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宾丨颗粒归仓的日子

大火干炒熟了一大锅黄豆和玉米粒,用石磨磨出一堆细沙般的干炒面,被一阵风扬在空中,吹散开来,变成了三伏天的热空气,张嘴呼吸一口,炒面粉尘呛到鼻孔和嗓子眼,钻进五脏六腑里,又热又痒,不呼吸憋气,呼吸一口呛得你发出一连串剧烈的咳嗽。

麦粒在春雨夏风的滋润下,完成了几次灌浆之后,被火辣辣的热风抚过,像米酒发酵般迅速膨胀,遇到风调雨顺,墒好肥足、松土锄草及时的年份,千万根麦穗竖起钢针般的锋芒,刺破云霾、洪涝、干旱组成的帐幔,一路打拼,像一群登山运动员,跨过寒冷的长冬,走风调雨顺的春夏,才能登上红彤彤的丰收巅峰。

“收麦啦——”收麦是开场锣,拉开三夏大忙的序幕。三夏是上半年的农业重头戏,是千百年农耕文明的主旋律,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考,是决战决胜的阶段。在农业大集体时代,每到这时都是大兵团作战,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挥舞着镰刀,在干躁如干柴堆的麦田里一人一片,戴着草帽,弓着背,弯下腰,“哧啦,哧啦”雪亮的镰刀挥舞,一丛丛金色的麦子应声落地,很快就在田里堆成金色的粮丘,一个好劳力就是一台小型收割机。为了龙口夺食,抢在大雨来临之前完成夏收,大人们是大部队,学生是儿童团,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临时放假,学校听从生产队统一安排,加入收麦大战,有的小学生开始不会割麦,镰刀会割破小腿,麦茬会扎破腿脚,“哧啦、哧啦”,你仿佛听到麦子磨成面粉,蒸成雪梨般的白馒头,做成油条油饼下油锅发出美妙的声音,诱人流下口水。

俗话说得好:黎明的瞌睡鸡大腿。青少年在三夏大忙时累得早上起不来,大人会连叫带拉,把小孩硬从香酣的睡梦中叫醒,强行拉上架子车,出门干活。中小学生们被临时分到各个自然村协助收麦,村组不管吃饭,由所在自然村的学生领到家里吃饭,学生们吃完饭后,就跟着大人割麦、收麦、运麦、打麦,很早就变成了劳动能手。

而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没有置身于事外,在大人们和学弟学姐们收完运完麦子后,被学校派往麦地拾麦穗,我和小伙伴们踩着坚硬如树桩的麦茬,冒着酷暑起早贪黑,像挖野菜一样,学校规定上秤评奖,我还几次被评为拾麦先进分子呢,捧回奖状贴在家里墙上,和“三好学生”一样光荣,做梦都发出笑声,响彻整个童年。少儿时期参与农村劳动影响孩子一生,接地气,热爱生活,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塑造好性格,磨炼人坚强的意志,这样的孩子一生都是勤奋的,有的出类拔萃,成名成家。

麦子通过人背牛拉马驮,运到打麦场,有的会运到学校操场,没有机械时,要靠人力,先是人们用炕火烧烤成的桑杈挑麦秆,翻麦秆,用古代发明的连枷拍打麦子,连枷在空中旋转如鹰飞鸽舞,不断地击打满场的麦子,一夜连枷打到明,累的人腰酸背疼。另一种较省力的方式是用牛、骡、驴拉石磙绕场压碾,由人牵着牲畜在烈日下一圈又一圈碾场。打完麦子,用桑杈挑起麦秆,然后是乘风用大锨扬麦脱壳,无风时大家休息,有风时顺风扬麦,使壳飞麦落。麦壳分离后就马不停蹄地乘天好艳阳高照晾晒麦粒,晒几天干了再上秤按工分分麦,各自拉回家的上囤储存,各村留一部分粮运到大队粮仓存放,那时战备粮,备战备荒,也叫留余,是短缺经济时代的一种生存之道。现在看来如有点可笑,如果不留余,遇到战争,水灾旱灾时怎么救济?你要给现在的儿童讲六十年代吃不上饭,饿死人,他们会惊问:“咋不吃汉堡?”这几年非洲、西亚一些地区还不时出现灾荒,人吃不上饭国家就会动荡。

一个三夏下来,大人小孩都会累得脱一层皮。

后来有了机械,那时最有名的是“东方红”牌拖拉机,车头上的一对大轮胎有一人高,因为拖拉机太少,几个村子按上边的分配轮着用。司机开着大拖拉机上场碾麦很威武,很稀罕,很潇洒,令人眼馋,大人小孩都想上车坐几圈,在大人或老师的要求下,孩子们三四个一组排着队轮流上驾驶室坐个十圈八圈,如果那一组坐得时间长了,后边排队的孩子就提意见,大声叫喊,数着数,一旦到规定的圈数就赶紧叫停,争着爬上车美一美。这是童年时期参加三夏大忙最快乐、最惬意的时光,学生们一坐上拖拉机就会高兴得叫起来,忘记疲劳、忧愁和饥饿。

抬头看,天空的燕子飞得很低,布谷鸟叫得有气无力,麻雀瘦小得如弹丸般大小。低头看,蚂蚱跳得没劲,蛐蛐叫得没底气,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都是因为麦田里最大限度地颗粒归仓了,它们饿得找不到果腹的粮食了,只能找草籽、昆虫吃了,一个个变得很苗条很干瘪,甚至骨瘦如柴。

后来长大离开了农村,回城上学,脱离了繁忙的乡村劳作,但仍记忆犹新。记得临参加高考,有一年,我的一名出身农村的高中语文老师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做值周工作总结时讲了一句开场白:“高考,很忙很累,就像社员收麦碾场一样……”话音未落,“哈、哈、哈……”全校师生突然爆发出一阵海浪麦浪般的大笑声,久久回荡。

那时农村早已包产到包,三夏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兵团作战,学生也自然减负了,加上许多城镇中学生没有干过收麦打麦的农活,体会不到,觉得太可笑。这比喻现在听起来很土很可笑,低档,但细品起来,老师讲得朴实,贴切生动,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劳作让人苗条,苗条让人年轻,年轻让人精神,精神让人奋发向上,赢得人生一次次高考。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作 者 简 介

王镜宾,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协会理事,郑州市作协副主席,多年来在国家,省,市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出版有文学、歌曲、书法作品集《阳春白雪》、《登云钓月》,后者2015年获得郑州市第十七届文学艺术成果奖,歌曲《中国姑娘》、《清廉颂》、《牵引》、《游子追月》、《矿工赞歌》、《密瓷,千年的期盼》等先后获得了国家,省郑州市创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0)

相关推荐

  • 齐悦社群专栏||收麦子咯

    每到麦收时节,我总会情不自禁吟起白居易的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一夜之间已是金黄铺满地. 记得五月下旬回家,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屏息而立,一股热风迎面扑来 ...

  • 生产队时期农民生活日常掠影(1)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全程经历了生产队时期.那时一个全新时期,是一段燃情岁月,一方面,因为生产力低下,产量很低,农民生活很苦,另一方面,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提倡学雷锋做好事,提倡公而忘私精神,提倡 ...

  • 布谷与马达,交响着麦收记忆的音符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史上最艰苦的劳动,回忆分地最初那几年的农业劳动

    史上最艰苦的劳动,回忆分地最初那几年的农业劳动 七十年代末期,我们生产队在原有十几头耕牛的基础上,又添置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原先耕地耙地运输打场这些粗重的农活虽说都有耕牛来干,但是牛的脚步慢,农活往往拖 ...

  • 纪晓滨 | 忆“四夏”大忙

    [往期回读] 蒋勋说唐诗12集全 蒋勋说宋词9集全 康震品读古诗词80集全 <唐之韵>合集20集全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忆"四夏"大忙 江都  纪晓滨 纪晓滨先生 ...

  •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难忘当年割麦忙》

    [郭进拴原创]难忘当年割麦忙 看她,在田里独自一个, 那个苏格兰高原的少女! 独自在收割,独自在唱歌; 停住吧,或者悄悄走过去! 她独自割麦,又把它捆好, 唱着一只忧郁的曲调; 听啊!整个深邃的谷地 ...

  • 王镜宾丨玉兮玉玺

    远古洪荒时期,天崩地裂,暴雨滂沱,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羲皇搭起人梯,扶着女娲爬上肩头,从高山之巅奋力跃起,挎着一大筐炼石补那露了个大窟窿的苍天,一次又一次,一块又一块,"轰隆轰隆--& ...

  • 王镜宾丨伏羲山上文墨香——郑州市作家协会走进伏羲山旅游区采风记

    阳春绣花,春风织锦,草长莺飞,文星荟萃,伏羲山上,文墨飘香. 4月22日,风和日丽,郑州市作家协会,郑州日报,郑州文学苑,河南省文学院,行参菩提全国散文家联盟的著名作家.编辑.评论家尹顺国.王镜宾.陈 ...

  • 王镜宾丨梦回大唐

    找不到灵感作诗,翰林院的诗仙便一个人喝起了闷酒,喝到五成,刚要提笔作诗,皇上派人宣诏要李白立即进宫见驾.李白当时已名满京华的著名诗人,大臣贺知章惜其才华,把他举荐给唐明皇,皇上闻其诗名,读其诗作,便准 ...

  • 王镜宾丨春光二重唱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唐诗中桃花是主角,裙未裁,面已红,原生态的桃花是花团锦簇,每枝桃花都会长成油画棒,蘸着春风,沐浴着朝阳,吮吸着甘露,笑舞春风,画出浓墨重彩.十里 ...

  • 王镜宾丨杜甫故里诗书香

    清明时节,春雨霏霏.应巩义市诗词学会邀请,从新密出发,经郑少高速向北转登封市唐庄,穿越嵩山东部长长的大峡谷,进入巩义市区,再向东到其站街镇,奔波上百里到达久负盛名的杜甫故里,参加杜甫故里第三届国际诗歌 ...

  • 王镜宾丨滕王阁,阁中阁

    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巅峰之作,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是南方现有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 滕王阁,诗之阁,画之阁.它始建于唐永徽 ...

  • 王镜宾丨定海神针安巨澜

    烟开龟背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 是谁站在岸边,向远方波涛中时隐时现的巨鲸"刷--"地一声掷出一根长长的鱼叉,它"嗖--"地一声穿云破雾劈风斩浪而来,在天空划出 ...

  • 王镜宾丨领舞春风第一枝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杏花绽放,闹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是春天睁开了大大的杏眼,花瓣朵朵是她的双眼皮,花蕊点点是她长长的眼睫毛,粉妆玉砌是她羞涩的红颜. 报春的红梅 ...

  • 王镜宾丨汨汨甘泉肩上来

    泉水丁冬,琴响筝鸣,溪流淙淙,山鸣谷应,一泓清溪从万山丛中喷涌而出,和晴天时朝阳从云霞中喷薄而出一样令人欢欣,太阳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溪流带来甘泉和梦想. 小时候我生活在黄土高原南部的一个山村,一条山涧 ...