托起来,这个男人从买票的人群头上爬向售票口,大大节省了排队时间。但这种野蛮的举动,也不时受到群众的谴责。
我五六岁的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票。于是,我就模仿其他穷人家的孩子,看到没有带小孩的成年人入场,就走上前给人家叫叔叔,让人家给带过去。有时候人家不愿意带,就挤在大人中间,假装是人家的小孩。这个办法有时候也奏效,于是,就省了买票。但这样混的次数多了,被把门的检票员发现了这个秘密,几次被把门的给揪了出来。反正是小孩,也不觉得脸红,倒觉得十分有趣。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有几次制作假票的“前科”呢,挺搞笑的。那时的电影票印刷很简单粗糙,容易模仿造假。于是我找来了一支红色铅笔和纸,照着真票的样子,模仿画了一张。由于自己心虚,把假票给了弟弟,没给弟弟说是假票。真没想到,弟弟很顺利的过去了。后来又画了几次,都蒙混过关了。因此也曾为自己的“高仿”技艺而洋洋得意。
影院前也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小商贩有?篮子的、有挑担子的,有拉平车的。零食品种也很多,兔肉、水果、炒花生、瓜子、粽子,还有香烟,应有尽有。有钱人入场前买点香烟、瓜子、水果什么的,带进影院,尽管银幕两侧设有“禁止吸烟”标志,但还是有部分观众不遵守规定,边看电影边抽烟嗑瓜子,弄得影院内烟雾缭绕,查票员不厌其烦的告诫抽烟人要掐灭香烟,但效果甚微。散场后,只见满地香烟头和瓜子皮,工作人员忙半天才能打扫干净。
60年代初期的电影,都是黑白片。那时候流传一个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我认为还真是这样,不管正片是什么,一开始都要加演“新闻简报”。不过,加演时间很短,看看新闻,了解点国内外形势也不错。60年代后期出现了彩色电影。再后来,银幕也发生了变化:由普通银幕电影转化为宽银幕电影。随之又出现了立体电影。
……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时代在飞跃前进,科学在迅猛发展。过去那种普通影院已被高科技现代化影城取而代之,影城内设有IMAX影厅、3D影厅及VIP影厅。但更多的人则是在电视上、电脑前、手机上观看电影。因为,使用这类工具看电影,既便捷又省钱,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今天的电影业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还是常常回忆起儿时看电影的情景。每当回忆起这些,一种怀旧的情愫便涌上心头,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作 者 简 介
马双喜,男,出生于“烧鸡之乡”——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供职于滑县政府部门。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社会兼职有:滑县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滑县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滑州文化》及《滑州儒学》杂志副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企业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河南法制报》、《滑台文学》和安阳市委、滑县县委机关刊物及省市网站。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